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自是花中第一流 > 第30章 三十

第30章 三十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在靜姝和令歡四歲這年的秋天,阿琰成了親。

此前,阿琰一直以體弱為由回絕了外界意圖放在他婚事上的所有盤算,在這期間阿娘也不是沒有替他相看過,那些姑娘們如花似玉般的面孔被臨摹在了畫紙上送到了阿琰的面前,換來的無一例外都是阿琰搖着腦袋的拒絕。

我知道阿琰這是打定主意要将自己的婚事拖延下去,這與他小時候不願意去學堂時的招數大同小異。後來長姐一聲不吭地帶了令歡回來,阿娘跟阿琰的大部分精力便都放在了眼前的這個奶娃娃身上。這天,阿琰正在教令歡讀書識字,雪白的宣紙上将将才落了一筆,便不受控制地拖出了一長條蜿蜒扭曲的墨迹。手裡的狼毫筆就因為他突如其來的揪心般地疼痛而掉落到了地上。

他這次病發的突然,病情來勢洶洶,幸而這些年裡長姐走南闖北,為其尋來了好幾個名醫養在了府裡。幾個或兩鬓花白或中年儒雅的大夫圍在了阿琰的床邊,在輪流診脈并商讨之後,他們搖着頭,長籲短歎地斷言阿琰隻怕活不過三十歲。

問題是如今的阿琰已二十有四。

阿娘的身形恍若被雷劈中般左右搖晃,我眼疾手快地扶住了她的肩膀。阿娘的手順勢攀上了我的手背,如翠竹經受着狂風驟雨般彎下了脖頸,一個勁兒的哭泣。

長姐不信這個邪,又拿着令牌進了宮連夜請了太醫令回來。在經曆過安王的那次謀反之後,聖上對長姐的信賴與日倍增,當他聽聞定安侯的弟弟病重,琳琅滿目的珍奇藥材便跟着太醫令一道進了趙家。

太醫令有着如同神話逸聞裡的仙人那般長而白的胡須,他一手把脈,一手放在胡須上宛若撥弄琴弦般上下。在一番耗時許久的望聞問切之後,他轉過身,在我們滿懷希冀裡搖着頭打碎了所有的期望。

他給出的答案同先前幾位大差不差,隻說好生将養着,沒準阿琰日後也能活到三十出頭。

阿娘的哭聲像是雨打芭蕉般密而急,長姐不信這個邪,又追問太醫令可還有别的法子。太醫令隻一味搖頭,他說如今就算是華佗在世,趙公子的病也是無力回天。

這話對于我們來說無異于是當頭棒喝,長姐不死心,依舊派人天南地北地尋訪名醫。我也不死心,想方設法地尋來醫術古籍試圖從中摸索到一線生機。阿娘更是不死心,她四處求神拜佛,将所有的希望傾注在虛無缥缈的神佛之上,借此來獲得些許的安慰。後來也不知道是哪家的夫人站出來為阿娘指點迷津,讓她想到了“沖喜”這麼個法子。

我與長姐都不同意阿娘這麼做,長姐性子直,說話也直:“若是成個親就能治愈這世間所有的疑難雜症,那還要大夫做什麼?”

我扯了扯長姐的袖子,走上前攙扶着阿娘好言相勸道:“阿琰如今都已經病得下不來床了,他又哪來的氣力能去同人拜堂呢?”

可我們兩誰也沒想到,一向好說話的阿娘在這次态度居然表現得如此強硬。我自十二歲以後便再沒見過她這樣兇悍且有怒氣沖沖的表情,她這十三年裡表現出來的沉靜溫和好說話的慈母形象,幾乎徹底覆蓋了我記憶裡那個拿着藤條站在我面前時的嚴厲。她不願放棄任何一個孩子,也無法再去接受又一個家人的離開。

于是阿娘這次不顧我們的反對,說什麼都要為阿琰尋上一門親事。長姐隻要表現出來一點阻攔的意思,阿娘便尋死覓活,嚷嚷着長姐這是要眼睜睜地看着自己的娘親和弟弟去死。長姐被她這話氣得不行,最後索性撒手由着她去了。我也勸了阿娘許久,然而阿娘她這次是吃了秤砣鐵了心地要這麼幹。可更讓我們沒想到的是,沒過兩天,阿娘就已經為阿琰找好了人選,甚至對方無論是家世背景還是相貌都不算低。

阿娘定下的是正五品左員外常侍的嫡長女,在家行四,姓文名嫣。我對這個叫文嫣的姑娘沒什麼印象,便跑去問了長姐,結果長姐在聽到名字後卻是恍然大悟般地“噢”了一聲:“是他家啊。”

在長姐的解釋裡我總算是将這件事拼湊出了個大概——正五品左員外常侍文懷仁,他的胞弟在先前的奪嫡之争中大張旗鼓地選擇站隊安王。雖說在那天的宮變之前,他的胞弟因上馬時不慎跌落摔傷了腿,借此修養在家而未能參與其中逃過了一劫,但文家說到底還是怕被清算。這幾年文懷仁在仕途上也頗為不順,就在他一籌莫展之際,卻偶然得知了我阿娘要為阿琰娶親的消息。

與他的失意落魄不同,長姐這幾年在京中可謂是炙手可熱。她是聖上跟前的紅人,在朝野之中也頗具威望。若是能将女兒嫁進趙家,也算是和女侯有了姻親,說不準日後還能在朝堂上拉扯自己一把。

于是他便夥同他的夫人順勢将自己的長女推到了當時滿臉焦急的阿娘跟前。他的女兒文嫣,本是賈家屬意的兒媳人選,結果最後賈家棋錯一招,待到滿盤皆輸後,這原先讓人面上增光的親事也成了讓人唯恐避之不及的存在。

我聽聞這位文四姑娘如今也不過剛滿二十,在極盡絢爛的年紀裡卻被家裡人當作是飛黃騰達的階梯。我對此難免心生罪惡,在其他人将她推入富麗堂皇的泥沼中時,我的旁觀也讓我成為了冷漠的幫兇。我若不去拉她一把,那日後必有更多的女子被啖血食肉,重蹈覆轍。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