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察覺到你的視線。”
這下,雲水謠徹底老實了,眼觀鼻,鼻觀心,端坐不動。
安正則似乎發出一聲輕笑,但雲水謠不确定自己有沒有聽錯。
過了一會,董大夫做好了飯,讓幾個小童端了過來。
董大夫竟做了三十多樣菜,每一樣都看不出原材料是什麼,但見花花綠綠的,煞是好看,像是工藝品。
雲水謠嘗了嘗,味道也很不錯,沁香撲鼻。
雲水謠問董大夫:“這些菜是如何做的?”
董大夫高深莫測地說道:“保密。下次還想吃時,隻需來找我便是。”
“好吧。”
吃完飯,雲水謠想起之前天神教一案,還存在一些疑點,便跟安正則說了。
安正則道:“你是說,天神教還有漏網之魚,便是話本先生秦婉君?”
雲水謠道:“正是,但這隻是我的推測。天神教的那些故事,其風格跟秦婉君的話本十分相近,字迹也是相同。”
“秦婉君所寫的戲劇,我也聽過一些。想不到,她并非普通人。我也會暗中派人找她,她未必是天神教成員,但一定跟天神教隸屬于同一個主子。”
“我也是這麼想的。另外,如果歐陽世傑真的是被冤枉的,天神教一案非但跟他無關,也跟福王無關,那是誰在栽贓他們?”
安正則搖頭:“這我倒暫時猜不透。如今陛下有四位皇子,太子居長,三皇子瑞王一向與世無争,四皇子福王倒是有奪嫡之念,屢屢對太子出手。至于七皇子康王,是德妃所出,而德妃是太子殿下的親姨母,故而康王與太子尤為親厚。
如果天神教一案不是福王策劃,倒不知幕後之人是誰。也許,是一些居心叵測的藩王,想借此案削弱福王,并引起福王和太子的矛盾,他好漁翁得利。”
這個猜測,跟杜羽、雲水謠之前的猜測相似。安正則也表示會再派人調查此案,但相關人員基本上都死完了,恐怕很難查出什麼。
安正則繼續說道:“眼下,你倒是有一個升遷的機會。幽州那邊不太平,已經失蹤了四位刺史,現在無人敢去做官。如果你敢去,太子殿下會暗中幫忙。”
雲水謠有些心動,同時又有幾分擔憂:“幽州有四位刺史失蹤?這是何故?”
安正則搖頭:“我也不知道。幽州那邊,可以說是風險與機遇并存。如果你能穩定幽州局勢,立下功勞,将來繼續升遷就不在話下了。我和太子會給你派一些暗衛,保護你的安全,但這并不保險。前幾任幽州刺史也都有侍衛相随,但還是突然失蹤了。如果你不怕危險,可以一試。”
雲水謠覺得,富貴險中求,自己還年輕,去闖蕩一番也未嘗不可。而且如果不是幽州那邊太過危險,刺史這樣的職位,本來是有很多人争搶的,根本輪不到她。因此她便說道:“我願意去,不怕危險。”
安正則點頭:“雲大人勇氣可嘉,不過此事尚需時間籌備。你剛擔任雍州司馬不久,政績不足,還需再立下幾件功勞,太子才能為你謀劃刺史之位。我這裡剛好有一件大案,你若能辦好,也是一大功勞。”
雲水謠問道:“是什麼案子?”
“不知雲大人可曾聽聞過蝮蛇幫?”
“蝮蛇幫?有所耳聞,似乎是一個專門騙錢的組織?具體情況,我不算了解。”
“我帶了跟蝮蛇幫有關的一些卷宗,正好跟雍州關聯很大,你可以看看。”
安正則命人拿來一些卷宗,雲水謠翻看之後,才明白是怎麼回事。
蝮蛇幫是十幾年前興起的一個組織,專門找那些身懷巨額财産、卻勢單力孤的人,設法騙取錢财。
他們騙錢的方式多樣,或是使用美人計,或是引誘别人賭博、去青樓喝花酒,或是騙人投資,許諾高額回報,但最後把别人的投資款都卷走。
他們很少使用綁架、殺人劫财等方式,因為這種方式太激進,也容易被官府盯上。而引誘人賭博、去奢華場所高消費等方式則要隐蔽得多,且苦主更加難以維權。
因為像賭錢、逛青樓、投資等行為,都是在自己清醒的狀态下做的,要完全說是别人的責任,也不合理。而且蝮蛇幫騙了錢,自然就跑了,不可能等在原地讓官府去抓。
蝮蛇幫騙錢的對象,要麼是一些年紀小、沒有近親、卻又繼承了大額财産的少年人,要麼是突然得到拆遷款的農民,要麼是一些金盆洗手、不敢跟外界聯系的江洋大盜。
這些人要麼沒經驗,要麼被騙了隻能吃啞巴虧,所以蝮蛇幫這些年來一直風生水起。
他們并沒有固定的行騙場所,而是在全國各地到處流竄。而各地聯合辦案的難度較大,且被騙錢的案子時有發生,有的是有組織的,有的是無組織的,官府也很難界定具體哪些案子是蝮蛇幫所為,所以這麼多年來,蝮蛇幫一直逍遙法外。
而蝮蛇幫犯的第一起案子,就跟雍州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