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工業園區模式……
3.德國DSD——回收再利用體系……
4.日本的循環型社會模式……
四、發展循環經濟的基本優勢、有利條件和機遇
(一)發展循環經濟的實力比較雄厚……
(二)農業結構向循環經濟加快調整……
(三)環保基礎設施建設和環境保護長足發展……
(四)生态建設取得新的進展……
五、發展循環經濟存在的主要問題、不利因素和困難
1.企業規模小,發展循環經濟缺乏規模支撐……
2.尚未形成适合區域性循環經濟網絡發展需要的經濟機制和政策體系……
3.經濟調控措施與循環經濟發展之間缺乏一緻性……
4.尚未形成适合循環經濟發展的制度體系和運行機制……
5.尚未建立起基本的物質流量表,對于企業和地區進行循環經濟管理缺乏基本的數據信息……
6.對于發展循環經濟還沒有明确的優先領域的産品目錄……
7.産業的關聯度和集群度較低……
六、發展循環經濟的總體思路
(一)指導思想……
(二)具體方針……
(三)堅持原則……
(四)發展循環經濟的層次定位……
1.企業層面(小循環)……
2.園區或行業層面(中循環)……
3.社會層面(大循環)……
(五)發展目标……
七、發展循環經濟的戰略重點
……全力實施六個突破,實現六個良性互動。(一)在調整經濟結構上重點突破,實現經濟增長速度與結構、質量、效益良性互動……(二)在解決‘三農’問題上重點突破,實現城鄉發展的良性互動。(三)在調整生産力布局上重點突破,實現區域經濟的良性互動。(四)在加大社會投入上重點突破,實現經濟與社會的良性互動。(五)在生态環境建設上重點突破,實現人與自然的良性互動。(六)在擴大經濟外向度上重點突破,實現自主發展與對外開放促發展的良性互動。
具體是構建濱河特色四大産業鍊。(一)構建煤油氣—合成材料—精細化工産業鍊……
(二)構建煤電—冶金—新材料産業鍊……
(三)構建材料—零部件—裝備制造産業鍊……
(四)構建農産品—初加工—醫藥食品産業鍊……
八、循環經濟循環圈和産業鍊規劃
(一)石化工業
1.拉長石(原)油煉化工業産業鍊條……
2.發展綠色精細化工産業,走适度輕精化的新型工業化道路……
3.化工産品精深加工和再循環利用……
(二)冶金工業……
1.大力發展鋁精深加工、系列化産品開發和關聯産業……
2.大力發展節能環保的黑色冶金工業……
3.大力開發鋼渣、粉煤灰的回收加工利用産業……
4.大力推廣餘熱和中水的循環利用……
(三)機電工業
1.圍繞國家提高工業裝備和加快重大設備國産化的戰略實施,着重調整企業組織結構、産品結構……
2.大力開發水電、垃圾發電、風能、太陽能等清潔、環保、再生性能源産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