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所周知,覺醒者的出現是源自于戰争即将結束時的一場意外。
而蒙昧者的出現,則是對于覺醒者這個群體的一次沉重打擊。
在蒙昧者出現之前,沒有任何人能想到,居然會有覺醒失敗這種事。
首個覺醒失敗的事件,便是以慘烈收場的。
不明原因的精神力異常波動導緻了覺醒時的能量缺口,讓一個原本可以成為3級覺醒者的孩子,最終死在了覺醒時刻。
事後經過父母同意進行全面屍檢,法醫們就駭然發現,這孩子的大腦已經被融成了一團難以名狀的東西。
所以他們隻能推測,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也許與這孩子原本要覺醒的火系異能有關,也許與覺醒中的精神力異常波動有關。
孩子的父母是理智的父母,盡管悲痛萬分,卻依舊詢問覺醒者協會的醫師,“以後,應該怎麼辦呢?”
大概是為人父母的直覺,他們不覺得自家孩子是唯一,但他們也希望,她是第一個,也是最後一個。
可不幸的是,這個女孩的死亡就像是打開了潘多拉的魔盒,随後的幾個月裡,不斷有孩子死在覺醒過程中,甚至還有已經覺醒了幾年的孩子,忽然出現精神力反噬,最終死在了自己力量的折磨之下。
此時距離覺醒者第一次出現,也還沒有二十年的時間。
協會因此召開了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的全體治療系覺醒者大會,那一次的會議,幾乎将全世界的治療系覺醒者都叫到總部,想要得出一個解決難題的方案。
随後便是成立專門的研究機構,招募志願者進行實驗,對比實驗組與對照組的精神力波動,覺醒前兆,覺醒類型,年齡,性别,身高體重等等等等。
盡管過程艱辛,好在結果是好的,經過八個月的潛心研究,首批實驗性藥物就已經被成功研發。
簡單來說,這種藥物能讓已經檢查出覺醒時會出問題的孩子重新變為普通人,雖然會使他們徹底失去異能,卻可以保住性命。
第一代蒙昧者轉化藥物因為研究時間過于倉促,還是有一定的副作用的,副作用一般與蒙昧者本身覺醒的異能種類有關,都不影響壽命,但有些很折磨人。
于是便有了第二代,第三代……一直到去年新上市的第五代逆轉藥物。
正常來講,蒙昧者其實已經不算是什麼社會性問題了,逆轉藥物的價格已經降到了普通人也能承受的範圍之内,在醫療日益發達的現今,幾乎沒有蒙昧者會因覺醒而喪命了。
可有人的地方就注定會有分歧,盡管絕大多數的覺醒者醫生與普通人醫生都同意,讓蒙昧者回歸普通人生活是正确的選擇,但還是有一小撮頂尖醫師,持有完全相反的觀點。
他們認為,蒙昧者覺醒時所爆發出的異于普通覺醒者的精神力是不可多得的寶物,寶物應該進行雕琢,使其大放光芒,而不是毀掉它,讓它隐入塵埃。
研究機構剛剛成立的短短一年多時間,這些言論就從一開始的私下流傳,升級到了與整個項目部對着幹。
機構負責人自然不會同意他們的觀點,于是堅持這個觀點的領頭人,便帶着與他觀點一緻的下屬們,離開了逆轉藥物研究機構。
聽說他成立了另一個研究所,但這個研究所很快就因為拉不到投資而宣告破産,徹底關閉,而研究所的成員們也都各奔東西,像水滴重新彙入大海。
直到白悠18歲那年和柏小餘完成第一次任務,在廢墟中救出師螢過後,他才聽說了逆轉藥物研究機構分裂的後續。
後續便是當年的一大批研究員都秘密聚集在了一個神秘投資商的手下,以私人研究機構做掩護,繼續進行着讓蒙昧者轉化為覺醒者的相關實驗。
這群研究員徹底轉入了地下,直到東窗事發。
現在鑽進白悠腦子裡的記憶碎片,就與那個據說已經消失了的非法蒙昧者研究所有關。
是的,隻有記憶碎片,也許是封印中遭到了什麼莫名的破壞或者損耗,讓這段精神力承載的記憶不再連貫完整,而是變成了一個個看似獨立又短得可憐的片段。
在這些碎片裡,白悠看到了他從未見過的研究所内部,一閃而過的實驗數據,數不清的白大褂與數不清的陌生人面孔,甚至還看到了一個熟悉的孩子背影。
懵懂的小豆丁,被戴眼鏡的寸頭白大褂女士給領進了一個隐藏在熱帶雨林深處的實驗室裡。
那裡就是白悠第一個任務的原址,他曾在任務詳情中見過這棟建築還未成為廢墟之前的模樣。
記憶碎片徹底被讀取完了,可他依舊一頭霧水。
沒頭沒尾,甚至都不确定這些記憶碎片到底按着原本的先後順序排列,還是亂七八糟沒個先後順序。
白悠輕輕地歎了口氣。
要是三姐在這就好了,用她的系統導入這些碎片,永久存儲的同時,還可以回放,調整記憶碎片的順序,發現些可能被忽略的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