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想是已過了孝期。
此時外間傳來陣陣哄鬧聲,聽着像是比賽結束了。
便有宮女笑着進來禀:“禀長公主,此番跑馬二郎得了頭籌。”
瑞康長公主面上卻并無多的喜色,隻擺手,叫趙二郎在底下頑便是。
長樂郡主随後跑進殿,亦高聲宣揚趙二郎得了頭籌。
瑞康長公主輕呵:“如何要你大呼小叫?再這般沒有規矩便送你去宮裡。”
長樂被阿娘這般說了一通,隻委屈地躲到成钰身邊。
瑞康長公主也着實頭疼,眼看女兒抽條似地長開了,隻這性子未免太過橫沖直撞。
又看底下張六娘性情娴靜,舉止文雅愈發喜愛。
“六娘性子愈發沉靜了。”
劉氏面上卻是愁苦之色:“回鄉這幾年鎮日隻知悶在房中看書作畫,實不愛與人交談。我倒希望她性子活潑些。”
瑞康長公主見她尚不知足,不由道:“那好,不若我們兩家換了女兒來,也讓我體會體會你的難處。”
劉氏亦笑開,“好說好說。”
二人說笑幾句便言歸正傳,長公主當真存了要将長樂郡主送去太師府教導的心思。
當初張六娘是皇後看中的太子妃第一人選,偏不巧張老夫人離世,張太師回鄉丁憂。
且又不知道哪裡傳出張六娘不願入東宮的閑話,此事後來便也作罷。
張家養女兒自有方法。
瑞康長公主想着将長樂送去太師府,不說别的,熏染熏染六娘的文墨習性也是好的。
此事便在二人說笑間定下。
莊姝幾人聽長公主與劉氏說話有趣,皆樂得掩唇輕笑。
隻長樂一人心中戚戚,她就愛騎馬,二哥還應了明年開春教她射箭,她才不願窩在屋子裡寫字作畫呢!
-
年關将至,許嗣明在東宮辭别太子,欲往南邊去。
此事交由魏讓安排。
臨行前,李谡在麗政殿設宴替他踐行。
許嗣明甚是感激。
李谡攜許嗣明進京主要為的太子妃,如今太子妃身子已痊愈,他便不願多待。
二人相處多日,許嗣明知太子心系百姓,胸有宏圖。
李谡亦知他有千山萬水要曆經。
席上并無傷感,隻說起二人從晉陵至滁州又到京城之行。
二人也算共經生死的摯友。
“今日某替良娣請脈,行至宮門外,宜秋宮雲映女官偷偷問了某一事。”
李谡握着杯子的手緊了緊,“良娣身子有礙?”
許嗣明笑道:“殿下不必擔憂,良娣一切安康。隻雲映女官含糊提及子嗣一事,某道不必為此過于憂心。”
李谡不由摩挲着酒杯,又聽許嗣明問:“殿下一直在用藥嗎?”
李谡微颔首。
許嗣明似有不解,卻也不便多問。
今日對太子提及此事便已教殿下知曉,往後太子如何打算自由他說了算。
許嗣明道:“此次一别不知何時再見。”他拿出一個小瓷罐遞予太子。
李谡道多謝,接過瓷罐收入囊中。
瓷罐裡裝着許嗣明研制的避子丸,男女皆可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