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綜武俠]天下無敵 > 第51章 第五十一章

第51章 第五十一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他頓了頓,拍着李尋歡的肩膀道:“大哥是個俗人,但如論如何,我都是站在你這邊的。”

李尋歡嘴唇動了動,歎道:“大哥,我明白的。”

——————

夜色闌珊。

院子裡的雪壓着松竹,被風吹得簌簌。

樓上梅二先生的鼾聲一陣一陣,睡得正香,在這寒風蕭瑟的夜裡,顯得四下越發寂靜起來。

憐星的聲音不再那麼清甜,她喉嚨上被邀月點了的穴道已經自動解開,這是一種易容大家都知曉一二的手段,隻要動一動咽喉,就能改變人說話的聲音。

女子清冷的嗓音在這樣的夜裡透着溫柔,她細細說着一撞舊事。

那是十年前,李尋歡帶着鐵傳甲蕭然出關後,在大雪紛飛的一間野廟裡。

廟中有掃地的僧人,有八個追尋而來的人,和兩個暫避風雪的行人。

窗前微微搖曳的燭火映得李尋歡的眸光閃動,聽到易明湖說會還上這筆債時,鐵傳甲的臉上已經不覺間落下淚水。

這面對敵人威逼都隻橫眉冷對的漢子,此刻雙手捂着臉,任由淚水浸濕了胡須,如山的身軀微微顫抖着,沒有誤會解開的歡喜,隻有往事湧上心頭的無盡苦澀、辛酸、悲傷。

這本是他決意背負一生的秘密,但世上知道真相的人并不隻有他,那些公門中人,被盜的豪富之家,其中究竟被人知曉也是正常。

為了隐瞞這件事,他曾登山涉水,從北國雪原到西域大漠,奔波不定,就是這十年裡,他也常常夜不能寐,與其說是李父将兒子托付給他,不如說李父用“報恩”給了他一個安定的歸處,至少他不必在能将人曬幹的烈日黃沙中蹒跚前行,不必在荒無人煙的曠野中像個野人一樣求生。

他也曾想過死,用自己的死來徹底掩蓋這件事,他墜崖時已經沒有生意,是老爺告訴他,死是懦夫的選擇,活下去,和生命中的苦難抗争,咬着牙也要堅持下去,留着有用之身,這世上一定還有他可以做的、有意義的事。

人來到這個世上,不是為了死,死隻是一個必然的結局,是為了度過他的一生。

為了報答老爺的恩情,也是出于自己的本心,照顧李尋歡就是他這十多年來唯一的寄托,因為記挂着少爺,他才不再那麼孤獨,那麼倉惶。

在他的來曆被揭開時,他是真的下定決心要走的,十年了,少爺好不容易和表小姐團聚,要開始安定幸福的生活,這一切本不該被任何人、任何事破壞。

他知道少爺的武功高強不畏懼敵人,可他不能說出真相,這會連累少爺被世人謾罵,真要對付那些人,可他們也是無辜的,如此豈不是再度把少爺推入兩難中?

所以,他該走了。

這是他自己做下的決定,也該由他自己來承擔。

他以為,自己又要獨自踏上那條不知去向,也不知何時才能停止的流亡之路,最終像失群的野獸一樣死在無人知曉的地方。

一個人能為了他心中的道義,堅守多長時間?

對鐵傳甲這樣一個練着“笨拙”的功夫、做着“笨拙”的事的人來說,隻有到他閉上眼睛的那一天。

李尋歡擦了擦眼角,笑道:“我正不耐煩和那些人喝酒,等他們來,我才算有了可以真正暢飲的人,這倒要謝謝那位趙大俠了。”

鐵傳甲用袖子潦草地擦了下臉,起身走到邀月身前,給她行了一個大禮,邀月沒有阻止他,隻悠悠道:“棄千金之璧,負赤子而趨,非以利合,本就天屬。”

李尋歡笑道:“以利合者,迫窮禍患害相棄也;以天屬者,迫窮禍患害收也?莊子認為這不是什麼道理約束,而是人的天性相連,所以你以不同的性情去回應不同的人,這無關俗世中的規矩,隻是你的天性。”

憐星抿唇淺笑道:“因為老甲是這樣的人,你才這樣待他,換做秦孝儀、趙正義那些人,你隻會讓他們吃了虧還不知道怎麼回事。”

說到這裡,她不由想起了邀月一直以來待龍嘯雲的态度,以及今日所見,他的種種言行,笑意中不由帶了幾分苦澀。

她不是一個笨人,如果事情隻牽涉到她自己,當然可以理解、退讓,可這種理解改變不了眼前的事實。

擡眼望去,果然李尋歡也是一般神情。

如果說,邀月待人是以天性,那今日的興雲莊中便是以利相合了,為了誅殺梅花盜的利益,為了名聲、錢财、美色,而昔日豪氣幹雲、也曾路見不平挺身而出的人,是不是就在這日複一日的名利中,變作了如今的性情?

那不在乎旁人目光,和李尋歡互相摻扶着走過長街的人,那豪飲千觞,不要好酒,隻要烈酒的漢子,他那柄曾經從不離身的丈八銀槍是否已經在壁上生塵?

而作為引着他從那個江湖俠客,一步步走入這個名利場的緣由,旁人都可以不齒他如今的做派,唯獨他們不可以。

再怎麼說,龍嘯雲對李尋歡都有莫大的恩情,滴水之恩尚且應該湧泉相報,何況是救命之恩?他活着的每一天都要感謝龍嘯雲當日仗義出手,他欠龍嘯雲的永遠還不了;她也确确實實做了毀諾背約之事,先給他希望,又翻手撕毀,背棄信義,傷透了他的心。

這世上,唯獨他們二人,沒有資格對這種改變做出任何指摘。

若是當年他沒有救李尋歡,沒有跟着他回到李園,沒有見到她,沒有牽扯那一場情思,她沒有因為傷心和私心答應婚事,又終究反悔,他是不是,就依舊是那個遊走江湖的龍四,而不是今日座上和趙、秦之流稱兄道弟的龍四爺?

一個人能為了他心中的道義,能堅守多長時間?

看他樓台笙歌,華宴滿座,勿忘在莒時,生死一知己,哪時節變了舊模樣。

物是人非。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