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大漠與慶隆州、中州接壤的地帶幹旱少雨,自古是無人居住的沙漠和荒原。
但越過這一區域到了大漠腹地便會看到水草豐美,林木蔥郁的富饒景象,這與地理違和的環境都仰賴于地母的庇護。
這位娘娘慈悲為懷,将條件優越的地區讓給其他生靈,隻挑最貧瘠苦寒的地帶定居,靠一己之力将荒漠變成生機盎然的沃土。
冉彤對此另有見解,認為地母此舉也是方便自身修行。
蚯蚓本就具備改變土質的天性,日常排洩出的廢物恰好能轉變成适宜植物生長的養料,上古時神明們定是看中她這一利人利己的特性才委派她看守靈脈。
夏炎認同她的見解。
“修真者汲取天地靈氣,采撷萬物精華,無止境地向自然索取,卻鮮少能予以回饋。似地母能以黃沙大漠做道場,焦土砂礫為資材,于修煉中反哺自然,實是旁人未有的厚福。像這種生來即被上蒼委以重任,擔負天下興衰的修行者就是所謂的天命人。”
“天命人”是修真界一個廣為流傳卻又無人問津的名詞。
相傳“天命人”是衆神意志在人間的體現,肩負着守衛凡界,弘揚正道的使命,每次出現都會引發重大變革,為人世帶來翻天覆地的新氣象。
曆史上還沒出現過真正的天命人,太上大羅道祖自稱上天在人間的代表,用一成不變的統治秩序主宰人界十餘萬年,讓世人以為天命人終究隻是傳說。
大漠裡存在數十座規模不等的城市,常住人口近千萬,雖未正式建州,也早已歸屬離恨天管轄。
地母住在大漠中心的常樂山,這座山是人妖兩族共同尊奉的聖山,禁止随意出入,欲拜訪地母須先遞送名帖。
夏炎揣着變成小人的冉彤來到山門前。
夜沉如墨,空山鳥靜,山門巍峨的牌坊聳立在淡藍色的霧氣中,上面遍布歲月風霜镌刻下的的斑駁痕迹,那些精雕細琢的瑞獸和繁複古奧的符文已深度磨損,反而營造出幾分莊重神秘的氛圍。
牌坊後一道筆直陡峭的階梯隐入濃霧,是通向地母神宮的唯一路徑,石階已被時間打磨得分外光滑,曾登臨過無數尋仙問道者,包括夏炎。
他感覺此地的靈氣和過去比未見變化,地母神宮的禁制也還完好,以他目前的修為用神識探查恐會暴露。
他幻化成蛟龍族妖修,向牌坊右下角的石雕神獸行揖禮:“在下尹林,南冥海蛟族人士,特來拜見地母娘娘。”
冉彤透過他的衣領縫隙偷瞄,見那神獸眼放金光,開口問:“道友何故來訪?”
“在下家鄉靈氣逐年銳減,想向娘娘詢問原由。”
“呈上名帖,我替你通傳。”
夏炎取出僞造好的名帖,神獸銜在嘴裡,化作金光沿着石階飛入霧氣,片時返回,說:“娘娘正閉關,不方便見客,宮内道童已将你求問之事登記在冊,待娘娘出關後自會答複你,請回去耐心候着吧。”
情況和封無牙當初經曆的一樣,時隔百年地母仍拒絕見客,閉關一說怕是托詞。
夏炎求穩,暫且告退。
下了山,冉彤想變回來,被他制止。
“先别動,等老夫甩掉尾巴。”
他離開山門時便發現有妖物跟蹤監視,假裝不知,騰雲向南飛去。
那妖物跟了上千裡才返回,應該沒瞧出破綻。
夏炎降落,再用縮地術帶冉彤返回大漠。
“剛才那妖物氣息污穢,地母從不收容惡妖,看來她真遇上麻煩了。”
“難道地母娘娘被他們殺害了?”
