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談不成,客人就隻有離開了。
數九寒天,小錢老闆的額頭一陣陣冒汗,幾乎戰戰兢兢地把她們送到了門口,才小聲解釋道:“實在對不住,自從十六年前,家父的得意之作被貴人說意向不好,他就在這點上十分較真兒,也很少做美人燈了,老人家脾氣倔強,怠慢您二位,我替他向您道個不是。”
女子好奇似的問道:“旁人都說錢老闆八面玲珑,從不得罪權貴之人,怎麼也會落下這樣的心結?”
小錢老闆見問隻是笑了笑,沒有多說。
客人便也沒有追問,離開錢家上了馬車,往城西去了,小錢老闆看着馬車的去向,望了望西邊,歎了口氣,轉身回到府内,關上了大門。
——————
馬車上,林詩音有些好奇:“你單挑這嫦娥奔月圖來說,是知道那位錢老闆有忌諱?”
若是旁人有可能是偶然,但邀月的心思這樣密,不會無的放矢。
顧绛笑道:“這說起來,其實是一樁秘事,摻着些隐私。當年錢不二也曾是官宦子弟,因獲罪而被罰,他本有個未婚妻,兩家世代交好,在官場中也互相扶持,問罪時也難免一起落沒,他那時還有世家公子的傲氣,即便淪為罪人,也想着‘君子固窮’,熬過這幾年,一切都可從頭再來,沒想到他那未婚妻卻為了告發有功、減緩罪行,拿了所謂的私下通信,告他六條罪名,自己得以免除了奴籍,錢不二卻罪上加罪,沒入宮廷,再無翻身之日。”
這世上有生死相随的癡心人,也有大難臨頭各自飛的尋常人,還有踩着對方向上爬的負心人,或男或女,都是一樣。
曾經也有着書生傲骨的少年忽的就明白了,仁德情義都是狗屁,君子隻會被欺,隻有錢和權是真真切切的立身之本。
你若不向上爬,就會被别人踩下去。
所以他想盡辦法一點點爬出底層,又以相似的身世經曆打動老聾爺,成了老聾爺的第一個弟子,跟着師父脫出了奴籍。
林詩音沉默了片刻,歎道:“難怪他不願意做‘嫦娥奔月’,他那未婚妻在他心裡,多半和竊藥奔月的嫦娥一般。”
“不單單是如此。”顧绛又道,“錢不二原本在制作美人燈上并無忌諱,他家傳的詩書,尤其擅畫美人,也很懂得揚長避短,當年他的美人燈也是京中數一數二的,城東元宵時架起燈架,那些大戶人家都往架子上挂燈張彩,他的燈都是挂在第一位。”
“十六年前,太後病重,皇帝就召了親弟弟進京,以防不測,沒想到太後見到久别的幼子,心情舒暢歡喜,病竟然慢慢好起來了。皇帝一高興,就要在元宵這一天帶太後和康王賞燈,結果在看到城東第一盞嫦娥奔月時,康王世子卻說這燈雖然精緻,但意向不好,有月圓人散之意,他不喜歡,皇帝聽着也不好,就讓人撤了錢不二的燈。”
林詩音驚道:“小錢老闆說的貴人,就是這位康王世子?”
顧绛悠悠道:“對錢不二來說,這位康王世子不僅僅是貴人。康王與王妃感情不錯,康王妃出身高貴,美麗聰慧,唯獨成親多年,膝下無子,皇家是真有王爵位要傳承,太後就給小兒子找了些姬妾。康王世子便是妾室所生,康王隻有這一子,世子剛出生,就被他抱到王妃膝下撫養,還不讓那妾室和世子親近,沒幾年,這妾室就郁郁而終了。康王世子對他親生母親沒什麼印象,也沒有感情,看到那燈,想到的也是康王妃,覺得不吉利,他也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親生母親曾是制燈工匠的未婚妻。”
林詩音聞言詫然,轉而沉默,良久才歎了一口氣。
顧绛卻覺得有些意思,笑道:“當初錢不二的未婚妻雖然脫罪,可壞名聲卻傳出去了,京中家家都知道她做的事,她父兄因她此舉跳出火坑,她父兄卻嫌棄她狠毒的名聲。太後為幼子尋姬妾時,太後自然挑的都是家世清白的姑娘,本落不到她頭上,可别人也有不願意讓女兒千裡迢迢随王就藩,還為人妾室的,她父兄收了好處,将女兒充作旁人的養女,将她遠遠支了出去。”
“錢不二被撤了花燈,總要知道緣由,多方打探下得知了其中内情。他多年前就被這女子踩了一腳,多年後,居然又被她的兒子無意間踩了一腳,從此落下了心結。”
“這是旁人以為的,他不願意再做嫦娥奔月的原因。”
林詩音不解道:“旁人以為?”
顧绛點頭:“其實,多年過去,錢不二早不再把舊人放在心上,他自己也知道嫦娥奔月的意向不好,本不該在元宵時放這盞燈的,被撤下來,也沒什麼大不了。”
至于錢不二究竟是為了什麼,他沒有繼續往下說,林詩音也沒有追問,他想說時自然會說,不想說時,追問也問不出什麼。
林詩音隻是好奇:“這些事,你是怎麼知道的?”
顧绛道:“錢是人用來稱量價值的工具,隻要有了價值,就可以用錢來交易,你可以理解為,我曾經非常有錢,而為了讓這些錢流動起來,我需要知道很多消息。”
林詩音聽出了他話中的意思,微笑道:“我還可以怎麼理解呢?”
顧绛指向自己的眼睛:“你還可以理解為,這都是我看到的。”
林詩音問:“十六年前,你在京師?”
顧绛道:“不,我不需要在京師,也可以看到,隻要我想。”
邀月纖細的手撫過眼角,那漆黑的眼珠好似放大了一些,眼瞳内還有一圈弧光,好似重瞳一般,這是他得自關七那一世的眼睛:“突破後天返先天,修天人之道,必然被天心所動,看見世間萬事萬物運行的痕迹。我不喜歡看還未到來的未來,但有時候會去看已經發生的事情。”
“看多了,便漸漸明白,除了運勢的起伏不定外,世間事,大多自有它的因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