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輾轉,喬纓随着劇組來到了電影的第一個取景地,西南的某個小山村。
群山茫茫,霧氣霭霭,和北方幹燥的冬天不同,鼻腔嗅到的是某種潮濕的寒冷。
劇組正在拍攝場地搭景,喬纓閑來無事在住處的院子裡逛了逛。
周遭是熟悉的鄉音,由于地域差異,她隻能聽懂個大概,卻也感到了一絲安心。
她是被拐賣來蓉城的,至于家鄉,早已成了一個模模糊糊的概念,任憑她再怎麼回憶,也想不起來半點記憶的痕迹。
某種程度上來說,喬纓和電影裡執意替爺爺尋找家鄉的主角差不多,所以當初試鏡時她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就能演出那種迷茫與執着。
為了增加籌碼,她還掏心掏肺給導演講述了自己的故事,一番添油加醋的描述後,惹得人家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淚,當場拍闆定下了角色。
“這麼會賣慘,我真是天生做明星的料。”
喬纓裹了裹大衣,哆哆嗦嗦地将雙手伸進了袖子裡。
聽說有劇組來拍戲,有幾個提前溜回家的大學生過來湊熱鬧,爬在低矮的土牆上,探出兩顆腦袋向院内張望。
陶希熙嘴裡哈出一團白霧,興奮道:“哎,看到了看到了,真的有好多明星啊!”
向子涵一向對這些不感興趣,撇撇嘴:“撒子明星哦,認不到認不到。”
“哎呀,喬纓你曉得不?我們高中優秀畢業生那一欄有她的照片。”
“她不是京市人嗎?”
“不曉得,我姐和她是同班同學,說她是在我們這兒參加的高考。”
喬纓聽到這話,好奇地轉頭看了過來,吓得兩個小姑娘往後一縮,差點栽了下去。
“小心!”
她一把拉住兩人的手,站在牆頭和兩人大眼瞪小眼。
“喬喬喬喬纓姐姐!你還記得我不?”陶希熙激動到不小心咬了下舌頭。
“你是……”
喬纓盯着她的臉看了半晌,忽然反應過來,恍然大悟道:“你是熙熙?”
“是我,”陶希熙不好意思地撓撓頭,“沒想到你還記得我。”
院落裡有棵銀杏樹,枯枝朝着天空張牙舞爪地散開。
樹下放着張小桌,上面擺着一小盆炭火,煮熟的奶茶在陶壺裡翻滾,空氣裡的中藥氣味還未消散。
喬纓把兩個小姑娘叫了進來,一人倒了一杯奶茶,自己則是捧着一大碗溫熱的中藥一飲而盡。
那味道極其苦澀怪異,她痛苦地咽了咽喉嚨,忍住了呲牙咧嘴的沖動,十分鎮定地擦了擦嘴。
向子涵看了一眼土罐裡剩下的藥渣,道:“姐,你是在治療痛經嗎?”
喬纓驚訝地問:“你怎麼知道?”
“她是學中醫的,特别厲害。”陶希熙笑着答道。
向子涵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喬纓遞給兩人幾顆糖,對陶希熙問道:“你姐姐還在搞科研嗎?”
陶希熙點點頭,眼裡滿是驕傲:“嗯,她博士快畢業了。”
喬纓露出一個果不其然的表情。
她們這個村子地處偏僻,教育資源很落後,别說大學生了,連上完高中的人都寥寥無幾。
可就在這樣一個環境裡,卻橫空出世了一位天才———陶希熙的姐姐,陶希彤。
喬纓初三那年就意識到,被喬家壓榨着不斷接戲、拍戲對自己來說沒有半點好處。
為了給自己留條後路,她鉚足了勁學習,故意和喬盛合鬧翻,一個人回到蓉城念高中。
那所重點中學分數很高,而她落下的課程太多,廢寝忘食一整年,好歹以中不溜的成績考進了目标院校,和陶希彤成了同學。
班級内,兩人一個正數第一,一個倒數第一,陰差陽錯成了同桌,常常結伴一起去食堂,關系不冷不熱。
後來陶希彤被保送,喬纓也在劇情的強行安排下休學好幾個月去和沈頤拍戲,逐漸沒了聯系,頂多就是逢年過節發幾句祝福語。
最後一次對話,還是去年陶希彤說她妹妹也考上了蓉大,而喬纓回了一句恭喜。
特别生疏,特别客氣。
“我姐特别喜歡你。”
陶希熙猝不及防來了一句,一張嘴把她姐姐出賣得一幹二淨:“你是不知道,她房間裡都是你的雜志和海報,還不準我動。”
“哈?”喬纓錯愕地瞪大了眼睛。
陶希熙怕她不信,翻出聊天記錄給她看:“是真的,前幾天我把你和裴啥啥的绯聞發給我姐,她還臭罵了我一頓。”
向子涵默默吐槽:“毒唯隻對真姐夫破防。”
陶希熙卻不贊同這個觀點:“但我感覺完全不可能啊,嗑不起來,沒有cp感。”
喬纓一手托着下巴,作沉思狀:“我長太美了是嗎?”
倒也不是自戀,主要cp感是種玄學,而她這種攻擊力強的長相,大部分時候都是絕緣體。
就連當初和段羨秋演的偶像劇,也是因為人設的張力夠足才中和掉了違和感。
加上段羨秋隔三差五就翻出來炒,總能騙到一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