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多之後。
時隔多年,當陳謙再次踏入市話劇院的大門時,看着眼前古樸的花紋地磚和水磨石階梯,一時之間宛如時光倒流,他仿佛能看見孩童時代的自己從面前跑過的模樣。
有個年長的工作人員出來接待他,“明日出版社的,對嗎?”
“是的,為《百年話劇史》收集素材而來的。我是昨天和您電話溝通的,陳謙。”他連忙挂上工作證,上前與之握手。
“叫我老何就行。跟我來。”
老何領着他,繞開劇院入口,徑直往後台走去。陳謙走着走着,下意識地就想左拐進一扇捷徑的小門,但老何喊住他,
“别亂跑啊,那兒的門不通的。”
“哦,抱歉抱歉。”
老何瞅了他一眼,“你來過後台?”
“小時候來過。”陳謙道。
說着,兩人到了資料室,四下的書本簿冊堆得滿滿當當,牆上還挂滿了曆代演職人員的照片。老何一邊開燈一邊說,
“你電話裡想要的那些資料,這兒應該都有。但你得自己動手找,我這把老骨頭可幫不了你了,不能帶走,但可以拍照複印……小夥子?小夥子?你聽見了沒?”
陳謙卻失神了,他站在一副略有褪色的照片前,瞬間就紅了眼圈。隻見照片裡,一個男人正在維修道具,而一個小男孩兒則乖乖地坐在一旁,托腮看着他,眼神裡滿是向往。
老何順着他的目光看見了,也笑了,“哦,這張照片拍得是挺溫馨的。裡面是我們劇院以前的一位道具師,手藝很好,市面上買不到的道具,他靠自己都能做出來。邊上是他兒子。那時候他工作忙,常常把兒子帶來劇院,小謙現在估計也是個男子漢了,也不知道他現在過得怎麼樣。”
“他過得還不錯。”陳謙笑了笑。
“哎?”
“何叔,我剛剛不敢貿貿然認你,怕你不記得我了。我……”他指了指照片上的小孩子。
老何錯愕地張大了嘴巴,看看他工作證上的‘陳謙’二字,随即驚喜地一把抱住了他,“真是老陳的孩子啊?都這麼大了?我剛剛怎麼就沒認出來呢?這眉頭這眼睛,活脫脫就是你爸爸當年的模樣啊。”
“我媽媽也經常說,我和爸爸長得像。”
“你和你媽現在怎麼樣?”老何看着他,鼻尖一酸,“你爸當年走了之後,起初幾年,你還常常買票來看話劇,後來就來得越來越少了。我們還以為,你不喜歡話劇了。”
“喜歡的,”陳謙道,“一直喜歡的。後來是因為上大學了,我做了話劇社團的社長,實在太忙,就沒再過來了。”
“真的嗎?”
“是啊,前幾年社團還拿了獎。”陳謙苦笑一聲,“甚至畢業那年,我還給話劇院投過簡曆,可惜沒職位。不過現在也很好,出版社定了《百年話劇史》這個項目後,我頭一個就要求加入了。”他頓了頓,才說,“我一直都是喜歡的,隻是換了一種方式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