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穿到水浒世界我登基了 > 第19章 第 19 章

第19章 第 19 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好辦好辦。”郁竺打了個哈哈,将酒水給張青和孫二娘滿上,又對他們道:“這衙前街的鋪子,本就是公家的,租金之事可以商議,我已尋好一處,隻是張大哥和嫂子得先答應我一件事。”

“害,妹子就别賣關子了,有什麼事我們不能答應的。”孫二娘推了推郁竺,急切道。

“既然如此,便打開天窗說亮話。”郁竺也不再遮掩,直言道,“嫂子可知,這衙前街的店家,基本都是官府各位老爺的親眷,就算他們也得額外孝敬官府銀錢,每年數目占到自己盈收的這個。”

郁竺說着,比了個“二”的手勢。

孫二娘張青看了一驚,卻聽郁竺繼續道:“我和兄長雖與韋通判有恩,但卻非親非故,嫂子要是在此開店,得将這個數額翻倍,我和大人才好開口。”

四成不是一個小數目,孫二娘算着如果每年賺上一千兩的話,就得有四百兩白白拱手讓人,心裡不禁有些舍不得。

可是她又看着周圍的人來人往,自己十字坡那小店,就是一年,也來不了這裡一天的客人。

如此,就算讓出去四百兩,自己不是還有六百兩麼!

想到此處,她也不問張青意見,直接咬咬牙道:“好,我答應妹子。”

“如此,大哥嫂子靜候佳音便是。”

*

吃完飯,武松又給二人采買了些日常吃用的東西,四人便一同返回府衙。

剛走過那照壁,卻見公堂裡堆了些人,郁竺給孫二娘使了個眼色,叫她夫妻二人先回房間,自己和武松湊上去。

撥開人群,卻見是韋暄正在處理一個案子,郁竺凝神聽了一會兒才明白怎麼回事。

原來是對夫妻吵架,那丈夫說妻子日日毆打自己,鄰居有好事者幫忙告了官。公差随即将婦人帶到了衙門,誰知那丈夫又匆匆趕了過來,言語裡似是舍不得自家婦人。可婦人卻不願跟丈夫回去,說此番一鬧,自己名聲已毀,硬要讨個公道。

接近年底大考,慕容彥達不問公事,韋暄已是忙得焦頭爛額,哪有工夫處理這等閑事。

偏偏那婦人吊着韋暄,直呼青天大老爺之類的話,将他架得不上不下。無奈,隻得叫公人拿來紙筆,寫了個告示,準備叫人去門口貼上。

郁竺上前一看,那紙上寫道:

夫妻反目,常事;

兩鄰相告,生事;

捕衙拿人,多事;

本官不準,省事。①

郁竺看樂了,遙遙拱手,朗聲朝着韋暄笑道:“大人好文采,俗話說清官難斷家務事,看來是沒有大人的本事才是。”

韋暄一看是郁竺,頓時這“家務事”抛諸腦後,将她和武松拉到二堂後面自己的書房,急切地問道:“你們可算回來了,快與我說說,那下方公田所情形怎樣?我可是聽說其他州已經鬧得沸沸揚揚。”

郁竺将實情逐一禀報:“大人放心,六縣我們均已看過,公差們推行之策頗為和緩,未曾激起民怨盾,縱有百姓心存不滿,聽說我們不急着收公田錢,也沒有再生事端。”

韋暄聞之,颔首之餘,又不禁長歎一聲:“說到這公田錢,唉,真是讓人頭疼。我這兩天已将今年的課稅細細過目了一遍,發現差距甚遠。原本我還打算将今年分給下面各縣的稅稍稍壓一壓,用來填補公田錢的空缺,如今看來,此計難行。倘若強行壓制,隻怕各縣衙門開支也難以為繼。”

“所以,此番我與兄長特為大人引薦兩位能解此困之人。”

……

山林四合香的氣味從香爐中噴射而出,彌漫在整個書房内,有些煙蒙蒙的,仿佛在屋裡挂上了晶瑩剔透的鵝溪絹。

這是韋暄素愛用的香,以荔枝殼、甘蔗滓、幹柏葉、茅山黃等物制成,都是尋常之物,價格并不高昂。

是了,韋暄并不是一個鋪張之人,雖是皇親國戚,但他并未沾染東京那奢靡浮華之氣,并時常引以為傲,自诩有文人的風骨。

然而,剛剛郁竺提出的建議,叫他有些為難,他摩挲着下巴颏暗暗思忖着——按照郁竺的說法,如果将新樂樓盤來給自己人經營,按照現在的營收,分四成給衙門,每個月就有将近兩百兩銀子。

且最近到了年底,周圍的大戶人家酒宴多,府裡膳房裡忙不過來,經常在外面訂餐食送往家裡,要是能将這些生意都收入囊中,收益更是可觀,僅這個月就能有近千兩的收入,完全可以填平公田錢的空缺。

但是這期間,有不少要自己親自斡旋之處,别人才會賣他這個“官老爺”的面子。隻怕頻繁開口,會落得個斂财的名聲。

誠然,此舉初衷是為黎民百姓,可若要以個人名聲為代價,這其中的得失,他還得仔細權衡一番。

郁竺看出了韋暄所想,這世間不愛惜名聲之人才是少數,連山上的賊寇都要占個“義”字,何況他還是一州通判呢,因此這般顧慮也無可厚非,還是得找個好聽的由頭才是。

于是,她提議道:“大人,以卑職淺見,不妨将‘新樂樓’易名為‘善義樓’,并從中抽出一部分盈利以赈濟流民。對那些州裡富戶,也隻說要他們襄助此樓安濟百姓之舉,方要多多惠及此樓生意。如此,既能收獲美名,又能解當務之急。”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