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等一等!”
“這怎麼等?夫人不必再勸!定安于我們家有大恩,他遭逢此難,我絕對不能坐視不管!”
“孩兒!”好不容易從烏傷縣平安歸來的老太太,被幼弟扶着走了出來。
方解要去大街上的身影頓住:“母親!”
老夫人的身子還沒有好,走兩步路就累的不行了,方夫人連忙擦了眼淚也扶住老夫人。
方解急道:“母親,孩兒知道此時站在定安那邊會讓我們家陷入怎樣的境地,但是,孩兒真的不能坐視不管啊!如若不然,孩兒豈不是成了忘恩負義、狼心狗肺之徒!”
“老身同你一起去!”老夫人高聲道。
方解呆住。
老夫人按着兒媳還有小兒子的手,堅定道:“褚大人帶人平定叛亂,安良除暴,是我們金華府的恩人。老身倒要看看,是誰想要褚大人死!”
方解的眼睛有些模糊了,他看向妻子、幼弟,隻見他們的臉上,也同樣是堅決之色。
與此同時,褚照掀開車簾,透過官兵,也遙遙看着道路兩旁衣衫褴褛的百姓。
那一雙如春的桃花眸一彎,盛起明晃晃的少年淘氣般的笑意來。
“諸位集聚在此處是為什麼?快回去吧。官府不是才下令,不許你們集聚,全部在家裡待命嗎?”
沒有人動。
那一雙雙疲憊、渾濁、壓抑、痛苦、愁悶的眼睛,悲傷地看着被無數官兵環繞起來的褚照。
——那個會走在街頭,大聲并且笃定地告訴他們“一切都會好起來”的巡按使大人。
——那個在臘八節,親手舀起一碗碗水餃,又帶來救災作物的縣太爺。
眼淚不知道模糊了多少個人的視線。
就是這個人,此次,他又站在他們面前,又再次地肯定地重複:“回去吧!鄉親們!本官此番入京,無法再履行本官之前的承諾!但是金華府——還有劉守備!還有楊大人!他們之前也走在你們中間!與你們同吃一碗水餃!他們會履行諾言!”
“你們好好聽官府還有朝廷的話,上下一心,齊心協力!才經過暴亂又如何?才經過洪澇又如何?人,是這個世界最不能被打敗的存在!本官亦相信,你們會親手,再将自己的家鄉重建起來!”
他望着他們,坦蕩道:”回去吧。”
彼時,明直、其鏡、虞小青、黑旋風、聶小倩……
還有許許多多的人,甚至尾随在官兵後面,因為害怕聶小倩獲罪至今不肯離去的甯采臣,也忍不住出聲道:“回去吧!”
回去吧!
可是還是沒有人動。
張勳德将軍坐在高頭大馬上,又震驚又忍不住歎息地看着這一幕。
而在聽到一聲聲的“回去吧”,也不能讓固執的百姓回去時,張勳德将軍不得不承認,他的心軟了。
他終究沒能做到鐵石心腸。
“回去吧。”他也出聲,出這他本不該出的聲,“褚大人平亂有功,此前雖然失蹤過一陣,但也已經向聖人禀明實情。聖人聖明,一定會秉公處理。”
“真的會秉公處理嗎?”
人群中,終于有人小聲問。
那人淚流滿面,聲音更是止不住地顫抖:“所有人都說,褚大人此次回京,必定會獲罪!”
一石激起千層浪。
“是啊!”
“褚大人是個好官!他是個好官啊!”
“是他平定了叛亂!是他帶着我們造起了新的房子!是他告訴我們凡有冤屈,皆可以尋他處置!”
“我家二妞被王家少爺打死,就是褚大人為我家二妞讨回了公道!”
“還有我爹!我沒本事,爹被石頭砸了腿也沒錢買藥,是褚大人借我錢,又讓我去做工,我才救了我爹!”
“将軍!你能不能跟大人們說,褚大人是個好官!他是個好官啊!”
“将軍!褚大人把前知府收押起來,他是真的沒了辦法!您能不能為他求求情,為他求求情?”
一個人跪下來。
兩個人跪下來。
越來越多的人跪下來。
如同浪水一般。
張勳德将軍的喉嚨好像被堵住。
而作為被無數百姓懇請叫人替自己求情的當事人褚照,更是怔怔地扶着馬車邊緣,說不出話來。
他必須承認,自己不是什麼好人。
早在張勳德将軍帶人來之前,乃至更早的,他還在金華府為平亂焦頭爛額時,他就已經做下部署,在百姓們中間傳播起自己都有做什麼什麼好事的名聲。
既是為了讓百姓對他更加信服,以緻政令通達,也是為今日做準備。
褚照熟讀史書,他知道名聲的重要性——名聲可以殺人,也可以救人!
凡明君,必不敢妄自殺名士。
這是他給自己準備的後路。
褚照愛民,但是也愛己身。他永遠也做不到像那些真正能舍己為人的清官一樣,一心一意隻為百姓。他怕死。所以他無論做什麼,都會謹慎地綢缪自己最壞的下場是什麼,并為此做出謀算。
說到底,他不是那種為民請命,可以真的豁出自己性命不管的好官!
可褚照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百姓們會為了他,哪怕對上令他們戰戰兢兢的官兵,也要替他求情!
夠了……
這就夠了……
褚照深吸一口氣,剛要說話,就聽到馬車外,張勳德将軍的聲音莊重響起:“本将軍,勢必将在場諸位的心意送達朝中大人處。”
鋪天蓋地的喜悅,僅僅沉默一瞬,就如潮水湧來。
他們高呼着“多謝将軍”,并為此相擁而泣,欣喜若狂。
而褚照,扶着馬車的手緩緩滑落。
他怔忪望着眼前的場景,最後,釋然一笑。
罷了。
這次獲罪以後,他就老實一點不想着做一些“犯忌諱”的事了吧。
搞搞種植,每天斷斷案,修身養性,讓民生更快發展,百姓們得以過上更好的生活……這就是他之後要做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