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前,那丫環将兩位少爺哄睡後,離開了一小會。
誰知,等她回來時,就發現兩位少爺溺斃在馬桶中。
丫環吓壞了,趕緊通知其他人。
老爺、夫人趕到現場,夫人當場就暈了過去,老爺也是跪倒在地,哭号不止。
老爺孫修明本想報官,但有幾個有經驗的老仆提起,這件事像是嬰鬼複仇。
當年孫修明曾溺斃女嬰的事,這幾個老仆也是知道的。再加上最近甚嚣塵上的嬰鬼殺人傳聞,還真像那麼回事。
因此,孫修明決定不報官,直接給兩個兒子發喪。一旦把事情鬧大,惹怒嬰鬼,隻怕還會有其他噩耗,他賭不起。
就是因為此事,孫修明才許多天不曾去錢莊了。
聽完老嬷嬷的講述,雲水謠對董氏道:“夫人,我有事想問你,可否讓賓客和下人們都先出去?”
“好。”
董氏遣退了下人和賓客,雲水謠便直說道:“夫人,我懷疑兩位公子的死有蹊跷,可否開棺驗屍?”
董氏瞪大了眼睛,既傷心,又防備,拒絕道:“大人,這絕對不行!我兒已進入棺材,萬不可驚擾他們的魂魄。而且此事既然是嬰鬼複仇,我們也認了,不必再查。”
“世上豈有鬼魂殺人之事?依我看,一定是人為。夫人難道不想知道害死你兒子的真兇是誰嗎?”
“不,不是人為……就是我女兒回來複仇了……”
“夫人何以如此肯定?難道您見到過她的鬼魂?”
“人眼豈能看見鬼魂,我沒見過……但嬰鬼複仇的事是真的,已經有很多戶人家遇到這樣的事了……我對不起我女兒,她回來複仇也是應該的……”
說着,董氏就說起了十幾年前的往事。
十幾年前,孫家的家主還不是孫修明,而是他父親。當時,孫家還沒分家,孫修明和自己的弟弟住在一起。
他們兩兄弟娶妻十來年,都沒有孩子。生子偏方吃了無數,郎中也看了不少,可都不奏效。
孫父十分着急,想抱孫子,因此對兩個兒子說,他們誰先生下男孩,就把他們母親留下的嫁妝給誰。
他們的母親也是出自富貴人家,嫁妝很多,比孫家的财産還多,都保存在孫父手中。
為了得到那筆遺産,孫修明和他弟弟鉚足了勁想生兒子,各自找高明的大夫為自己診治。
在他們兩兄弟的不懈努力下,董氏和她的妯娌都懷孕了,懷孕日期很相近。
兩妯娌也暗暗較勁,都想先生下男孩。
為此,董氏不惜使用催産之法,率先發動,生下了一個孩子,可惜是個女嬰。
而她的妯娌也跟着催産,生下的卻是男嬰。
亡母留下的财産便落到弟弟一家手中。
孫修明見自己希望落空,氣急敗壞,把所有的氣都撒在女兒頭上。接生婆本來就說這個女嬰是催産的,身體太弱,很難養活,孫修明幹脆将女嬰溺斃在馬桶中。
而當時剛剛生産完的董氏,因為無法繼承婆婆的遺産,也遷怒于自己的女兒,因此任由女兒被溺斃,竟不發一言。
後來,孫修明的弟弟一家因為繼承了巨額财産,分家出去,搬到了大城市居住,還開了家比新豐錢莊更大的銀号。
而孫修明則一直留在洛縣,繼承家裡的新豐錢莊。
雖然他是洛縣排得上号的富戶,可是跟弟弟的财富卻沒法比,這麼多年他始終未曾釋懷,也一直怨恨早已死去的女兒,恨她來得不是時候,恨她不是男孩。
後來,他和妻子董氏又生了兩個兒子,也就漸漸地把死去的女兒丢開了。
沒想到,這一兩年來,出現了嬰鬼複仇的傳聞。
本來孫修明夫婦是不信的,誰知這事落到自己頭上,由不得不信。
如果不是溺斃的女兒前來複仇,為何自己的兩個兒子也是同樣溺斃在馬桶中呢?
而且兩個孩子毫無掙紮的痕迹,這怎麼也不像是人為。
直到慘事發生,他們夫妻才開始後悔,早知道當初就養活女兒,那女兒也不會變成厲鬼複仇。
他們對于嬰鬼複仇之說深信不疑,大概是因為他們心裡也明白,自己之前做的事,值得嬰鬼來複仇,這正是自作自受,與人無尤。
聽完這段往事,雲水謠心中固然很氣憤,對孫家夫婦也充滿了鄙夷。可她還記得自己的目的和身份,自己是來查男孩被殺案的,不能被個人情緒所左右。
因此,她還是堅持說道:“夫人,您的女兒确實死得很慘,但若說您的兒子是被早已死去的女兒殺的,那卻是不可能的。還請夫人允我開棺驗屍。”
這時,門外傳來一個氣憤的聲音:“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