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找了個靠窗的位置坐下,點了一壺龍井茶。茶館裡的環境甯靜而雅緻,陽光透過窗棂灑在桌面上,格外的舒适甯靜。
說書先生見衆人已齊聚,輕咳一聲,清了清嗓子,便開始了今日的故事。他的聲音抑揚頓挫,渾厚無比,讓在場的每一個人都不自覺地被吸引進了他的故事之中。
“諸位,今日咱們要講的,是六年前震動朝野的一件大事。
蘇将軍,有着從龍之功,又軍功赫赫,本應有着大好前途,卻突然因為謀反,全家被抄,一夜間跌落至谷底。”說書先生的折扇輕輕一揮,仿佛打開了曆史的卷軸。
“蘇大将軍和楊将軍,曾是皇上的左膀右臂,南征北戰,立下赫赫戰功。
尤其是在西南那一戰,兩個兒子,投身沙場,為國捐軀了。
可這樣一個人,卻被人指認謀反,還沒等真相水落石出,大将軍卻在獄中自盡了。”
“所以這大将軍到底謀沒謀反啊。”一位看客出聲道。
“這正是令人唏噓之處,蘇大将軍自盡之後,朝中的王、謝兩位國公上奏蘇将軍是畏罪自裁,其他的大臣也紛紛附議。
而且證據确鑿,這罪名便這麼定了下來,至于真相如何也就無人在意,怕是隻有大将軍自己知道了。”
聽衆們聽得入神,謝月淩也想起了蘇将軍的模樣,确實,時至今日,真相如何已不再重要。
說書先生繼續說道:“據說,在抄家的那一夜,蘇家上下無一幸免,唯有蘇将軍的幼子,被人所救逃過一劫。
那孩子自小聰明伶俐,深得蘇将軍喜愛,卻沒想到命運如此捉弄人。從那以後,蘇家幼子便流落江湖,下落成謎。
有人說,那孩子被一位高人所救,收為弟子,傳授武藝,以期有朝一日能夠為父報仇。
也有人說,他隐姓埋名,流浪四方,隻為了躲避朝廷的追殺。不過,這些都隻是傳言,真相如何,恐怕隻有那孩子自己才知道。”
說書人話鋒一轉,又從朝中的兩大勢力開始說起。
“話說這王謝二家,乃大邺之望族,聲名顯赫,門庭若市。陛下當年親政時,朝堂不穩,為了拉攏這兩個家族,便有了聯姻之策。
王德妃誕下大皇子便仙逝了,謝淑妃而後誕下三皇子。而今兩家各為其主,為争太子之位,明裡暗裡争鬥不休......
而當年長公主下嫁與謝國公生有一女,可惜好景不長,沒多久便撒手人寰了。
謝家這位郡主,可謂是及其傳奇啊,聽聞她出生之時,漫天流光溢彩。可這位小郡主卻身體極弱,太醫斷她活不過三月,可她硬生生活到了現在,可這都不是最稀奇的。”
說書先生開始賣起了關子,說實話,謝月淩的胃口也被吊起來了,活到現在,自然是因為自己從小不是吃藥就是紮針,流水般的藥材往家裡送,這不是什麼稀奇事。
但自己在上京除了吃,就是欺負人了,還有稀奇事?
“咳咳,我們這位小郡主可謂是情路坎坷啊~”
謝月淩心中頓感一驚,‘情路’是什麼路?自己還有情路?
說書先生折扇一揮,又開始道:“話說這,郡主與楊家、蘇家公子乃是青梅竹馬,楊公子和蘇公子對郡主可謂是一往情深。”
許是這一往情深四個字太過令人震驚了,謝月淩手中的茶杯不知怎麼就從手裡滑了下來,還好她眼疾手快,用另一隻手接住了,要是摔壞了還得賠。
“這楊公子當年還特意同陛下求親,當時小郡主才九歲。可惜這郡主所心意之人乃是蘇家公子,當即就婉拒了婚約,還說此生與楊公子絕無可能,隻鐘愛蘇公子一人。”
謝月淩确定這說書先生在宮裡或許真有些門道,不過可能錢沒給夠,當年她明明說的是:絕無可能嫁給楊慎,嫁給他不如嫁給蘇棠,至少蘇棠還會幫自己抄書。
九歲大的娃哪裡懂什麼情情愛愛,整天不是吃就是玩啊。
“不久後,蘇公子便失蹤了,聽聞蘇公子失蹤當天,郡主在陛下殿前苦求開恩,可惜,為時已晚,自此郡主常伴青燈古佛,不問世事。”
是道士!不是尼姑!謝月淩忍不住在心裡為自己發聲,要不自己以後不做道士,做說書先生也不錯啊。
接下來先生又講了些江湖奇聞之類,無外乎南宮家的獲得了名劍,林家小少俠被人暗殺之類。
茶過三巡,說書先生的故事也告一段落。
謝月淩付了茶錢,緩緩步出茶館,今日天氣不錯,宜算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