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老漢臉上的笑就沒停過,兩隻手各拎着一隻肥大的野山雞,健步如飛。後頭的背筐也穩穩當當裝滿了山貨。
宋大郎拎着一隻肥兔子,宋二郎則拎着兩隻山雞。
倆人本不讓宋老漢拿這麼多,然後就被宋老漢罵了一頓,“怎的,嫌我老了?我當年連野豬都能打死,這點算什麼!”
三人興奮回到家,宋明玉這些孩子被迫洗完了澡,正在新奇地分享今日見聞。
宋知江拿手比劃着:“我真的看見了,那隻仙鶴大概有這麼高,這麼大,可威風了!”
宋知雲和宋知文羨慕不已,“大哥!你看見仙鶴了也不叫我們一聲,我們都還沒有見過仙鶴呢!”
宋知江撓撓頭,“我也隻是看了一眼,仙鶴就飛進大山裡頭了…”
宋明玉笑着搖搖小胖手,“快過來,看我們今日采的大蘑菇!”
三個小男孩又被蘑菇給吸引了注意,看着傘蓋彭大,朵朵完整的大蘑菇,幾個小孩新奇不已,三個腦袋将裝蘑菇的大背筐圍得密不透風。
“哇!大蘑菇!”
“蘑菇長得好像一把傘呀,小螞蟻們下雨也會去蘑菇下躲雨嘛?”
“可能會,螞蟻這麼小,蘑菇這麼大……哎,躲雨的時候會不會把蘑菇給吃了…” 宋知文撓着頭。
孩子們叽叽喳喳,林老婆子三人則在院子中剝栗子,将帶刺的刺球分離出來。
“乖囡囡,看爹爹帶什麼回來啦?” 宋老漢的嗓門一如既往的大聲。
院子裡喜氣洋洋的,無數個傍晚宋老漢都是這樣哈哈大笑回來與家中孩子們一同玩笑。
宋明玉看着自家爹手裡拎着,肩上抗着,大哥二哥手裡也沒閑着。
三個男娃子早就尖叫着跑過去,“哇哇!!大山雞!還有大兔子!”
宋老漢讓林老婆子将手中的山雞拿下去了,将背上大背籮拿下來,神神秘秘的,将幾個小孩的目光吸引了過去。
大人們發笑,林老婆子也笑着,“你們爹呀,人越老就越和小娃們能玩到一塊,現在都快成為咱家的孩子王了。”
朱秀兒和柳雪梅拿了幾根木柴過來,在後院原本的雞窩旁新搭了一個簡易般的窩,将三隻大山雞綁了腿放進去養着,至于那隻兔子,林老婆子隻知道兔子打洞非常厲害,不敢就着地給它圍窩,怕這兔子鑽洞跑了。
隻得先拿了一個小背筐來,将兔子放進裡頭。
出來就看見幾個娃子圍着宋老漢的大背籮哇聲一片,仿佛見着了什麼不可思議的東西。
林老婆子幾人笑着湊近一看,這才發現是一窩小兔子,剛長出新毛,幾隻兔子乖乖軟軟地擠在一起,瞧着别提多喜人了。
宋明玉新奇道,“爹爹!是小兔子!以後我們可以養小兔子嗎!我一定會好好照顧它們的!”
三個小子也齊齊點頭,眼裡全是閃亮亮的期待,“一定會好好照顧小兔子的!”
宋知江和宋知雲上了兩年學堂,冒出一句話來,“有我們一口飯吃,就有它們一口……一口…”
“咦,小兔子是吃什麼長大的?”
宋老漢忍不住笑,“當然是吃草了,不然兔子在大山裡面怎麼活下來。”
宋大郎補充道:“也吃瓜果蔬菜。”
三個小子齊齊道,“我們摘了好多好多野果,都給小兔子吃!”
院子内笑聲一片,吹平了每個人疲憊的心。
夕陽西下,斜斜的照射在宋家小院裡,幾個孩子湊在一起商量着怎麼給小兔子搭窩,林老婆子和朱秀兒、柳雪梅三人則趕忙将栗子從殼裡面分出來,堆放在院子裡容易紮到娃子。
宋老漢等人則在處理山雞,和晾曬剝好的栗子。
說到這三隻山雞和兔子怎麼個章程時,宋老漢哈哈大笑,“今早答應囡囡煮雞湯喝,今晚就煮一隻雞!兔子咱們也沒吃過,留了過幾天再吃。”
剩下的兩隻山雞,全家人商量着等宋大郎下一次去鎮上,拿去酒樓換些銀錢。
就在一家人其樂融融時,夕陽将一道消瘦的身影拉得老長,那人步履蹒跚過來,看到宋家小院的大門,激動得跑了幾步。
“爹!娘!三兒回來了!”
宋三郎背着一個包袱,腳步匆忙來到小院門口,便看到家裡人開心的樣子,融暖得像一副油畫,心裡愈發高興。
林老婆子聽到宋三郎的聲音,連忙迎了上去,多月不見,兩眼淚汪汪,“三郎,三郎,快讓娘看看!瘦了!”
“三哥!” 宋明玉咧着嘴笑着,小炮彈一樣撲到宋三郎懷中,“三哥!囡囡好想你。”
宋三郎将宋明玉抱起來,笑着道:“三哥不在家的這段日子,小妹長高了。”
宋大郎和宋二郎聞聲也立馬從後院出來,見三弟愈發身材修長,斯文有禮,不禁感慨地點點頭。
三弟如今已經出落得和他們這些魁梧黝黑的莊稼漢完全不同,欣慰地拍了拍宋三郎的肩膀:“三弟,好好讀書!”
“三叔三叔!!” 三個小子也一齊跑過來,對于家中這個時常不在家又飽讀詩書的三叔,他們是敬畏的。
朱秀兒和柳雪梅沒事就愛将宋三郎搬出來訓誡自家孩子認真讀書,“學學你們三叔,如今已經到鎮子上讀書去了,日日挑燈苦讀,自己抄書就能賺銀子。”
三個男娃子一想,抄書就可以賺銀子,那豈不是想吃多少零嘴就買多少?當即認真對待讀書起來。
宋老漢笑呵拎着一隻整理好的大肥山雞出來,“三郎回來啦!回來得正好,今晚咱們炖山雞吃!”
“好耶!炖山雞!炖山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