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後,卻有京城的千牛衛二十人到來,帶走了吳長史,并宣達皇帝口谕,雍州事務由雲水謠暫時管理。
千牛衛也沒多說什麼,直接就把人帶走了,其他屬官人心惶惶,雲水謠倒是猜到了幾分。
她主理雍州事務,先把幾件緊要的事務分配給各位屬官,讓他們各司其職。
又過了數日,元景佑回來了,還帶回一個好消息:太子一黨已經平反,安府的假管家已經承認他是百尺樓的人,是他假扮管家,偷偷在安正則運回太子府的箱子内塞入治河官銀,污蔑太子。
至于顧刺史,也是被冤枉的。是吳長史偷走了他别院的鑰匙,并把二十萬兩治河官銀放在顧刺史的别院中,又偷偷拿了一萬兩治河官銀給假管家,讓假管家運送到太子府。
吳長史才是百尺樓的密使,安正則不是。所以,安正則被無罪釋放,吳長史被問斬。太子洗脫了嫌疑,也不需要再被監視和禁足。
雲水謠問:“那百尺樓的總壇呢?”
元景佑道:“皇上看了你的密信,得知了百尺樓總壇的地址,便讓總壇附近的武将和刺史率兵前去剿滅,一共消滅殺手五百餘人,繳獲的金銀财寶不計其數。”
“百尺樓的大統領和幕後主子可揪出來了?”
“福王抓了兩個大盜,這兩個大盜承認他們便是百尺樓的大統領和幕後主使。”
“什麼?福王說是就是嗎?”
“因為百尺樓的高層也并未見過大統領的真面目,更不知道幕後主子是誰,所以王大興、李鳳英和假管家他們,并沒法辨認出那兩個大盜是不是大統領和主人。而吳長史身為密使,是大統領的親信,他應該是知道大統領身份的。他在皇上面前指認,那兩個大盜中的一個便是大統領,增加了可信度。”
“可吳長史也可以說謊啊。”
“還有一個有力的證據。”
“什麼證據?”
“在那兩個大盜的住所,找到了李鳳英的女兒方彩杏。李鳳英不是說,她女兒被送給幕後主子了,幕後主子還要娶她嗎?那既然方彩杏就在那兩個大盜處,足可佐證大盜便是幕後主子。”
“也可以是真正的幕後主使故意把方彩杏送到大盜的住處的。”
“确實如此,可皇上已經結案了,将那兩個大盜處斬。所以,皇上相信了福王的說辭,此案已就此了結。福王還因為抓到了那兩個大盜,受到了皇上的嘉獎。”
雲水謠搖頭道:“百尺樓橫亘江湖數十年,勢力之大、實力之強,絕不是兩個大盜能統領的。恐怕那兩個人,也不過是替罪羊。之前我們分析,太子一黨倒台,對福王最有好處。因為福王也是嫡子,隻要太子沒有繼位的可能,那便輪到福王了。所以,百尺樓的幕後主子很有可能是福王,而百尺樓的大統領,應該是福王的下屬或是親信才對。”
元景佑道:“雖然這個猜測合情合理,可我們沒有證據。繼後和福王母子一向很得陛下寵愛,陛下不會輕易懷疑他的愛子。當年先皇後崩逝,在一衆後妃中,柔妃脫穎而出,被立為繼後,可見皇上最喜歡她。
所謂母愛者子抱,福王的勢頭已隐隐壓過太子。先皇後人走茶涼,太子的日子越發不好過了。好在這次太子洗清了嫌疑,皇上也予以撫慰,以後還不知如何呢。不過大人在外做官,暫時接觸不到這些。”
雲水謠問:“顧刺史如何了?”
“他已洗脫嫌疑,官複原職,已經在回來的路上了。”
“那就好。方彩杏如何了?”
“她參與了刺瞎安正則的計劃,雖然安正則并非她親手刺瞎,但皇上因愛惜安正則的人才,痛惜于他以後不能再為朝廷效力,因此對方彩杏母女非常生氣。他下令刺瞎方彩杏母女的雙眼,将她們關入女獄,拘禁八年之後方可出來。本來李鳳英身為百尺樓高層,殺人無數,應該處死。但念在她檢舉百尺樓有功,故而免死,隻是處以監禁之刑。至于方彩杏的父親方軒舉,因教女不善,被奪去官職,貶出京城,終身不能入京。”
雲水謠有些唏噓:“對方彩杏母女的責罰,也算公平合理。隻是方彩杏有些無辜,她本是被自己的母親和百尺樓欺騙,以為安正則和太子一黨是壞人,才參與這個計劃。不過現在留得性命,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了。隻是,這次太子一黨看似沒有損失,但實際上太子損失了方軒舉這員大将。方軒舉什麼都沒做,卻被自己的妻女牽連,奪去官職。”
元景佑道:“好在他們一家三口都留得性命,将來還是能團聚的。幕後之人算無遺策,這一局不管能不能扳倒太子,太子都會蒙受損失。安正則眼盲,太子和安家便有了裂痕。雖然太子是無辜的,但參與此事的,是太子府屬官的妻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