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水謠有些驚慌,不知是何聖旨,趕緊出去迎接。
吏部官員宣旨:“洛縣縣令雲水謠,自上任以來,為官清正,處斷公允,才智過人,深孚民望,即日起除雍州司馬,加朝散大夫銜,半月内上任。”
見自己升官,雲水謠喜出望外,趕緊領旨謝恩。她要留那宣旨的官員吃飯,官員說自己太忙,不便久留,恭喜了雲水謠幾句便離開了。
蘭心、彩月高興得跳了起來,道:“太好了,小姐升官了!小姐,這雍州司馬,離女相還有多遠?”
雲水謠笑道:“還差得遠呢。雍州司馬是雍州刺史的屬官,品秩是從五品下。”
“那也升了好幾階。那朝散大夫銜又是什麼?”
“這意思是給我增加一個朝散大夫的頭銜。朝散大夫是散官,沒有實職,但有俸祿,品秩也是從五品下。朝廷對于有功的實職官員,往往會加封一個同品級的散官,以資勉勵。”
“原來如此,那小姐打一份工,拿兩份錢?”
雲水謠笑道:“可以這麼說吧。”
這時,門外響起一個聲音:“看來我回來得正巧,可以趕上大人的升遷宴了。”
雲水謠往外一看,是元景佑回來了。
他吃胖了些,但看着剛剛好,之前的他太瘦了。他身上增添了幾分貴氣和從容之态,果真是居移氣,養移體,他現在越來越像個貴族子弟了。
隻是他的雙眼仍是十分澄澈,像是山間的泉水。
雲水謠笑道:“我升遷了,你自然也升了。你現在是雍州司馬的護衛長,品秩是正八品下。”
“那可真是托大人的福了。”
元景佑雖這樣說,眉宇間卻有一股憂郁之色。
雲水謠問道:“景佑,你怎麼了?”
元景佑道:“大人可知自己為何能升為雍州司馬?”
“我聽聖旨上寫,是因為我做縣令有政績,有民望。”
“這隻是一部分原因。更重要的原因是,前一任雍州司馬出事了。”
雲水謠大驚:“出什麼事了?”
“他的眼睛被人刺瞎了,所以不能繼續做官了。”
“怎會有這種事?”
“具體情況我也不太清楚,我是在京城時聽說的。但聖上封鎖消息,旁人難以得知個中内情。”
雲水謠也皺眉擔憂:“是嗎……我還不知道前一任雍州司馬是誰。”
一開始的雍州司馬是元澄,也就是元景佑的弟弟。後來因雍州長史陸映瀾騷.擾雲水謠、孟荀,被二人設計報複,陸映瀾名聲敗壞,被奪去官職,元澄便升為了雍州長史。
沒過多久,元澄是假世子的事東窗事發,他和監察禦史林益敬被一起流放到嶺南。
從那以後,雲水謠就沒打聽過雍州的長史、司馬是何人了。
元景佑道:“自從陸映瀾被奪官、元澄被流放,雍州長史、司馬之位空缺。後來,一位吳姓官員補了雍州長史的缺,而雍州司馬,則由安正則擔任。”
雲水謠驚道:“安正則?便是那位理國公之孫、太子的表弟?”
“正是。”
安正則其人,雲水謠久聞大名。他在貴族子弟裡也是拔尖的那一撥。
他的祖父理國公,乃是本朝八大國公之一,且他們出自颍陽安氏,五姓七家之一,十分顯赫。
而且,他還是太子的嫡親表弟。太子的生母先皇後便是理國公的女兒,安正則的親姑姑。
先皇後雖然已經故去,但是理國公的小女兒現在是皇帝的德妃,生有七皇子康王。
也就是說,理國公府一門兩皇妃,太子和康王都是國公府的外孫。
而安正則身為太子的親表弟,一向很得太子信任,在太子府擔任詹事。
詹事是正三品,掌管太子府大小事務。不出意外的話,将來太子登基,安正則會是最重要的臣子之一,出将入相不在話下。
太子府的屬官,一般不會隻在太子府内任職,也會兼任其他職務。所以,太子詹事外任雍州司馬,是很正常的。
可是,這樣一位年輕有為、前途無量的世家子弟,竟被人刺瞎雙眼?那他的前途豈非盡毀?
雲水謠不敢相信,但元景佑自然不會說謊。
雲水謠問道:“那安正則現在何處?”
“好像仍在雍州養病,還未回京。”
“他身份貴重,身邊自然少不了護衛,又有誰能傷他?”
“不太清楚,不過我想此事必然不簡單。我覺得雍州府乃是非之地,大人如今前往,我自然有些擔憂。”
“我隻需低調行事,做好分内之事,應該沒問題。安正則這一瞎,應該有許多人能得到利益。但我不一樣,我隻是一個被抄家奪爵的罪臣之女,身後已無勢力,對方應該不會針對我的。”
“但願吧。我從家裡帶來三十個武功高強的護衛,他們會跟我一起保護大人的。”
“沒必要這麼誇張,我哪裡有這麼重要?”
元景佑認真地看着她:“在我心裡,大人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