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才是朝堂。
他們自視甚高,
目無皇家,
所以,
當朝堂與世家沖突的時候,
他們會遵照世家意願,
站在世家一派,
而與皇室作對。
譬如本次劃地成河節的造反,
正是源此。
而竹門,
無論忠誠,還是天賦才華,
皆在世家之上。
他們沒有根基,
所求最大,
不過幾顆延壽丹。
世家給得,
我們皇室如何給不得?
不同于世家的理所應當、狼心狗肺,
對于皇室的恩賜和重用,
他們會知恩圖報、忠心無二。
再者,
朝堂之事,
竹門的家族,
給不了他們任何幫助和依靠,
他們所能依靠和仰仗的,
隻有陛下!
何愁沒有忠義之士?
至于天賦血脈和治世之能,
竹門,
才是真正才華廣博、底蘊深厚的濟濟藍海!
而世家,
天賦血脈日漸式微,
已難堪大用。
不然,
怎麼會有邪修搶奪竹門天賦一事發生呢?”
皇帝太叔極聽得心中一動,
頗有幾分振奮之感。
長公主想了想,
猶豫的補充:
“父皇,
雖然過去很多年,
不知現今情況如何。
但是在兒臣遁入觀中之前,
我就已注意到,
很多世家子弟與政務一事,
絲毫不通,
卻全憑幾顆延壽丹,
拉得諸多竹門人才做自己的身後幕僚,
代自己處理政務、撰寫公文。
如今拿下一半的官員,
看似朝堂影響深重,
其實,
真正辦事的身後竹門代辦們,
并沒有消失。
這場清洗,
隻是洗去了叛匪和蛀蟲,
并沒有真的撼動朝堂根基。
世家不作為,
竟找代辦?
那皇室,
何不将他們身後真正做事的竹門人才,
直接提到朝堂?
授官,
直接為陛下做事!
他們既有才華,
又有經驗。
接手補充空缺之位,
不過由幕後走向台前而已,
完全是順手的事情,
絲毫不影響朝政運轉。
父皇,
不該因為出身而隐沒了才華。
我們應當越過世家,
給與竹門發揮才華的舞台。
此刻,正是良機,
何樂不為?”
皇帝看向長公主的目光,
全是贊賞。
“不愧是我最中意的孩兒。”
對比想到隻知跪地哭喊“母妃”的太子,
心中真是又氣悶,又遺憾。
“假若當初沒有遇見吞賦獸……”,
看着長公主,
太叔極忍不住心中酸澀,
卻怕女兒心傷,
隻敢在心中暗暗想,
沒有說出口。
太叔極得到了答案,
愁眉已展,
心中一片豁然開朗。
他繼續問:
“皇兒,
你可有人選推薦。”
太叔廟令搖搖頭:
“父皇,
我多年住在觀中,
早已不涉朝堂,
不認識如今的人。
我,無人可薦。”
皇帝頗有幾分遺憾的盯了這個多少年不見的女兒一會。
什麼都沒說,
起身離開了。
自找隐衛速去調查,
以待心中有數後,
再找吏部去辦。
……
隐衛速度極快,
很快将名單交給皇帝太叔極,
詳細标注了,
什麼人,代哪位世家官員做什麼事。
這并不難查,
世家自大,目中無人慣了,
日常帶着這些竹門人才堂而皇之的代自己辦公,
幾乎成了慣例,
都是走的明路。
很多人都知道,
大家甚至彼此熟識。
太叔極仔細的挑選着最合适的人選,
很快召集吏部,
當天晚上,
即發了明旨,
将挑選後的竹門子弟迅速授官,
明日立刻上朝。
朝堂震動!
世家懵了!
上一秒,
世家子弟還正在跟自家長輩争鬧商議,
明日去朝堂争奪哪個職位。
下一秒,
聖旨就已下到本家,
卻不是給自己的,
而是直接任命了自己招攬的竹門代辦們!
那麼多空缺職位,
竟直接授官給了他們?!
世家中人紛紛不滿,
正想等傳旨的内侍走後,
诘問責罵自己視為私産的竹門中人!
卻不料,
殿前司竟也奉着聖旨緊跟着來了,
态度極為強橫,
說是奉了陛下旨意,
由殿前司護送,
即刻将這些新任官員送入雁飛樓,
有統一的新旨意。
然後,
就不由分說的将這些新任命的竹門中人,
帶走了。
連給他們世家發脾氣诘問和威脅阻攔的機會,都不給。
這些被選中授官的竹門中人,
也是驚詫不已,
但同時卻感到一陣“終于不必再曲志難伸、壓抑被剝”的解放感,
和接下來強烈的終遇明君、知遇賞識的感遇忘身感!
在茫茫然的被殿前司護送走的路上,
忍不住後知後覺的熱淚盈眶、涕零嗚咽。
世家懵了!
卻無絲毫的招架之力,
隻眼睜睜的看着,
這原本視為囊中之物的空缺職位,都丢了。
這些本來替自己辦事的、視為自家私物的竹門中人,
竟一瞬間就脫離了自己的掌控,
與自己平起平坐,
有的甚至在官職上超越了自己,
一躍成了陛下的臣工!
自己的同僚、上司?
這如何接受的了?
他們急急派人跟着殿前司去雁飛樓打聽消息,
想看看這接下來的旨意是什麼。
卻見雁飛樓被巡防司重重包圍,
大統領太叔悅儀站在三樓親自坐鎮,
完全靠近不了,
竟什麼也沒打探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