“大漠全靠她的靈力滋養,這裡的環境沒變化,說明她還活着。可能被囚禁或者控制了。我們先去找當地人了解情況,看看這一千年裡有無異常。”
他們來到距離常樂山最近的常樂城,在城外的林子裡休整到天明。
清晨二人沿官道進城,大漠裡的人習慣晚睡晚起,此時路上還很空曠。
冉彤聽到遠處傳來一陣喜慶的鼓樂聲,以為是哪家的送親隊伍,用神識查探,果見前方二裡地紅幡飄揚,紅燈結隊,幾十個穿喜服戴彩帽的男女正說說笑笑出城。中段十二個輿夫,每四人一組,擡得卻不是棺材,而是三具披挂彩綢的紅漆棺材。
冉彤懷疑看錯了,見人們沿路抛撒紙錢,舉着寫有死者生卒日期的靈幡才确定他們在送殡,奇道:“這兒的風俗這麼獨特嗎?出殡比結婚還喜慶。”
夏炎印象中沒有這樣怪異的習俗,透視棺椁裡的屍體,那三名死者都是青壯年,死前均被挖走了靈根。
冉彤得知後斷定是妖怪作祟。
凡人裡不乏靈根出衆者,大部分人由于缺乏機緣,一生都不知曉自身天賦,也因為得不到有力庇護,極易成為惡妖的狩獵目标。
凡人的血肉不中吃,靈根卻是妖獸喜愛的上等補品,能增進修為,益壽延年。
他們進城假裝旅人去一家飯館打尖,冉彤問小二:“我們來時遇到一戶人家出殡,見那些親屬個個穿紅着綠,還吹奏喜樂,給棺椁披紅挂彩,這是貴寶地的習俗嗎?”
小二笑道:“我們這裡開化已久,婚喪習俗同十州差不多,你遇到那戶人家姓李,他們家那三位往生者是被仙童度化去極樂世界了,所以喪禮按喜事操辦。”
仙童是指跟随地母修行的童年童女,這事自古有之。
地母喜歡小孩子,每十年即會在大漠居民中挑選一些根骨優秀天性良善的幼童,帶回常樂山撫養教導,待他們成年後送歸本家。
這些受過她教養賜福的孩子人生都比較美滿順遂,且俊才輩出,其家族引以為榮。
可如今情況與古時有所不同,那些被選為仙童的人成年後也不歸家,終生跟随地母修行,緻死保持孩童模樣。
“他們每隔三年便會回家省親,被當做祥瑞臨門,族中老小齊聚接待。假如誰有仙緣,就會被仙童度化,超脫凡塵,飛升極樂。那些往生者走時跟睡着了似的,面帶笑容,有的頭七裡還會給家人托夢,帶他們參觀自己在極樂世界的生活,那種舒坦快活是人間比不了的。”
小二說到這兒去招呼其他顧客了,冉彤向夏炎請示:“前輩,那李家的仙童定是妖怪所化,我們先查他吧。”
此案是地母案的分支,夏炎仍以穩妥為主,說:“李家已經案發了,沒逮到現行不好判斷。我們去找找有沒有别的正在回家省親的仙童。”
他使用招妖幡,通過當地妖族打聽到三百裡外的五明城也有一個仙童将于今日回家省親,便帶着冉彤趕去五明,找到那戶姓張的人家。
這家也是個大族,房舍寬廣,氣派非凡。
宅邸内人群熙攘,成人們忙着布置場地,準備祭祀、宴席,孩子們在庭院中嬉笑玩耍,争論今次誰能得到仙童引渡。
巳時,身着盛裝的主人和族中長輩們率領全族數百人來到大門外等候,翹首盼望仙童回歸。
街坊們阖家擠出來圍觀,向張家人恭維賀喜,羨慕之情溢于言表。
稍後城中官員也駕到了,向張家贈送賀禮和五明富戶們集資獻給仙童的供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