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她有這樣一手做甜品的好手藝,說起來此事可是她絕對不能對任何人提起的一個小秘密。
王思蘅雖然是小吏之女,但她也是父母捧在手心裡嬌寵着長大的心肝寶貝。她又不缺銀子花,也不想累着自己。
做點心甜品不過是她的興趣愛好,打發時間哄自己開心的一個營生罷了,父母也不指望着她賺錢養家,她也不想将自己的興趣愛好變成工作。
說起來,莉莉和莎莎原本一個叫做夏荷,一個叫做冬梅,都是黃夫人親自取的名字。
雖然這兩個名字沒有多麼貴氣,但也算清新淡雅,用來給丫頭取名字也算十分合适,可是,王思蘅卻不喜歡這兩個名字,非要給兩個丫頭改叫莉莉和莎莎。
黃氏疼愛女兒,在家裡便由着女兒随便叫了,隻是叮囑女兒帶着兩個丫頭去姑母家做客的時候,仍舊要叫這兩個丫頭夏荷與冬梅才是,省得被人笑話了去。
别人不知道才學出衆的王思蘅為什麼非要給她身邊的兩個丫頭取這兩個古裡古怪的名字,隻有王思蘅自己知道,她不過是想要盡量留住一些隻屬于她一個人的回憶,紀念她前世短暫的一生罷了。
王思蘅的前世雖然短暫,但卻過得十分精彩。前世的王思蘅出生在一個富裕的商賈世家,從小被父母嬌養着長大。王思蘅是家中的小女兒,上面還有三個哥哥,一出生就是王家的掌上明珠。
王思蘅從上小學的時候開始,爸爸媽媽就告訴她,她将來可以不用工作,擁有的基金和公司的股份就可以讓她一輩子過着富裕、舒适的生活,但她一定要有自己的興趣和愛好,這樣日子才會過的開心快樂。
王思蘅天生長了一個萬裡挑一的舌頭,對各種味道極為敏感,能夠嘗出其他人根本感受不到的味道,偏偏脾胃又十分嬌弱,稍有不新鮮、不對勁的食物吃下肚子便會鬧一頓肚子疼。王家為了讓王思蘅吃到令她滿意的美食,前後不知換過多少位廚師。
王思蘅長大之後,便開始嘗試自己動手做各種她感興趣的美食,慰藉自己挑剔的舌頭和嬌弱的脾胃。
起初,王思蘅隻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口腹之欲,沒想到她在烹饪方面極有天賦,輕輕松松便能做出各種令人垂涎欲滴的美味佳肴,就連嘗遍世界各地各種美食的王先生和王夫人都對女兒的廚藝贊不絕口,認為女兒做的飯菜裡有一種幸福的味道。
漸漸的,王思蘅發現她對烹饪越來越有興趣,也會經常在自己的微博賬号上分享一些她親手做的各種美食的照片和短視頻,成為了華國一位小有名氣的美食博主。
王思蘅雖然生在富豪之家,但她其實卻是一個很容易滿足的人。王家的家族企業有她的父母和三個哥哥操心,她本就胸無大志,隻想閑來無事做些美食,悠哉悠哉的過自己的小日子,卻沒想到她才剛剛過完二十歲生日,一覺醒來卻發現自己穿越到了幾百年前的大清國,還成了一個嗷嗷待哺的小嬰兒。
震驚過後,王思蘅覺得自己也許已經轉世投胎了,或許是孟婆湯失去了效果,她竟然還有着前世的記憶。雖然前世上天給了她潑天的富貴,無憂無慮的生活,卻隻給了她二十年的壽命。
起初,王思蘅非常思念自己的親人,時常傷心的掉眼淚。
一個容貌精緻甜美、粉裝玉琢的小嬰兒紅着一雙又圓又大的杏眼,啪嗒啪嗒的掉眼淚,卻又沒有大聲哭泣,隻是委委屈屈的撇着嘴,奶聲奶氣軟綿綿的哭上幾聲,簡直将其父母王國正和黃氏的心都給萌化了。
王國正和黃氏連忙心肝兒肉的叫着,将王思蘅抱在懷裡哄着,将各種小嬰兒喜歡的玩具捧到她的面前逗她開心。父母的疼愛漸漸彌補了王思蘅乍然與親人分别的悲痛,也令她逐漸接受了這一世的父母與親人。
王思蘅前世有兩個助理,一個是有着四分之一俄羅斯血統的莎莎,一個是有着二分之一美國血統的莉莉,兩人都是金發碧眼的大美女,性格活潑開朗,與王思蘅不僅有着同樣的興趣愛好,也和她很能玩兒到一起去。
因此,這一世當王思蘅看到黃氏安排到她身邊陪伴伺候她的兩個小丫頭的時候,便給她們取了這兩個名字。
雖然這兩個丫頭與她前世的兩個助理沒有半點兒相似之處,但王思蘅依然想用這兩個熟悉的名字提醒自己,讓自己不要忘記前世的那段珍貴的記憶。
王思蘅帶着兩個丫頭在廚房裡忙活了一陣子,便做出了好幾樣兒桂花口味的甜點。王思蘅比較宅,平日裡極少會親自去鋪子裡,隻打發了家裡的小厮将包好的甜點送到鋪子裡去,自己則帶着剛剛做好的甜品,去後院給老太太和太太請安去了。
康熙一路從京城一路南巡至江南,原本是想趁着南巡之機體察民情,看看民間百姓們究竟過着什麼樣的生活,卻沒想到這一路上他竟然被接駕的諸位封疆大吏和地方官員們安排的明明白白。
他的龍靴從龍船上走下來,便會踩在接駕的紅地毯上,鞋底連個土渣子都沾不到,更别說什麼體察民情了。
如此南巡,簡直就是一個笑話!年輕氣盛、意氣風發的康熙剛剛平定了三番叛亂,正打算大展拳腳。
立志成為一代明君的康熙自然對這樣的南巡十分不滿,便設了一個幌子,自己帶着圖海和幾個身手極好的禦前侍衛,換上了看不出身份的衣袍,化身為從京城來的富商子弟,騎着駿馬一路行來,今日可巧便來到了吳縣。
吳縣的街市上自然比不得京城那般繁華,但民風淳樸,就連街邊擺攤做小買賣的生意人,要價都十分實在,連個虛晃的價格都沒有。康熙在街邊買了一個手作的泥娃娃,給了擺攤兒的老人家一個銀元寶。
老人家卻擺着滿是皺紋的雙手,說什麼也不肯要,口口聲聲說自己是靠手藝吃飯的,能夠養家糊口,不能平白無故的收下貴客這麼多的賞銀,否則會心裡不安樂的,實誠得令康熙既驚訝又感動。
康熙在街市上逛了一會兒,忽然發現一家名為福滿堂的點心鋪子前面竟然排起了隊伍,竟然已經排了好長了。
一個小縣城裡的一家鋪面不大的點心鋪子賣的糕餅饽饽能有多好吃?
康熙有些好奇,便打發了一個禦前侍衛也去排隊,吩咐他去買幾樣兒招牌點心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