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考察通知
(二)構建沿五條高速公路經濟帶
根據統籌城鄉經濟協調發展的要求和水資源、交通及用地條件,産業發展布局是:以中心城區為輻射源,沿高速公路交通幹線、沿河谷川地帶五條軸線展開。
1、沿黃河……河西向經濟帶。這條軸線包括……等城鎮。工業,重點發展水電、火電、煤化工、有色冶金新材料、新型建材等産業。鑒于這條軸線處在市區的黃河上遊地帶,嚴格工業項目的環境配套保護措施,嚴格執行工業“三廢”的排放标準,對工業污染物排入實行總量控制。農業,加快47個坪台地開發利用,發展台地糧食、瓜果、養殖、用材林生産。河谷川地帶發展冷涼性蔬菜、果品、水産和畜禽養殖業,按照産業化、标準化的市場要求,擴大無公害綠色農産品的生産規模,建成……5萬畝高效農業科技示範園。建設精細蔬菜、優質果品、農産品加工儲運基地,擴大奶牛繁育養殖和奶産品生産加工規模,發展農産品加工貿易業,形成接……黃河的百公裡綠色生态經濟長廊。在濱河……兩大城市之間形成強有力的經濟支撐點。
2、沿濱河至……高速公路東向經濟帶。依托……開發區、……大宗蔬菜生産批發基地、……大學城,發展鋼鐵和有色冶金新材料、生物制品、農産品加工貿易、儲運配送等産業。建設精細蔬菜、肉蛋禽奶生産基地和大宗蔬菜物流中心,發展城郊生态旅遊産業。積極争取國家和省上的支持,改造現有的……等水利提灌設施,以滿足迅速發展的……開發區、……大學城和灌區人民群衆生活生産用水需求。積極配合省上實施……供水工程建設,2010年前後徹底解決槐間……盆地水資源的制約問題,為濱河市區東擴打下良好基礎。
3、沿濱河……高速公路北向經濟帶。以……工業園區、蘭原縣城和……工業園區建設為重點,發展精細化工、特色食品、生物醫藥、機械制造、飼料加工、新型建材、農産品加工貿易業,積極接應濱河……兩大城市的産業轉移。
4、沿濱河——北大川……西北向經濟帶。加快濱河空港循環經濟産業園、北大川農業綜合産業區建設。發展循環經濟、生态林業、高效農業,建設綠色經濟長廊。積極争取在北大川空港環經濟産業園建立集出口加工、保稅儲運、商品展示、貿易服務等功能的綜合保稅區,按照國際慣例實行集中統一封閉性管理,吸引國内外大公司或企業集團設立出口創彙企業,發展國際服務貿易。
5、沿濱河……高速公路南向經濟帶。發展反季節精細蔬菜、優質馬鈴薯、冷涼型花卉、特種水産養殖、畜牧養殖等生産經營,培育大型高原冷涼性花卉、蔬菜、水産、農畜産品生産加工基地。
(三)與周邊州市共建都市經濟圈城市群
與“一小時”都市經濟圈内兄弟州市共同聯手依托日漸完善的交通網絡,資源優勢和特色産業,通過更緊密的交通通聯系、市場交換和産業關聯,加快區域内經濟社會全方位融合與滲透,共同構建沿高速公路延綿經濟帶和城市群,優化城鎮網絡體系。共同更加緊密有效地進行産業垂直分工與産業水平分工合作,共同打造相互關聯的産業發展格局和經濟技術合作交流機制,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促進區域内要素優化組合,自由流動。
共同合作形成統一的農産品“綠色通道”,統一的旅遊合作網,統一的物流合作網,統一的勞務輸出合作網。共同聯手結合各自資源、産業及市場狀況,細分工、強協作,尋求多方合作的最佳結合點,在沿高速公路幹線重點地區建設若幹個工業區和農産品加工儲運區,使濱河大市場資金流、技術流、人才流、信息流的輻射作用首先在這裡體現,并以此為基點擴散到整個區域,聯手面向大市場參與競争,實現互利共赢。
五、請求省上支持構建濱河都市經濟圈的建議
(一)建立省級協調機構
成立省級濱河都市經濟圈協調機構,統籌都市經濟圈跨州市的區劃調整、産業布局、土地利用、基礎設施、生态環境、交通互聯互通、資金融通、體制機制改革等重大事項。
(二)對濱河對外大交通、管道運輸及物流園等基礎設施建設給予支持
加快北大川機場改擴建,……鐵路電氣化改造、濱河鐵路貨物運輸樞紐站、鐵路樞紐集裝箱節點站、西部成品油管道工程、濱河……天然氣管道工程建設,争取建設濱河……客運專線。建設南山過境公路、青藏物流園。
(三)對濱河近期重點開發區域基礎建設給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