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加快農村及城郊基礎設施建設與農村物流業配套
對重點農村物流企業建設項目,在交通、電力、用水、征地、建築等基礎設施建設上,必須納入農村總體規劃布局之中,統籌安排,加大财政資金、國債資金投入力度……加強農村及城郊道路建設……加快農村電網改造……大力實施農村安全飲水工程……對于列入“雙十工程市場”建設項目的市場……由市縣(區)财政投資建設。基礎設施建設在設計建房環節的報建規費、環境測評、消防驗收和産權辦理等環節的費用,按規定标準減半收取。電網建設鐵費、自來水和供熱管網建設的各種配套費、集資費和其它一次性費用減半收取……衛生費和垃圾清運費5年内減半收取。
9.加強農産品“綠色通道”建設提高物流效率
對農村物流企業,購置現代物流專用冷藏、保鮮、集裝箱運輸、裝卸工具等,其投資抵扣免征投資方向調節稅,進口的貨物運載裝卸工具設備,實行出口退稅,免征進口環節的關稅和其它進口稅費,免征新購置物流專用車車輛購置附加費。加快貨物運載裝卸工具設備的折舊費提取,大型貨物運載裝卸工具設備折舊費提留期縮短5年,中型以下折舊費提留期縮短3年,報廢期原則上不變。農村大中型物流企業所擁有的貨物運輸專用車輛,在高速公路上設立專門的“綠色通道”……運管費減半按50%征繳,并由市公安局發放“綠色通道”通行證,準許在城區與經營業務有關聯的各市場、商場、百貨店、超市等地點通行和停靠。
10.大力發展農村外貿物流業開發農村開放型經濟
一是支持農村外貿物流企業組織扶持建設農村出口創彙産業基地。鼓勵和支持農村外貿物流企業,在農村投資扶持建設高原夏菜、百合、西甜瓜、玫瑰、馬鈴薯、花卉、鳟魚、中藥材種植加工等特色農産品出口生産基地……并鼓勵和支持農村外貿物流企業,投資建設符合國家産業政策和我市工業品出口目錄的工業類出口産品,石化、有色、冶金、建材、礦産等領域的産業和産品,對符合國家産業政策的依托本地資源優勢的工礦類物流企業,減半征收資源稅……對投資購置冷藏、保鮮、加工、裝卸、運銷,以及工業生産設備,免征投資方向調節稅,進口設備免征海關進口相關的各種稅費……二是扶持搞活農村外貿物流産業。支持内外資投資我市農林牧綜合開發、種養殖業、農村新型旅遊業、農村物流産業、農村服務體系建設和農村第三産業發展,并實施“走出去”戰略……三是農村和農産品外貿物流企業實行便利的通關優惠政策。對此兩類農村外貿物流企業,實行出口退稅政策,免征海關出口有關稅費……
11.充分發揮農村物流專業合作組織和物流協會的作用
在農業産業化發展基金中,切塊拿出一部分資金,建立農村物流專業合作組織補助基金,用以支持鼓勵成立農村各級各類物流專業合作組織和物流協會,廣泛吸收物流企業和個體商戶入會,民政社會團體管理和商務部門,要做好各項服務工作,免收申報、注冊、登記、發證、年檢等環節的工本費、年檢費等行政事業性收費……積極探索和開展多種供應鍊物流管理,培養供應鍊核心企業,根據實際情況形成 “生産企業+農戶”、“批發企業+農戶”、 “零售企業+農戶”、 “配送中心+農戶”、“農産品協會+農戶”、“農産品技術協會+農戶”、“農業合作組織+農戶”等多元化的物流運作模式,探索以ASP方式,按照中間企業供應鍊組織型、零售企業定點型、連鎖集團主導型、批發市場服務拓展型等多種流通模式……
12.規範城郊及農村物流市場秩序改善農村消費環境
一是加強農産品質量安全标準體系建設。在加快建設我市優勢特色産業聚集區的同時,加快建立農産品質量可追溯體系,建立健全以投入品管理、标準化生産、市場準入和産地準出“四位一體”的質量監管體系,完善長效管理機制,切實提升無公害農産品質量安全水平……實現農産品從“田間到餐桌”的全程監管。二是實施農産品品牌戰略。堅持政府引導、企業為主、質量為本、注重創新的原則……着力打造“濱河高原夏菜”、“濱河百合”、“濱河西甜瓜”、“濱河玫瑰”、“濱河優質馬鈴薯”等品牌……三是實施“放心食品”工程。建立健全農作物、肉蛋奶魚類動植物檢疫檢驗和食品衛生物檢疫檢驗三大體系,加快成立農業執法隊伍,強化農村質量技術監督管理建設……四是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僞劣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