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天面見新上司的時間即将結束,彭知州聲稱今年風調雨順,命令各縣必須将今年的夏收收上來,然後運往京上。這個命令中規中矩,不算出錯,每個縣令都領命回去了。
褚照坐在馬車上,揉了揉眉心。
“大人這是為何事煩心?”崔師爺問。
褚照道:“倒也不算煩心。隻是想着今年派去押送夏收的役夫,應該如何處置安排。”
崔師爺勸道:“這樣的事往年都有舊例。大人才被彭知州敲打過,行事與他縣不可太過不同。郎溪知道您心疼百姓,可您也該為自己的前程打算打算。”
縣太爺憂愁地歎了口氣。
但是回到縣衙,褚照就憂愁不起來了。他瞪大眼睛:“今年的收獲怎麼有那麼多?”
負責去統計估量每片田地可能有多少産量的小吏,已經激動了兩天了,可是聽到縣太爺的問話,他還是忍不住擡起胸膛激動地說:“小的也不知道!不過現在百姓們都議論,應該是大濟糧莊或賣、或換給他們的化肥起到了效果!”
每畝地比起往年收獲,大概都增加了二石到三石的糧食,這個數量怎麼不讓人驚喜?
褚照雖然知道化肥好用,但是他還是忍不住去質疑:“真的不是本縣拿來種植新雜交小麥的官田的産量?”
那小吏臉色一下就古怪起來:“大人……”
褚照揚眉。
小吏便努力裝出十分嚴肅正經的模樣:“大人有所不知。您其他用來種植普通作物的官田還好,單拿來種植您所說的新雜交小麥的官田,不知怎的,特别招蟲子喜愛。那些雇來的貧農,基本上都替您抓蟲去了。這還不算,那小麥長得稀稀拉拉的,葉片也蔫蔫的,現在收獲,看起來竟然連去年遭澇的小麥都不如……”
縣太爺嘴角忍不住狠狠一抽。
“怎麼會這樣?”褚照大受打擊,在他官田裡試種的那批種子,是他好不容易做出來的一組實驗數據,并且堅信那是目前最好的雜交成果。怎麼開始試種了,卻出現了這樣的情況?
為自己心酸了一會兒,褚照又振作精神。沒關系,他褚定安,無所畏懼!
反正他的官田所産都是自己的,盈虧自負……也就是說,他還能肝!
但是大濟糧莊的人不那麼想,大人投入了那麼多時間、精力和金錢,好不容易有一波滿意的數據,試種卻是這個結果,實在太讓人灰心喪氣了。依他們來看,還不如去研究化肥,然後用化肥來提高作物的畝産量。
從結果來看,怎麼看怎麼是研究化肥更劃算。
褚照就算不去大濟糧莊調查,也知道這個想法的人占大多數。化肥當然還是要研究的,可是雜交種子也一樣要研究。他又不是沒那錢,當然選擇兩手抓。
百忙之間,褚照終于安排好了負責押送夏收到京上的役夫。
這些役夫需要先挑着夏收,抵達青州城,與其他縣的役夫彙合以後,再一齊上路,沿途走官道。為免路上的損耗,褚照不得不多準備了至少一半的夏收,也就今年的确風調雨順,畝産又因為化肥的作用增加,不然褚照還得憂慮剩下的糧食還夠不夠百姓能不能吃飯的問題。
——大抵是需要各種“摻”的。
現在雖然也要“摻”,卻比之前要“摻”的少。
褚照讓戶房小吏把相關賬本搬上來,算了一筆賬。算完,緩緩吐出一口氣。正在吏房當小吏的李楠和正巧來送文書看到,有些謹慎地問道:“大人,賬有什麼問題嗎?”
縣太爺回神,笑道:“沒有問題。隻是我突發奇想,想知道今年百姓大緻會往糧食裡摻多少糠,又要吃多少頓豆飯而已。”
李楠和道:“今年年景好,大人又英明,百姓們肯定比往年少了許多頓需要摻糠的飯。”
送完文書出來,李楠和正想着要不要去關心一下百姓們今年需要“吃多少糠”的問題,肩膀忽然被拍了一下。
“在這裡發什麼呆呢?”莫明成問。
李楠和松了口氣,抱怨:“你走路怎麼沒聲?差點吓我一跳。“
莫明成道:“分明是你自個在發呆,怎麼怪起我來了。還不快老實交代,到底在發呆什麼?”
他眼睛骨碌一轉,然後突然擠眉弄眼起來:“是不是看上了哪家的姑娘,想讨她當媳婦……”
“你胡說什麼呢?”李楠和黑臉推了他一把,“我是在想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