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旁邊咻一下,一陣風似地略過的人影,北侯川快步跟上,到達殿門口,停下腳步,跟着他們一樣對眼前的景象驚呆。
衛明寬勉強支起身,看着高位之上的先生,半天才理解,為何先生剛剛會在隻有他那小徒弟一個人的殿中,說着好多名字發着瘋。
雙雙望着上方,滿臉流着血淚的大巫,突然有種莫名其妙的感覺。
以前隻覺他可恨,如今卻也覺得他可憐。
她手放在臂上,本準備随時将劍敲出,卻緩緩放下了手,朝着一旁癱坐的衛明寬走去,扛起他便打算走。
回身撞見跑來的北侯川,隻聽他低聲下令:“周遊。”
周遊很知趣的從雙雙身旁接過那小皇帝,帶他去了外面。
高位之上的丹生,眯着眼睛望着下方,仔細看過一個個人,卻唯獨沒見到他想見到的那個。
目光一撞,他卻見到了個故人。
那人有着極美的面孔,眼角卻漸漸爬上了皺紋,烏發不再。
她扼着丹生的脖子,溫柔地說着:“阿生,你不過是有一副好皮囊。”
任憑年幼的他怎樣呼喚,她仍是狠下了心,将他以十吊錢賣給了青怡坊,然後頭也不回地離去,任憑他在身後怎樣絕望哭喊。
“娘……娘……”
丹生呢喃着,眼睜睜地看着殿内的她轉身,不顧一切地向她奔去,一如幼時那樣。
他摔下階梯,骨碌碌地滾下來,身上盡是傷痕,先前叫衛明寬刺穿的肩頭不斷湧出血來。
他想起了很多。
那年冬天,他跑出青怡坊,滿手滿腳的凍瘡。
那年,望着屋内生着的火爐,娘依舊給他關在門外,任他雪中而立漸漸失了知覺。
他命太硬了,沒能死在深冬寒夜裡,于是在萬物複蘇的春天,他拿着母親最愛的琴,崩斷一根根弦。
親手割下了她的頭顱。
那頭骨,他至今仍好好的存放着,放在青衣烏的地下,他最寶貴的收藏室。
那裡有他所有喜愛的珍品。
滿目猩紅間,忽地所有人都消失不見,他清晰地看到面前北侯川與洛伊爾二人要走。
“洛伊爾!!!!”
丹生嘶吼着,那時青衣來報,說洛伊爾燒了他的青衣烏,他不敢去想,他的那些個寶貝收藏現下如何。
雙雙緩緩回頭,木然地看着他瘋癫模樣。
燒青衣烏那日,她确是看到一間藏室,各樣展格間的物什千奇百怪,叫她也不明白這裡是作何用。
正當她要走時,卻忽地瞥見一枚金手環。
雙雙想起在達蒙初見瀾姬時,瀾姬便帶着那手環。
“這是我阿爹送給我的護身符,帶上時還小,如今長大了,卻是拿也拿不下來了,可能哪天我手斷了,才能摘下來吧。”
瀾姬開玩笑似地講出這番話,眸中卻是哀傷。
瀾姬的父親死于達蒙與赤烏将士的戰争中,如今她才得知,這場戰争,無數達蒙一族的苦難盡是大巫帶來的。
她顫抖着将那金手環收起來,砸盡了那間藏室的所有物什,一把火燒了個精光。
其中有一個放在白玉盒中的,想來對大巫來說,也最為寶貴。
“有一個頭骨我燒不掉,于是我就……”雙雙看着他,忽地萌生一股笑意。“狠狠踩碎了。”
丹生滿臉的血,嘴唇已是同喬兒一般的暗紫。他狠狠吹響手中翠哨,數聲刺耳尖銳鳴響,卻無一人出現。
他手中無劍,空揮舞着,眼前天昏地暗,怒火中燒地朝着洛伊爾跑去時,卻又有無數人影湧上,攔住他,撕扯着他。
他被死死按在地上,動彈不得,仍不死心的伸出手向前爬着。
無數的人影密密麻麻壓在他身上,将他片片蠶食。
一口口吃掉他。
大殿門重重合上。
雙雙擡頭,望着天上烈日,心中混沌異常。
大巫死了明明是喜事,她卻有些開心不起來。
北侯川攬過她的肩,往常一樣摸了摸她的頭,笑着看向遠方:“戰争結束了,我們回家。”
百年休戰已定,隻是,這赤烏皇帝卻定不下來。
衛明寬若不是躺着養傷,叫人日日看護着,說什麼都要跑走,成日在床上掙紮打滾,說什麼也不當這個皇帝,成日說着自己不配。
連日折騰下來,傷沒養好不說,人還憔悴了不少。
齊昴劉山兩個人天天輪番上陣勸說,老媽子一樣的,大道理講了無數遍,馬屁也拍了無數遍,軟磨硬泡,嘴皮子都快磨出火星子了。
王相在家中,成日憂慮國之大事,本就伛偻的身軀更沉重了。城外木匠給他造了個輪椅,他卻還是成日大門不出,殚精竭慮。
自那日,衛明寬吹響過翠哨之後,他便下了令,今後再無金烏調令,金烏軍皆由大将一人統帥,若大将有做殘害子民等霍亂赤烏之事,金烏将士皆可将其誅殺。
金烏大将雖無殘害赤烏之心,卻仍不知自己該如何做,從前便是哨在誰手便聽誰的,如今哨在心中,他卻不知如何是好。
于是敲響了王相的房門,二人成天一起喝茶下棋、唉聲歎氣。
至于希伊,周遊雖是嘴上嫌棄這是個小屁孩,卻還是架不住好奇心,想着殿下推薦的是個怎樣的小孩,于是乎單打獨鬥去找他切磋了。
在發覺希伊這個小孩并不簡單,處處使得是些陰狠殺招時,周遊立馬嚴肅正經,說什麼也要把他拉回玄武營,好好管教。
于是在整軍回玄武營那日,不少将士對這個馬背上被捆的嚴嚴實實的小孩兒感到疑惑,順便在心中罵了遍小周将軍欺負孩子之類的言語。
回到玄武營,顧言憋了一路的話終于漲紅着臉說出。
北侯川微微蹙眉,以為他磕磕巴巴是遇上什麼大事了,沒想到竟是要告假。
他笑着拍了拍顧言的肩膀,很大方的許諾:“顧将為靈澤盡心竭力,盡管玩個盡興再回來便好。”
平瀾帝成日與老周将軍飲茶釣魚,聽聞此次太子殿下大捷,喜出望外,将玄武營上下皆是大賞特賞,為慶這百年和平,舉國歡慶百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