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蒙蒙亮,小徑旁的青草葉還帶着清晨露珠,空氣中也帶着絲絲冷意。
沈陽文三人心中懷揣着期待踏進河田鎮裡,沈陽文幫秦芷背着吃食,沈陽志左顧右盼地張望着鎮上的行人,沈陽堯拉着沈明軒的衣角,唯恐一不小心走散了。
進了鎮中,秦芷将早已備好的肉幹拿了出來。
她敲了敲門,門内的宋秀才穿着一件青色衣袍開了門:“是你們啊?孩子帶過來了?”
秦芷忙道:“帶來了,這是我家老大沈陽文、老二沈陽志和小兒子沈陽堯,你們快向教書先生問好。”
沈陽文三人有些生疏的向宋秀才鞠躬問好,宋秀才瞧他們三人穿着一身粗布衣裳,挎着個布包,為首的男孩樣貌俊俏,表情沉穩,小小年紀跟在父母身後,行為舉止頗令人贊賞。
宋秀才捋了捋胡須道:“正好剛要上晨讀,便讓他們三人跟着一起罷。”
秦芷與沈明軒将手中的數十條肉幹與水晶蝦交予宋秀才手中,又轉身叮囑了三個孩子,這才趕忙離去。
沈陽文三人望着爹娘遠去的身影,在宋秀才的催促下趕忙進了書院。
書院不大,共有四間房,其中一件是用來教書的,其餘則是宋秀才的家眷所住的。
學堂内已有八名學子,其中一位瞧見宋秀才身後跟着三個眼熟的人,驚道:“陽文哥,你們怎麼都來了?”
沈陽堯瞧見那人是沈民,登時擡着下巴道:“我們當然是來上學的!”
宋秀才走到講台上,示意所有人安靜:“這是今日新來的三位學生,沈陽文、沈陽志、沈陽堯,你們日後便是同窗了,都互相關照點。”
“既然沈民與你們認識,便坐在他身後的桌旁,認真跟着晨讀。”宋秀才安排了位置後,便開始帶領學子們跟着他誦讀。
晨讀一結束,沈民便再也忍不住轉過身,問沈陽堯道:“堯哥兒,你們怎麼也來上學了?二伯送你們來的嗎?”
沈民是沈明耀的小兒子,今年才八歲,雖說平日裡被姚氏嬌慣,對沈陽堯也愛答不理的,讓他氣憤不已。
沈陽堯見沈民一改往日的态度,炫耀道:“是啊,我爹娘送我們來的,我娘還給我縫了新布包。”
沈民在三人一進門就瞧見了他們斜挎的背包,因為樣式新奇,其他人也都圍了上來。
“這是你娘做的?”“瞧着真好看。”“可以讓我摸一摸嗎?”
沈陽堯一把将布包抱在懷裡道:“不行!你們碰壞了怎麼辦?”
其他人瞧見後,撇了撇嘴道:“小氣鬼,一個破包也沒什麼好看的。”
沈民羨慕地望了眼他們身上的布包,他娘雖疼他,但也不會用新布作挎包。
沈陽文則搭話道:“民哥兒,宋先生這段時日都教了哪些字,你可以和我們說下嗎?”
沈民見沈陽文向他請教,頓時挺起胸膛道:“陽文哥,你放心,先生教的字我都認得!”
三個孩子在這邊認真學習,另一邊的秦芷與沈明軒也早已到達了縣裡。
兩人将鹵肉交給錢掌櫃時,免不了被一番詢問,最終還是沈明軒解了圍。
“錢掌櫃,許東家将鹵肉的差事交給了我,以後便都由我給您送,許老闆說他算術不精,托我來結款,小人識點字認點數,以後結款也一并是我來算。”
說着,便給錢掌櫃表演了個心算,将昨日的貨款準确無誤的報了出來,令錢掌櫃多看了他兩眼。
結了款後,兩人拿着熱乎的銀錢就開始逛縣城了,而這次,錢掌櫃也再未派人跟着。
秦芷兩人打開錄制,錄下了街邊的雜技耍猴碎大石,以及算卦寫信等攤位,直至這時,兩人才算是真正閑了下來,不過心底也暗自琢磨着再做些别的生意。
閑逛的途中,他們又去糧店打探了下糧價,見糧價起伏不大便松了口氣。
所有事辦完還不到晌午,昨日匆忙,他們未做水晶蝦,自然也無法賣水晶蝦。
他們也不耽擱,将從兌換區購的鴨子塞到背簍中,便決定先回去。
----
沈家老二的三個兒子去學堂的事,一下子傳遍了整個村,沈明耀一聽見沈明軒回來後,趕忙朝老二家趕去。
張氏坐在堂屋,皺眉道:“老二媳婦,你家什麼境況不清楚嗎?怎麼把三個兒子都送了學堂?這不是糊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