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林雲走在蒙蒙細雨中,郊區的空氣清新舒适,我的心情也跟着放松了。可是林允卻是一副愁容。
我不知道她在憂愁什麼,我現在了解到的她,是一個樂觀、熱愛生活的人。雖然在我看來,她做得很多事都是徒勞的,但那是她的熱愛和希望,她的内心應該比我更快樂才對。
她沒有急着去理發店,我們就這樣在街上彷徨。一直走到路的盡頭,我們停下腳步,我不确定她要往哪兒走。雨還在下,路上隻有兩人。
“雲姐,沒路了,我們原路返回吧。”
“我挺喜歡下雨的,我真實的心情都在雨天。”
“為什麼呢?雨天讓人覺得悲傷嗎?”
“晴天的我,是我理想中的自己,雨天的我,才是現實中的自己。”
不愧是熱愛文學的姑娘,認識她的這幾天,的确是晴天。
“明桢,再過幾個月就年底了,到年底我就不在電子廠裡幹了,我要回貴州老家了。回去結婚。”
“你要結婚了呀?那恭喜你啊!”我轉身看着她,沒有看到一個即将要結婚的人的幸福神色,卻看到了她眼中的迷茫。
“你比我讀得書多,見識廣,我很喜歡和你聊天。其實我一點都不想這麼早就結婚,我才24歲。可我沒有别的出路,我隻剩下結婚了。在我們那個村子,我的年齡都算老姑娘了,要跟我結婚的那個男人,是我初中同學,和我一樣,也在外打工呢。兩家父母都商量好了彩禮,就等我回去了。”
“那你愛他嗎?”我問。
我認為,兩個人結婚的理由隻有一個,那就是因為愛情,不然為什麼要結婚呢。
“對于我們這些人,什麼愛不愛的,就是年齡到了,又沒有前途,隻能早早結婚生娃。就這麼過一輩子。”她很沮喪地說。
“如果不愛他,那進入婚姻也是痛苦的,你可以不結婚哪,找自己的前途。”我說。
“我失敗了。”
她眼裡噙着淚水,看着雨中的樹木,花草。
她接着說:“我從16歲讀完初中開始,就在尋找前途,以求改變我的命運。16歲以前,我受夠了貴州的大山,叫人沒有希望。我想好好學習,可父母需要勞力,需要盡快看到我給家裡賺錢。
18歲,我不顧父母的反對,從貴州出來,來到南京,我終于到了大城市,來實現自己的價值。我自學了很多書,雖然沒有學曆,但我也想做一個有文化的人,有修養的人。
在電子廠的六年,我一直寫日記,你以為我日記裡寫的是什麼?我一直在想如何離開這裡,我不甘心像這裡的有些人,可以在流水線上幹八年、十年,沒有思想,沒有靈魂地活着。
我想到更遠的地方去,想去北京,上海,廣州去看看,是不是有我的落腳地。我這幾年省吃儉用也攢了七八萬塊錢,想做個什麼生意,可我又不敢折騰。萬一賠本了,我全部的身家就打水漂了,這六年就白白葬送了,我試錯的成本太大了,我沒有勇氣。”
聽着林雲的言論,我是佩服她的。她甚至都說動了我,我和她的路何其相似。我在父母不肯出一分錢的情況下,毅然決定靠自己打工來讀完大學。我和林雲都是在追求自己的價值,尋找自己的出路,努力改變命運。
“雲姐,不用害怕啊,還沒試,怎麼知道一定會失敗,萬一成功了呢?而且現在的條件,去北京、上海這些地方也不是什麼難事啊,想去就去呀。”我說。
她沉默了片刻。
“我就是去了又能怎麼樣呢?一個初中生,能幹什麼呢?無非是從這邊的操作工,變成那邊的操作工。本質上不會有任何改變。而且,我已經24歲了。女人的青春就這麼幾年,等我再幹六年,除了成為老姑娘,依然什麼都改變不了。
我看起來隻有嫁人生娃這一條路了,回到大山,生了孩子,當一個家庭主婦。一年年就這麼虛無地度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