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木頭小馬挺貴的,而且是孩子盼望了許久的玩具,村長便想将這玩具取出來。
可是山洞又窄又深,而且洞穴是往下的,并不是平行于地面的,十分難取。
村長夫人想了個主意,便是往山洞裡灌水,木頭小馬自然就浮上來了。
但是這需要不少水,如果下山去取木桶,一來一回需要不少時間。
正在這時,雞鳴山下起了暴雨。這山洞的洞口是朝上的,且地勢比四周低,很容易積聚雨水。
暴雨結束,水已經灌進去許多,隻是天色漸暗,看不清楚。
村長便伸手進去撈,沒想到沒撈到木頭小馬,反而撈到一把刀。
這把刀插在一塊木頭上,木頭浮起來,把刀也帶了上來。
村長夫婦仔細看了看這把刀,見上面有殘留的血迹和肉碎,猜測這可能是兇器,便用一塊布包了起來,打算拿給雲水謠看看。
他們猜測,兇手可能是用這把刀割了死者腿上的肉,然後把刀丢進了這個山洞中。沒想到山洞底部剛好有塊木頭,刀就插在了木頭上。又因為天降暴雨,木頭上浮,刀也被帶出了水面。
這也是機緣巧合。
村長又在山洞裡撈了一陣,把木頭小馬撈出來,然後便下了山,來到縣衙。
由于今日是除夕,路上很堵,他們花了許多時間才來到這裡。
雲水謠聽了他們的話,不禁在心裡感慨,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她對村長夫婦道:“你們提供的物證很有用,這把刀可能就是兇手用過的。隻是,不知道這把刀是誰的,否則就能順藤摸瓜,找到兇手了。”
村長道:“大人,可否将這把刀拿到各個鐵器鋪去看看,讓那些鐵匠回憶一下是否打造過這樣的刀?”
雲水謠道:“這樣恐怕很困難,鐵匠不會記得自己打造過的所有東西的,這樣做無異于大海撈針。不過,能找到這把刀,也是一大突破,你們立了大功。等本官破了此案,會論功行賞。”
村長夫婦有些欣慰地離開了。
雲水謠把這把刀放在證物房裡,看了好幾遍。
她覺得有一點很奇怪:這把刀上有一個彎月形的凹槽,像是特意雕刻出來的。一般的刀不會特意雕出這樣的形狀,也許可以從這一點入手,尋找此刀的主人。
今夜衙門裡值班的隻有兩個衙役,他們吃了宵夜,給雲水謠送來一個小手爐,道:“大人,天氣寒冷,您用這手爐暖暖手吧。這裡面的炭火是我們剛燒的。”
“好,多謝你們費心了。”
說着,雲水謠便給了他們一點散碎銀兩。
兩個衙役道了謝,準備離開。這時,其中一個衙役看到了那柄尖刀,道:“這把刀像是西城莫大叔的手藝。”
另一個衙役也說道:“看着像。”
雲水謠問道:“你們說的西城莫大叔是誰?你們是怎麼看出這柄刀出自他手?”
“回大人,莫大叔是個鐵匠,住在西城。因他為人和氣,且他打造的鐵器都物美價廉,認識他的人都尊稱他一聲莫大叔。至于怎麼認出來的,就更容易了,莫大叔喜歡在自己打造的刀劍上雕刻圖案,而且很少有重複的。前年我兒子出生,我去向莫大叔定制一柄刀,作為我兒子的禮物。莫大叔說慶祝我喜獲麟兒,便在那柄刀上雕刻了一隻麒麟。那麒麟雖小,卻也有頭有尾,栩栩如生。眼前這把刀上有彎月圖案,且看雕工、畫風跟莫大叔一慣的風格相近,想必是莫大叔雕刻的,且這柄刀的主人跟彎月有關。”
雲水謠有些驚喜,道:“不知這莫大叔可在城中?若在,快引我去見,我有事問他。”
“莫大叔就是土生土長的洛縣人,這會是除夕夜,他一定在家的。我們倆帶大人去吧。”
于是,他們立即出發,前往莫大叔家。
大概騎馬行了半個時辰左右,便到了莫大叔家。
莫大叔的家人開了門,得知雲水謠等人的來意,便馬上帶他們去見莫大叔。
莫大叔是個有些駝背的小老頭,胡子花白,笑呵呵的。
他向雲水謠行了禮,道:“沒想到洛縣來了位女官,果然活得久了什麼都能見到,現在的女孩子越來越厲害啦……”
雲水謠跟他客氣了幾句,便拿出那柄刀,請他鑒别:“莫大叔,您看看這柄刀是不是您打造的?”
莫大叔對着燈光看了看,道:“确實像是我的手筆。”
“那您還記得這柄刀的主人是誰嗎?”
“這我不太記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