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李強德出聲明辟謠,還告了幾個說他是殺人犯的營銷号,并表示周疏棠才是警方第一嫌疑人,此次事件被徹底推向熱度至高點,案件真相也因此變得撲朔迷離。
【天庭小神經】:到底什麼才是真的?你告訴我,什麼才是真的!
【路人裡】:沒人注意到那張吊唁照片上周主播的表情嗎?周圍人要麼在哭,要麼流露出難過惋惜的表情,隻有她很冷靜,就像……一個變态殺人犯在成功執行殺人計劃後,重新回到現場欣賞自己的作品。
【暗戀不如暗算】:也是,内鬥有矛盾,要除掉楚主播,哪兒用得着高層親自動手,當然是由他們手底下其他主播充當“白手套”啦!
比起李強德,周疏棠有一定知名度,更貼近大衆,大衆對她的讨論欲和窺私欲更強。
有網友打着為楚茵複仇的旗号,立馬開扒她的黑料。
有人說她坐台上位,有人扒出她當實習生期間就被李強德帶着參加飯局應酬,有人透露她是京市電視台内部派系鬥争的中心人物。
更有人扒出了她的家庭住址,在她家門口貼滿寫着“法律不判你死刑我就親手送你去死”的字條。
一場網絡和線下圍剿轟轟烈烈展開。
舒采覺得不對勁。
首先,她相信周疏棠不是兇手。
那麼事件走向就很奇怪了,“背後有營銷推手在操盤,這是專門為周疏棠,或者說,是為周疏棠和楚茵設下的局。”
兇手想殺的,可能不止楚茵一個人。
傳播學中的“沉默的螺旋理論”是這樣說的。
大衆傳媒強調的意見會給大衆帶來壓力和安全感,人們面對大衆傳媒抛出的議題,總是傾向于選擇沉默,或随波逐流。
劣勢意見沉默,優勢意見疾呼。
在不斷旋轉的“螺旋”中,輿論誕生。
這次躲在背後的推手更厲害。
他沒有直接向大衆灌輸他的意見,而是先讓大衆思考,讓大衆給出自己的意見,增加讨論度,不斷推進熱度。
等議題的波及範圍自然發酵到更廣,他再一錘定音,抛出他的意見,讓大衆相信,他的意見絕對正确。
他完全将大衆心理拿捏于股掌之間。
但這個推手沒想到,他精心設計的局,會迎來一個意料之外的轉折點。
——李學洋自爆兇手是他本人。
警方找到的證據,目前都指向周疏棠是兇手。
而周疏棠恰恰無法證明自己無罪。
孟況眉頭擰在一起,面沉如水:“周疏棠一定是牽扯進什麼事裡了,而且這件事很嚴重,李學洋都插不了手,想救她,隻能選擇替罪。”
他相信警方遲早會調查出真相,還周疏棠和李學洋清白。
但這個時間會是多久呢?一周,一個月,還是一年?
不管怎樣,從李學洋選擇替罪的這一刻起,他最需要的便是一位專業律師。
舒采望着孟況,已經猜出他想做什麼。
“自學了法律專業以來,我第一次很想找到漏洞。”孟況将臉深深邁進臂彎裡,聲音又沉又悶,“很想,為李學洋,找到法律的漏洞。”
他想收斂鋒芒,永遠做孟際中眼中的廢物兒子,這樣他的生活才能安全、安穩、自由。
但案件前景與走向未知。
他曾徹夜學習,又主動放棄的知識,成了他為朋友戰鬥時,唯一可以倚靠的武器。
舒采不懂太多道理,她隻堅信一件事,那就是要相信孟況,“去做你想做的事。”
孟況擡起頭,在舒采水潤的眼睛裡,看到了自己的倒影。
她的神色是那麼堅定,讓他有勇氣相信,她會一直注視他,眼睛裡有他。
這麼多年過去,他終于找到一個無論身處何種境地,都會義無反顧選擇他、站在他身邊的人。
他提出申請恢複執業資格,走流程很快,順利得到司法廳行政許可。
重新拿到律師執業資格證這天。
他對着小本本看了很久。
律師這個身份啊,久違了。
那年申請執業面試,考官笑着對他說:“歡迎你加入我們,成為律師屆的一員。希望有一天,我們能見證你撐起法學天地,成為京市律師的中堅力量。”
因為孟際中,他錯過律師這個身份好幾年。
如今命運再次将他引導上這條道路。
與此同時,舒采也沒閑着。
她想找出那個将周疏棠推往大衆面前的操盤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