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大人!”
褚照披着一件外衣,用銀勺子一勺一勺舀着碗裡養胃養肝的粥。聽到虞小青興沖沖的聲音,也隻是擡了一下眼皮:
“什麼事?”
跟着一起過來的小道士剛要張嘴說話,虞小青就阻止了他,興緻勃勃問:“大人您今天是不是也要去喝酒?”
那隻拿勺子的手頓了一下,縣太爺面無表情地看過來,臉上明晃晃挂着一句話——
哪壺不開提哪壺。
“嘿嘿。大人,您别生氣,看我給您找來了什麼好東西!”虞小青露出一個狗腿的笑容,立馬獻寶似的伸出手,“當當當!”
一條三寸多長的紅肉,像遊魚一樣蠕動着,躺在虞小青的手心。
細細看去,嘴、眼俱全,猙獰惡心。
“……”
空氣凝滞三秒。
眼見着大人一身氣壓低下,眉眼也結上寒霜。虞小青這才意識到不對,連忙補救:“大人您别看這是一條蟲子,但是它不是普通的蟲子……”
“它再怎麼不普通,難道還能幫人成仙?”褚照面無表情。
“嘎?”虞小青過于錯愕,發出鴨叫聲。
小道士嫌虞小青說話磨叽,搶過話頭說:“這是酒蟲!可以讓人千杯不倒!我和小青姐姐一起,好不容易才在長山那一帶找到的!”
褚照嫌棄地瞥了眼那條三寸來長的蠕動紅肉:“你們怎麼找到的?”
小道士把經過講了一遍,然後洋洋得意地說:“我跟那個肚子裡長了酒蟲的人說,不要銀子,隻要這隻酒蟲。他還問我這蟲有什麼用呢。我跟他說,這是酒之精,甕中盛上水,把蟲子放進去攪拌,就成了好酒。那人試了以後,就把蟲子給我了。”
褚照本來不以為意,後來越聽越耳熟,最終忍不住問:“那個人長得是不是特别胖?”
小道士理所當然地說:“對啊,肚子裡都長酒蟲了,能不胖嗎?”
縣太爺終于記起來了,他就說怎麼耳熟呢。
“拿走吧。”
小道士皺眉:“你不要嗎?”
“不要。”褚照低頭又喝了一口粥。
一邊喝,一邊覺得自己攤上這麼群貨,真是命苦。看到那樣一條惡心蠕動的蟲子,竟然還吃得下去東西。
“為什麼?”小道士睜着一雙懵懂大眼,“小青姐姐說你不喜歡喝酒還要喝,有了酒蟲你就不用怕了!”
“但是它會讓人變胖。”
“嘎?”這下連小道士也忍不住發出鴨子叫。
縣太爺伸手愛憐地摸了摸自己的臉:“本縣生的那樣好看,把這樣好看的臉變胖,那不是暴殄天物嗎?老天奶看到我這麼做,不會放過我的。”
“……”
“……”
虞小青還好說,不說她真心喜歡大人的臉,隻說那幾百遍的《論語》罰抄,她就能死死忍住對大人的壞話。
小道士可不慣着褚照:“臭美!”
“你要有本縣這樣的臉,你也臭美。”褚照輕哼。
小道士嚴肅道:“杭有賣果者,善藏柑,寒暑不潰。出之烨然,玉質而金色。置于市,賈十倍,人争鬻之。予貿得其一,剖之,如有煙撲口鼻,視其中,則幹若敗絮。”
小道士背的這段話,是《賣柑者言》裡的一段。
意思就是杭州有一個賣果子的人,十分擅長貯藏柑橘,他貯藏起來的柑橘曆經冬寒夏暑都不會潰爛。拿出它們,依然是光彩鮮明的模樣,質地若玉石,金燦燦讓人喜愛。放到市場上去賣,即使賣與普通柑橘十倍的價錢,人也争相購買。故事裡的主人公也去買了這樣一隻橘子,剝了皮,像有股煙直撲口鼻,看它的裡面,幹枯得像破敗的棉絮。
簡單來說,這則故事講的就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諷刺那群有名無實的家夥。但是小道士活學活用,換了角度,變相勸告褚照不要注重外表,要注重内在。
年華老去,那是自然規律,強求也隻能留住外表,阻止不了内在腐壞。而内在,一個人修身修心,那是能名傳千古的。
也正因此,褚照頗新奇地上下打量了一回小道士,開口誇贊道:“不錯啊,有進步。”
小道士剛想笑,忽然記起自己現在是在勸誡不聽話的大人,立即又把小臉闆正:“所以,外貌是不重要的!大人你不能因噎廢食!”
縣太爺挑了挑眉。
“慕容川啊,本縣問你,本縣受百姓歡迎嗎?”
小道士不明白怎麼突然轉到了這個問題:“歡迎啊。”
縣太爺又問:“百姓為何歡迎本縣呢?”
“因為你讓他們有錢賺!有吃的!就像,像糖廠、家畜加工場……還有便于灌溉的大水車,山裡新開的水渠,還有農具改進,還有化肥、雜交小麥。百姓們都知道你對他們好,所以他們歡迎你!”小道士一邊說,一邊對自己的話十分認同地點頭。
換以前,他一定是想不到這些的。可誰讓他偷跑出來的這段時間,都被褚照帶着學習呢?
久而久之,想不到的也能想到了。
“所以啊。”縣太爺露出令人目眩神迷的微笑,意味深長地說,“本縣人美心善,不存在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問題。那還有什麼需要改進的呢?”
“……”還、還能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