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我的少年将軍 > 第23章 高台閣

第23章 高台閣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若在邊境将謝扶送往大昭人手中,那麼隻殺死穆叢一罪,謝扶便活不成。因而盧桑求得父皇将謝扶帶往烏丹,如此便是動用自己身份為謝扶換一個生機,這在以往,是從未有過的。可此事之下僅靠父皇仁慈怕是不行,盧桑不會沒有别的打算。

“你與孤之間就無需迂回了。”

蕭瀝忽視掉盧桑的回避之意,凝神看向對面之人,說道:

“回都城後,商道一事便要提上日程,故而孤需要知曉你打算如何安排謝扶,這決定了孤要如何谏言父皇。”

“是以玉涼,你不可瞞孤。”

話落,屋内陷入一陣沉默。

盧桑發現在謝扶之事上,她莫名變得謹慎。

即便昨日之事是因謝扶,他們才有機會拿住蕭淳,想來蕭瀝多少能放下些對謝扶的成見,可饒是如此,盧桑依舊不敢賭。

“此事再緩緩。”

盧桑并未直接回應,不過也并未躲閃,定定看着對面:

“蕭瀝,你容我再想想。”

......

看着蕭瀝起身向屋外走去,岑嘉盯着其背影嘀咕了句:

“今日倒是難得...”

“什麼難得?”

盧桑将岑嘉的動作看在眼中,不由好笑着問道。

“小人是說,二皇子今日倒是難得沒有同夫人發火。”

若喚作以往,見盧桑言語袒護謝扶,蕭瀝定然會面容陰翳,進而口出惡言。故方才盧桑話落後,蕭瀝不發一言便離開,此舉于岑嘉而言,實屬罕見。

盧桑對此倒是淡然,昨日謝扶之舉不僅幫蕭瀝在軍中立威,更是切斷自己全部退路,廣而告之曰自己為二皇子所用,蕭瀝心中對此看得清楚。

“他隻是性子急些,可在大事上不會含糊。”

岑嘉自然也清楚蕭瀝為人,若非如此,盧桑不會選擇與其合作。說到此,岑嘉想起方才兩位主子對話,從陶爐中舀了鬥沸水添進盧桑杯中,聲音低落着問:

“夫人要走了嗎?”

“是啊。”

盧桑長出了口氣,屋内橘香氣愈發濃郁,隻覺頓處暖陽之下,以草木為席,敞于天地。緩緩伸了個懶腰,餘光卻瞥見岑嘉遲遲未應聲,故而扭頭看向身側,疑惑地:

“怎麼了?”

岑嘉聞言身子微滞,低頭應道:

“沒什麼...水汽太重了,眯地小人眼疼。”

盧桑自然不會如此輕易被糊弄過去,隻無聲盯着岑嘉。

岑嘉見盧桑半晌不語,緩緩将頭擡了起來,入目便是那幅熟悉神情。

杏眼平靜嵌于柳眉之下,一雙朱唇輕阖,令人看不出情緒。起初岑嘉以為盧桑為人淡漠,于世間未有挂懷之物,故而時常流露此态,可後來才知,此番神情不過是借以遮掩心中波瀾。

“小人沒什麼,隻是有些不舍。”

猶豫片刻,岑嘉還是如實開了口。

這大半年來,她幾乎每日都會前往攬月堂,即便盧桑并不需要自己服侍,可隻是呆在其身旁,她也覺心安,如過往在烏丹城那五年一般。故而方才聽蕭瀝說三日後要回都城時,岑嘉心中不由一顫。

說話間,盧桑見岑嘉雙手交握于身前,骨節微微泛白,似竭力忍耐一般,心中不禁歎了口氣。

“你可還記得當初我為何執意要你出宮?”

“...記得。”

岑嘉颔首,低聲應道:

“夫人說要小人經營好啟靈閣,這是夫人與小人的退路。”

當初得知盧桑要送岑嘉離宮,左夫人堅決反對,魏帝亦不首肯,雖說其乃盧桑陪嫁侍女,來去由盧桑決定,可其終究是梁人,就這樣離開皇宮,難免不會生出異心。然而盧桑則以右夫人之名替岑嘉作保,懇請魏帝允岑嘉離開,當日盧桑拉過岑嘉的手,放在掌心拍了拍,叮囑道:

“本宮希望你能經營好啟靈閣,未來它也許會是梁魏間的出路,亦是你我間的退路。”

三年後,啟靈閣内,盧桑再此牽起岑嘉的手落于掌心,與三年前一樣的神情,說道:

“你在南境守好啟靈閣,你我就終有再相見的那日。”

“...小人明白。”

“明白了還哭喪着臉?”

盧桑揶揄道:“要多笑一笑。”

岑嘉收起面上情緒,擡眼望向盧桑,唇角終于勉強勾出一抹笑意,盧桑見狀亦跟着笑出了聲,而後扭頭端起面前那隻耳杯,輕啜着飲下。

“此外,我還有兩件事要交給你去辦。”

盧桑恢複正色,回烏丹後,自己所面對的便不再隻有魏帝,還有左夫人與其背後的大昭,蕭瀝方才有句話未說錯,對于謝扶,的确得早做打算。

岑嘉見盧桑變了神情,當下也變得鄭重起來。

“你應該知曉,當年離開長安時,聖上曾下旨不許我此生踏入梁境。”

“是。”

這也是岑嘉來西魏後的任務之一。

當年離開長安時,常侍官特意叮囑一衆随行宮人,玉涼公主承上恩和親西魏,無故不得返梁。此話表面雖婉轉,然話中意卻直白,那便是要宮人盯緊玉涼公主,絕不許其回到長安,饒是梁境也不許。

玉涼并非大梁第一位和親公主,然在其之前卻從未有此旨意,故而岑嘉起初也有疑惑,何況玉涼和親西魏這七年來,大梁幾乎從未過問,饒是她有時也會恍惚,玉涼夫人似乎并不像和親公主,倒像是大梁的一枚...棄子。

可夫人對此事絕口不提,那麼岑嘉便決口不問。

“我雖無法踏入梁境,但你可以。”

盧桑扭頭看向岑嘉,眼中是從未有過的鄭重:

“我要你持公主印信,替本宮帶封信給長安。”

岑嘉聞言一驚,饒是如何也未想到盧桑是要自己回大梁,然而還未待思緒回籠,隻聽盧桑繼續說道:

“信中會提及設立商道一事,不久前大梁才與大昭有過一戰,眼下應不會拒絕西魏這道橄榄枝。而聖上一旦首肯,便該着手挑選出使西魏的使臣。接下來便是你要做的第二件事。”

依大梁律例,若要出使他國,皇帝需冊封使官,持符節與聖诏而往。

說到此處,盧桑眼中閃過一抹異樣,不過很快卻收斂如常:

“此事不便寫信,你替我捎句話給一人。”

“何人?”

“丞相高明良。你替我轉告他,請他自請成為此次出使西魏的使官。”

高明良,岑嘉自然知曉。

曾為高祖侍讀,後奉旨掃清“九鬼之亂”餘黨,又輔佐惠帝穩固朝政,最終擁護年幼的興帝開啟新政,官至當朝丞相。

隻是岑嘉不知盧桑與高丞相間過往,因而在其話落後,問道:“可高丞相如今年事已高,恐怕不願遠赴西魏。”

“那你便告訴他,謝扶的性命如今握在本宮手中。”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