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大唐食客升職記 > 第14章 蛋花疙瘩湯

第14章 蛋花疙瘩湯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倘若是龐大娘,你多想了?”莫婤不願輕信,欲辨其真僞。

“不信?我演一段,爾等自可體味。”說罷,龐大娘正襟危坐,仿其聲道,“我毋需打水,我師父晨昏都用不上。”

“龐大娘,這是口技?”莫婤未曾細品言中深意,已被龐大娘與陶小娘相似的音色所震。

“什麼口技?家父是俳優,跟他學了些上不得台面的玩意罷了。”龐大娘毫不在意地說,“你若感興趣,也教你兩招。”

在隋朝及更早,口技者并沒有專門的稱呼,都是包括在俳優中,而俳優還有其他樂舞諧戲為業的民間藝人①。

莫母見話鋒微偏,輕舒皓腕,悄然導回正題:“這陶小娘子說的師父,不會是吳娘子罷?”

聞言,剛從神奇口技中掙脫出來的莫婤,油然而生吃到“熟人瓜”的尴尬感。

龐大娘沖她們擠眉弄眼,一派戲谑之态,暗寓莫母之言未錯。

随即,又模仿道:“師父常言,此一身本事,若不交于我,恐後繼無人!”

此間種種暗示,讓莫氏母女瞬息明了,吳娘子謠言纏身,竟多半是這龆龀之齡②的女童暗示的!

真正的古代女童,早熟得,成功壓下了莫婤這個假小孩翹起的尾巴。

龐大娘見她沉默,恐驚了她,遂轉移話題安撫道:“不是對俳優有興緻,我教你兩招?”

于是,莫婤先跟着龐大娘,學了些簡單的動物叫聲,如鳥鳴、鴉啞、蛙叫;又進階到水滴聲,風聲,甚至敲門聲……

見她學得這般起勁,龐大娘疑惑道:“觀你已至上學的年歲,可延請老師?”

前些年,莫婤尚小,且有兄長開蒙識字,莫母未曾思慮過此事。

然,今遂家中屢逢變故,此番才安定下來,莫母一時亦未想到這茬。

現今,聽龐大娘提及此事,方恍覺女兒已至讀書之齡,斷不能再整日同她東奔西跑、上蹿下跳。

莫婤聽罷,亦是懵了:原來,我還在上學的年紀啊?!

“你可别學那些個見識短淺的,就算是女娃也定要讀書的。”

龐大娘見莫母久不出聲,立即開啟勸學篇。

莫母聞言,連連颔首:“定是要讀的。”

她就是年幼時沒能上學,隻識得些字,略微翻得懂醫書,史料典籍是一竅不通。

在延慶坊時,被孫娘子嘲諷都聽不出,她可不願女兒重蹈覆轍。

但又念及未久居此地,人生地不熟,不知哪家夫子好,一時有些犯難。

“嘿,此事何難之有?向夫人一言便好,夫人素喜女學詩書。”

龐大娘聽罷,忙給莫母出主意,

“原本我也可為你薦舉夫子,然夫人處更有高賢,且觀夫人甚愛你家小女,與她商議最為上策!”

莫母聽罷亦覺有道理,将此事記下,欲明日說予高夫人。

莫婤在心中哀嚎:穿回古代,又要重新讀書。

但她對古代諸項适宜卻是不懂,也該學,便沒耍脾氣。

*

長安城,夜半寒凝,梨花紛飛,直至卯時方歇。

天還未亮,下人院門口,又排起了領飯的長隊。

輕推軒窗,僅留一線罅隙,瞧着屋檐邊往下垂的冰錐,莫婤對出門頓生怯意。

見狀,莫母也不去領早食了,叫上她做面疙瘩湯。

舀一勺面粉,讓莫婤舉着水瓢,一點點往面粉裡滴水。而莫母用筷子,不停地攪拌面粉,直至攪拌成均勻的面疙瘩。

點上火爐子,燒了油,爆香蔥花,倒入打散的雞蛋液。蛋液煎至金黃後,朵朵金梅在鍋中散開,還有點點蔥綠點綴。

往鍋中加水,大火燒開後,下入面疙瘩攪勻。

待面疙瘩熟後,撒上芫荽,一鍋熱氣騰騰的面疙瘩湯就成了。

用勺輕攪,泛黃的面疙瘩,在湯中上下浮動。

一勺下去,先嘗到的是湯汁,混着鮮香的雞蛋花和蔥花,從胃暖到了全身。

緊接着,面團的軟糯彈勁,讓正是在掉牙期的莫婤,吃得舒爽不已。

一鍋疙瘩湯,成功将她哄出了門。

裹上厚袍子,關緊門窗,母女倆哆哆嗦嗦往夫人院子趕。

剛行至夫人院門處,耳畔蓦然闖入一陣陣急促而錯愕的呼喊聲,宛若晴空霹靂。

莫母知定是出了大事,遂緊緊攥住莫婤的手腕,二人步伐匆匆,徑直朝那喧嚣中心奔去。

此間偏房,是夫人臨産時的那間産房,後改成了小公子的月房。

繞過曲折回廊,隻見門前簇擁成群的丫鬟婆子,宛如密林,将裡間情況擋得嚴嚴實實。

她們隻能扒開人群,奮力往裡擠。

被推開的人,見是莫氏母女忙讓開條道,終是得見事發中心。

映入眼簾的,先是跪了一地的奶娘。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