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我的少年将軍 > 第16章 山月事

第16章 山月事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蕭山瞥了眼包裹在獸皮中的蒸餅,眼中滿是厭惡。

女子心中頓時有些委屈,畢竟是女娘,被拒絕後臉上一紅,不由将頭低了下去,輕聲嘟囔道:

“你為何都不喜歡啊...”

蕭山見女子神情透着自責,一時間不知該如何應對,當下有些後悔今日這場交談,而就在蕭山還未反應過來之時,女子飛快從袖中掏出一物塞進蕭山手中,而後擡腳向遠處跑去,隻留下一句:

“這個你定得收下!”

回神之際,女子身影已然消失,垂眼看向手中之物,緩緩将其打開,隻見其内放着一隻竹帛,歪曲寫着“平安”二字。

那時也許連蕭山自己也未發現,長久以來慣于蹙起的眉眼,莫名舒展開來。

後來的一切自然而然,蕭山與女子之間來往愈發密切,女子說她叫月彌,阿母是大昭人,阿父則是魏人,她自幼在長在西魏。

月彌每日都會去軍營外等蕭山,而後兩人一同前往雪崖山上賞月,蕭山告訴月彌,他有一個兒子,僅比月彌小幾歲,如今被養在都城。

月彌笑稱日後定要與小郎君見一面,看看賢王世子是否也像其阿父那般骁勇,月影浸染于月彌周身,她扭頭看向一旁的蕭山:

“蕭山,我會與你共同守護北境,守護這片土地。”

“好,你我一起。”

說這話的月彌不曾想到,心願達成背後,實則面目全非。

再相見時,蕭山看着面前一副大昭裝扮的女子,目光有一瞬木然,經身旁人提醒方才回神。月彌似乎是哭過,一雙眼睛泛紅,費了極大力氣方才敢擡眼,對上蕭山的目光,胸口一酸,卻還是強忍着将一番話說完:

“我未同你說過,我的阿母并非尋常女娘,她乃大昭王之女,當初...擅自同我阿父離開來了西魏。這些年間,外祖一直沒能原諒阿母,然大昭如今内亂,與梁之間亦多紛擾,未免此時西魏來犯,舅父提議與之和親,而和親之人,是我。”

蕭山聽着月彌翕動的唇,思緒不由恍惚。

原本以為自己要獨自在這遼闊而空曠的北境度過餘生,誰知遇到月彌,成為這蒼茫曠野之下一抹鮮紅,而本以為這片鮮紅會陪着自己綻放于邊境,不料其并非草原之上一株浮萍,而是宮牆之内一株胭脂。

因緣際會。

蕭山頭一回對梁人書冊之語有了實感。

月彌的和親隊伍由蕭山護送前往烏丹,魏帝為表重視,親自于宮門處相迎,月彌一席華服行于前方,身後跟着一席铠甲的蕭山,将自己交到了西魏聖上手中,成為了西魏左夫人。

至此,蕭山與月彌之間這段舊事便如草原上突至的一道疾風,霎時間吹蕩,頃刻間截止。可隻有蕭山自己清楚,他似乎再也無法平靜地行于北境之内,安然坐在雪崖山間,隻因每一處都閃動着月彌的身影,晃得他頭疼。

于是,蕭山回都城的次數愈發多了起來,聽聞魏帝對這位左夫人極為疼愛,特命人為其修建了一所宮殿,名為“胭脂宮”。

蕭山假借進宮之機,窺見了那抹鮮紅身影,依舊與北境之下無二,然而自己手掌卻終是難撫那方襦裙。

蕭山眼中流淌着不甘,隻因自己并非九天之上霸主,便得将心愛之人拱手相讓,卑微伏于宮牆處,恭敬地尊其一聲“左夫人”,蕭山不服。

旁念漸起,似烈焰般炙烤着,而月彌此時之舉則為蕭山焚了最後一枝柴。

是日夜裡,蕭山與月彌于宮内一間破落殿宇相會,兩人究竟說了什麼,無人知曉,可這夜過後,蕭山與大昭,被一條看不見的繩索,悄然捆綁于一處。

......

回憶暫止,蕭山眼中逐漸恢複清明。

一切本進展順利,直至前些日子穆叢被殺,大昭想要借西魏之手讨要兇手,這些年間,魏帝已逐漸不再過問北境之事,多交于蕭山處理,而蕭山也在這一方地界之下,維系着魏昭之間的平衡。

穆叢之事照以往之勢,無非是蕭山與大昭介入,将所捕的那個大梁将士交還,可令他沒想到的是,玉涼夫人會突然傳信于都城,将此事告訴了魏帝。

玉涼,蕭山神色不由一暗。

此女自來西魏後,在大梁之人與事上皆态度淡然,更鮮少被牽涉進朝堂之事中,隻不時在自己與月彌試圖牽絆蕭瀝時站出來,以長輩之姿護皇子無恙。也正因此,蕭山險些快要忘記,此人來自大梁,且亦在南境,想來自己吩咐蕭淳之事被得知,後修書于都城。

魏帝得知此事後态度卻是微妙,隻诏自己進宮詢問幾句,而後便遣退了衆人。然而籌謀多年,蕭山自然不會冒險,即便魏帝不曾降罪,他也絕不會賭帝王疑心,故而自皇宮回府後,便對外稱染病,将自己關在了書房中。

然數日過去,魏帝不會不知蕭山此舉,卻并未派人前來探視,蕭山臉色一日難看過一日,奈何月彌也無法得知玉涼所寄文書中究竟寫了什麼,如此一來,二人更不敢輕舉妄動。

心緒煩躁間,蕭山再次拿起書案上的簡牍,這時卻突然聽見門外傳來一陣敲門聲。

“誰?”

“回賢王,是小人。”

起身前往屋門處,蕭山緩緩将房門打開,隻見仆役恭敬地候在屋外,蕭山見狀,向四周打量了眼:

“何事?”

仆役較蕭山亦是謹慎,隻見其緩緩湊近,低聲回道:

“宮中有信了。”

蕭山雙眼不由眯起,示意仆役繼續開口:

“聖上今日特派信使前往紅藍城,持符節,攜聖令,走得是官道。”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