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她收到一封訣别書 > 第22章 畫屏春(一)

第22章 畫屏春(一)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和光二十三年冬月初九,甲子日,瑞雪。

典籍記載“春戊寅,夏甲午,秋戊申,冬甲子。此日為天赦日,宜祭祀、祈福、求嗣、齋醮、結婚、嫁娶、修墓、造葬,吉。”

這是和光帝李鼎冊封大皇子李旸為東宮太子的吉日。

皇城裡人仰馬翻,席不暇暖,禮部甚至專請了侍燈司兩名掌燈狄沛和曲霁明前去監察典禮。

但這所有的忙碌和熱鬧,皆不能影響到此刻的薛見微

侍燈司裡隻餘下她一個閑人,術業有專攻,這等冊封典禮日常是用不上她的。

眼下,她正靠在侍燈司後檐的偏窗下,一筆一劃謄抄折子,算是站好今日最後一班崗。

今日一過,她便要調去織造司上任司使。昨夜大家聚在一起為她踐行,少不了推杯換盞把酒言歡,此時額頭還隐隐作痛。

薛見微索性站起身推開窗戶,冷風灌進來頓時清爽了不少。

抄錄的文字乍一看是一些毫無關聯的官員名錄,大部分是壬寅年的登科進士。薛見微抄錄姓名職位後,再換上小一号的羊毫筆注上籍貫。

聽着太和殿上的明鐘敲了兩聲,低沉的鐘聲回蕩在皇城裡經久不衰,像是一個遲暮的老人悠長的贊賀。

觀天司選的吉時是巳時一刻,既已開始鳴鐘了,想必儀式馬上就要開始了。薛見微不由得加快了抄錄的手速,趕緊抄完說不定還能趕上去瞻仰一下冊封儀式。

眼見着還有兩三頁就要抄錄完畢,院門“啪”的一聲被撞開,進來一人右手一揮,沖進來幾十個侍衛離弦之箭般一一打開房門搜羅。

薛見微将毛筆擱在筆架上,反手扣住案幾上的兩本冊子收于袖筒裡,奇道:“聞淵?冊封大典就要開始了,你怎麼這會子還有空回來,丢什麼東西了?”

為首之人身着玄色錦袍,上繡金線雲紋,腰系獅蠻帶,佩玉墜而威。一對劍眉斜插入鬓,雙眸堅毅果敢,舉手投足間盡顯豪爽之氣。

近旁的一名侍衛上前俯身答道:“回禀掌燈,無人。”

聞淵微一點頭,侍衛們迅速低下頭挪到門口,俯身等待聞淵的調配。

“安王失蹤了。”

聞淵眉頭緊蹙,“禁軍已經出城去找人了,楊司侍差我來知會你一聲,趕緊一起找人,要是誤了吉時,這皇城的天就要變成血色了。”

聞淵一揮手,走了兩步,又停下問道:“你手下的人都被你使喚出去了?要給你留點人馬麼?”

他擡眼頓了頓,語重心長地叮咛起來,“司使還未放人,你得仔細些當好值,别像上次那樣,人藏在恭桶裡從你手下逃走,你路過奉天殿時替我瞧一眼霁明!她酒量不行,今兒這天冷必定遭不住。”

“統共就那麼一回,叫你天天挂嘴上念!”

薛見微定了定神,迅速消化完聞淵的意思,東宮冊封儀式在即,太子……不,未經冊封之禮還不算太子,安王李旸失蹤了?

這......可真是聞所未聞的醜事。

若是找不到李旸耽誤了冊典,莫說侍燈司,就連太常寺和禮部也擔當不起。

“楊司使在何處?我先去看看什麼情況。萬一安王還在宮裡,大家也不能都去瞎忙活!”

聞淵轉過身子斜晲一眼,“他和禮部王侍郎在奉極殿議事,應該還未走遠。”

幾十人來勢洶洶,又呼嘯而過。一群人進來踩得院子裡潔白的積雪頃刻間變得污糟不堪。

牆角一張蜘蛛網織了一半,網着隻拼死掙紮的撲棱蛾子,兩扇木門“哐”得一聲碰上,震得蜘蛛爬得更快,轉瞬間包裹住蛾子。

薛見微收好冊子,又将筆墨硯台清理幹淨,迅速朝奉極門走去。

剛走了兩步,聽得沉悶的老鐘敲了幾聲,路上的宮女内官聞聲登時長跪在地上,薛見微也跟着伏在牆根下一動不動。

她凝神在心中默默數着,鐘足足敲了七聲。身旁已經有人嚎叫着哭出聲來,緊接着從奉極殿傳來一聲恸哭,撕心裂肺的聲音瞬間劃破長空。

鐘聲七響,是為喪報。看來是确認了,安王李旸薨了。

大荀朝和光帝一生子嗣單薄,膝下僅有三名皇子,安王李旸、慶王李暄、淮王李昇與丹陽公主李昕。

今日要冊封的,是和光帝李鼎最為寵溺的大皇子---安王李旸。李鼎生性多疑,即為以來從未立主東宮,直至李旸的生母孝賢恭惠皇後崩後,李鼎憐惜先皇後,顧念往日情分,這才提起要立李旸為東宮太子。

薛見微不以為然,人都死了,想起來給兒子個東宮之位,為了彌補自己的愧疚之情,又有什麼用呢?

這下好了,真是應了聞淵的烏鴉嘴,大家都完了。

薛見微覺得眼睑下跳地突突得,也不敢耽誤時候,小跑着朝奉極門趕去。一路上碰見好幾行人上着鐐铐被押去問審,鎖鍊摩擦在青石磚上顯得步伐尤為沉重,許是因為羞憤皆掩面垂目而行。襯得昂首疾步的薛見微逆流而上,格格不入。

她一眼就看到了人群裡的狄沛,宛若一隻飛鷹被拔去了翅膀,失了往日的神采。

“狄沛!”

狄沛正低着頭趕路,猛地聽見有人喚她,扭着一對柳葉眉四下張望,對上了薛見微,登時哭喪着臉,低聲道:“見微!”

“到底出了何事?”

薛見微見她揣在袖子的手止不住發顫,自顧自騰出兩隻手将狄沛的手團住。“方才我已經見了聞淵,他接了令以為安王失蹤了,還在四處尋人,是不是安王薨了?”

“我随太常寺的典事一同去東宮審驗儀典,這才得知,辰時東宮的人就發現安王不見了,也不敢差人來禀告。”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