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的婚戒從不離手,而母親從不戴戒指。昆隐棋以為隻是為了方便,不妨礙工作,今天才明白真正原因。
後面自己還說了什麼她不記得了,混混沌沌下意識吐出的話,大概也是那些昆黎臨認知裡的“俗人疑惑”。
至于回答,好像昆黎臨已經懶得在相似問題上多費口舌了。
隻有一個陌生的名字清晰鑽入耳中。
“石教授也是你的創造者之一,你可以去找她,說不定她能解答你的哲學思考。”
之後她回卧室獨自冷靜,沒多久父親敲門進屋主動找她,兩人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就這件事談心。
“黎臨并沒有誇大其詞,也不是故意冷漠不愛你,她天生性情如此,所以你别怨她。”
“不怨她?那你呢?媽媽不愛你,你不會過得不開心嗎?”
她抛出尖銳問題,然後看見父親垂眼簾定定注視他自己無名指上的戒指,聲音很輕:“我怎麼會不開心呢,我應該開心的,這是最好的結果了。”
“愛慕黎臨的優秀人才那麼多,最後得到她肯定的是我,站在她身邊的是我,陪她做科研的是我,和她假扮夫妻過日子的是我,能得到她一點信任的是我,不是别人,我赢過了其他人。”
“其實黎臨已經算是給我留臉面了,沒有對你講出全部實情。
“當初她圓滿完成科研工作計劃後就甩給我離婚協議,她利用完别人利用完我就幹脆利落丢掉,獨自回國,是我自己改了國籍追随她來到這裡。
“黎臨也自知沒人比我更懂她,她眼皮一掀手指一動,什麼情緒、需要什麼我都感覺得到,她陰晴不定,每時每刻需要多少距離和空間我也能精确衡量,永遠識趣、有分寸,多完美的助手和仆人,對吧?
“但她也很清醒,不會為了非必需品的虛浮東西而改變自己的觀念,她隻會留下有用的東西,所以我必須拼命顯出價值才能挽回。
“故事裡編織的愛情浪漫美好,但現實情況很殘酷,高傲的天才不可能喜歡蠢人,一眼都懶得多看。不是天才的我想被她看見和記住,隻能付出千百倍的努力。
“我纏着她不肯離開,一再央求,我向她保證,我會更努力地協助她工作,我還有價值。
“我說,這世上絕對找不出比我更優秀、更聽話、更了解你、更能幫到你的人,你隻愛科研,不喜歡處理雜事,我也為你解決一切,不讓你煩惱和多花心思。
“我承諾一年之内完成無前人研究的新項目,在這個國家成名立足,開出自己的路和人脈,最後我成功證明了自己的能力,她才再次接納我,允許我站回她身邊。”
昆隐棋問道:“那豈不是很累?付出那麼多也沒有個和愛情故事裡相似的結果。”
她的父親鄭重搖頭,兀自陷入回憶,溫和的目光裡暈開更深的情意和欽慕。
“怎麼會累?追趕黎臨的背影是很幸福的事。
“如果不是為了成為能光明正大站在她身邊的人,我如今也不會是頂尖專家之一,說不定現在隻在國外某個研究院的實驗室裡蹉跎度日,或許早早轉業,徹底泯然衆人。
“我的人生因她而覺醒燃燒,如果她離開了,我隻會變成一堆死灰。
“棋棋,很抱歉我也沒能好好愛你和朝朝,我全身心都圍着黎臨轉,這是我這一輩子唯一在乎的事情,分不出半點注意力給别人。
“如果犯了一個不應該的失誤差錯,我就可能再次被她抛棄,我絕不能讓這種事情發生。
“黎臨就是這樣,她沒有普世的愛的情感,她會願意投以視線、耐心說話、付出關注,哪怕目的單純隻是為了研究,就已經是她能給出的最高程度的愛了,或許你無法接受,但這對她來說真的能稱之為愛。
“于我而言是萬般祈求才得來的關注對你們來說或許是最無情的漠視,我明白,所以我談這些不是強迫你接受和原諒,假裝無事發生,而是讓你了解全部實情再下判斷。
“你已經成年了,很快就能獨立生活,去外面闖出自己的天地,到時候你要如何處理我們一家的關系是你自己說了算。
“每個人活在世上都有自己的使命,黎臨的人生注定不會為了感情人情浪費時間,這是無法改變的性格底色,所以我希望你别苛責她。
“我也參與了創造你的過程,你有任何怨怼隻管沖我來,我全盤接受,我能為她做的事自然也包括這些。”
昆隐棋思緒依舊混亂,回神後才發現父親不知道什麼時候已經離開了。
她慢吞吞環顧自己的卧室,不知為何覺得所有物件都在盯着自己,歎着憐憫的音調。
這就是抹殺姐姐的理由嗎?這就是結局嗎?所以她應該接受嗎?
她該生氣的,她該恨的,但她不會恨。
多諷刺,她那不懂何為愛的母親在創造她時卻将“愛”和“愛父母”編進初始基因程序裡。
父親告訴她,雖然昆黎臨缺失一部分情感能力,但她認真收集了龐大的人類數據為數值設定參考,以正常人的情緒情感來創造,為的是讓仿生人能正常社交,順利融入社會。
一般孩子會愛父母,所以她自然也要愛父母,哪怕她們做了再多錯事,她也永遠不會恨,這是程序外的數據,她無法學到或自行産生。
她從出生起就注定了要永遠敬愛父母、服從父母,這是父母施加給她的禁锢代碼,一生無法篡改。
她不會恨,但她會憤怒、不服氣,她拼命努力想要掙脫套在自己身上的框架,想要證明自己是個應該被尊重的生命、有追求自身意義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