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三、四……”程氏從衣櫥的隐蔽角落取出錢箱,一串一串地數着銅錢。
“唉——”合上烏木打造的錢箱,又上了銅鎖,程氏心算了一下一家人的花銷,不由得面露愁容。
“慧娘,可是家中銀錢告急了?”蘇洵見狀問道。
程氏輕輕點頭:“家中人口越來越多,自生了卯君後,又多了一大筆花銷。光靠我織布紡紗和你抄書掙得的銀錢,已經難以涵蓋家中支出。如今,家裡已是入不敷出,最多還能捱個半年左右,家中就無銀錢買米開鍋了。”
蘇洵聞言,也有些發愁,但他是家中頂梁柱,萬不可第一個倒下,因此還是強笑着安慰程氏:“慧娘,你别着急,我來想辦法。”
門外,蘇衡緩緩收回想要敲門的手,垂眸不語。
他原本有事想找蘇洵商量,沒想到剛巧聽到房中的對話。平日裡沒注意,原來家中已這般艱難。得幫着家裡想些掙錢的法子……蘇衡沉思片刻,計上心頭。
“阿妹,我有事想與你商量。”蘇衡先是找上了蘇轸。
蘇轸正在整理端午編百索要用到的五色絲線。這些絲線顔色不一,亂糟糟地互相纏繞,打了不少繩結,需要把它們一根根揀出來理順,這樣編起百索來才能又快又好看。這份活計十分考驗眼力與耐心,程氏為了鍛煉長女,便将梳理五色絲線的任務交給了蘇轸。
夏日炎炎,院中太陽毒辣,蘇轸便用躲在房裡幹活。蘇衡找到她時,她面前已經放了兩個小竹筐,一筐是待整理的絲線,一筐是已經整理好的絲線,不知不覺,蘇轸已經理完了一大半。
“阿兄有何事?”蘇轸見蘇衡進來,杏眼一亮,很是歡喜。
沉默片刻,蘇衡緩聲道:“阿父阿娘進來在為銀錢發愁,我想了一個能掙錢的法子,需要你的幫忙。”
蘇轸乖巧道:“阿兄請講。”
“再過幾日便是端午,我想拜托你和伯母家的堂姐們編織一批樣式新鮮好看的百索。紋樣和編織的方法我都畫出來了,你看看。”蘇衡把準備好的紋樣圖拿出來,遞給蘇轸。
蘇轸接過一看,立刻愛不釋手:“阿兄,畫上的這些百索樣式真好看,原來百索還能這樣編!”不愧是她最最崇拜的阿兄。
蘇衡神色平淡,并不覺得這有什麼。所謂端午百索,就是用五彩絲線編成的手繩,系在手腕、脖子等處,據說可以辟邪消災。
前世,他那位東坡迷好友,為了追求心上人,特意買了一本手繩編織大全。因為當時“幸運”手繩很是流行,他那位好友就想學會了之後,編一條漂亮的手繩送給他的女神。可惜,等真正上手了,他好友才發現自己是個手殘。在好友的死纏爛打與百般央求下,最後是蘇衡幫他編好了一根據說難度系數最高,編出來也最好看的手繩。
蘇衡過目不忘,哪本手繩編織大全裡的内容他都還記得。現在,正好派上用場。
“我知道了,阿兄是想讓我和幾位堂姐編織一批新巧的百索,好拿去賣了換錢,對不對?”蘇轸這時也反應過來了。
蘇衡颔首:“嗯。”
“我會努力的!”蘇轸鬥志滿滿地握起了小拳頭。
和蘇轸商量完,蘇衡又找上了采蓮。
采蓮正在廚房裡忙活,指揮青枝和金蟬一起包粽子,為五日後的端午做準備。
“三郎君,你來廚房做什麼?這裡煙熏火燎的,熱得慌。”金蟬體胖,最是怕熱,她一邊往手裡卷成錐狀的箬葉裡頭添糯米,一邊汗如雨下。
“莫不是餓了?我剛煮好了一批粽子,正放那晾涼呢。要不要嘗一個?”采蓮熟能生巧,包粽子的速度是三人中最快的,還沒等人看明白是怎麼回事呢,一個漂亮的三角粽就包好了。
蘇衡走到采蓮說的晾粽子的地方,那裡擺了一個大簸箕,簸箕裡密密麻麻擺滿了形狀不一的粽子。蘇衡在心中默默給這些粽子分了類,主要是三種粽子:角粽、筒粽和錐粽。
“蓮姨,這些粽子都是什麼餡兒的?”蘇衡擡頭問道。
采蓮手速飛快地拿起一片長而寬的箬葉,不知怎麼卷地地就三下五除二地把那箬葉卷成了筒狀。箬葉是箬竹的葉子,用處極多,除了包粽子,還能拿來編竹笠,防水又耐用。
“三郎君,那角粽裡放的是沙糖,筒粽裡頭放的是去年做的桂花蜜,錐粽裡頭呢,放的是蜜餞。你喜歡那種餡兒的,盡管挑。”采蓮忙得頭也不擡。
一旁的青枝笑着補充道:“采蓮姐姐還在琢磨,要不要再做些别的内餡兒呢。聽說彭山縣有人賣栗粽,裡頭擱的是糯米和煮得綿軟成泥的栗子蓉。采蓮姐姐也試試包個栗粽出來呢。”
“栗棕?”蘇衡沉默了一瞬才道,“也是甜口的吧?”
“那是自然。這端午的粽子不都是甜口的嗎?難不成——還有鹹的?”青枝停住了手上的動作,朝蘇衡看去,見蘇衡肯定地點頭,吃驚地瞪大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