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媖笑着說“不打緊”。
可等說完,她就換上一副極為認真的神色,問她:“大姐姐,除了豆腐,你想沒想過再賣些旁的?咱們一起出攤子,我幫着你一起賣,你也不用分我多少錢,就當我是你雇來的夥計,按外頭的行情給我發工錢就行。”
孫巧兒很快就琢磨過來她的意思。
媖娘方才說求自己幫忙,可這樁事仔細想想,最得好處的其實是她。
要是真按媖娘說的那樣,叫她給自己當夥計,按外頭的行情給她結工錢,那一日下來最多也才十幾二十文錢。
可自己每天出攤去賣豆腐,一闆豆腐十斤,兩筐就是四十斤,生意最好的時候,一日下來能賣個精光,淨賺一百多文錢。就算像今日這樣天兒不好,出來買豆腐的人不多,也能掙個五六十文錢。
她不知道媖娘打算賣啥,可即便隻是在别處多支個豆腐攤子,一月下來都能多掙至少兩三貫錢。這些錢扣去給媖娘的那部分,剩下的對她來說幾乎是白得的。
這樣一想,孫巧兒幾乎是立刻心潮澎湃起來,目光盈亮,裡頭好似燒起一團火苗:“媖娘,你仔細與我說說,你打算賣的是啥?是支攤子還是開鋪子?咱得準備多少本錢?”
她從前不是沒起過類似的念頭,可劉家這對母子跟人不一樣。
趙氏那老賊婆不但不會給她出一分力,恐怕還會使絆子。而她男人又是個沒主意的軟蛋,隻聽他老娘的,到時候他娘隻要說一句不準,他保準就撇了她自個兒一個人不幹了,這攤子根本撐不下去,早晚是要黃的。
她有心無力,也隻好放棄。
可如今不一樣了,媖娘一說,她就知道,自己一直想辦沒辦成的事兒興許能有眉目了!
傅媖笑起來:“不是什麼稀罕東西。我是想着,既然大姐姐你從前都是早晨去出攤子,賣完了豆腐就回家,熬漿、煮豆腐的活都要等到夜半快天明的時候爬起來幹,那一日裡至少有半日的光景不都白費了?”
“可若是咱們能再支個攤子早起賣豆腐腦,等豆腐腦賣光了白日就繼續賣甜豆花,那豈不是整日都能掙着錢了?”
孫巧兒聽得頻頻點頭,可很快,心底又有了别的疑慮:“咱家豆腐賣的好,是因為劉家從豆苗她阿公那輩開始就是做豆腐的了,鎮上的人自然願意來買。可若是突然兼賣其他的吃食,人家能買賬麼?況且,鎮上賣這些的攤子一早就有,咱們咋跟人家那麼開了好些年的鋪子搶生意啊?”
做生意若要長久,最重要的就是得拉攏住一批老主顧。就好比常去她攤子上買豆腐的柳大、孫阿婆那些人,還有常在她家訂豆腐的那幾戶鄉紳。
即便她除了賣豆腐,不懂怎麼做生意,可也知道人都是慣常認準一家鋪子的。若是偶然進了某家的鋪子,覺得裡頭東西好,掌櫃也便宜,那必定日日常來。新鋪子若是要攬客,必得翻出些新花樣,有其他鋪子沒有的好處才行。
“大姐姐說得不錯”,傅媖點點頭,“可我覺得,大姐姐這些年豆腐賣得好,靠的應當不光是從前累下的聲譽,必得是大姐姐的豆腐本身就做得好才行。”
劉家人做豆腐确實有一手,聽孫巧兒說豆苗的阿公年輕時去過北邊,是南豆腐北豆腐都會做的,且都做的極地道,後來他将自己的手藝都傳給了劉四郎,劉四郎又教給了孫巧兒。
如今家裡賣的豆腐攏共三種,鹵水豆腐、石膏豆腐,還有一種酸漿豆腐,估計整個鎮上也找不出比劉家的豆腐種類更全的了。
可她來時跟人問路曾順口問過那些人,人都說孫巧兒是個實心的人,手又極巧,她做鹵水豆腐,壓得實,水少,每塊豆腐都足斤足量;做石膏豆腐,又做得極細膩嫩滑,跟棉花糖似的,放到嘴裡一抿就要化了,确實好吃,鎮上的人才都愛去她攤子上買豆腐。
并且,她方才進來時就見那架子上曬的黃豆個個大而飽滿,都是上好的豆子,做出來的豆腐自然是極好的。
所以劉家的豆腐之所以賣的好,種類全不全,經營久不久,都在其次,最要緊的其實是孫巧兒自己手藝好,也用了心。
隻是她自認半路出家,并不覺得自己手藝有多好,一直将功勞都歸于劉家這幾十年的經營,才會有這許多的顧慮。
見她神色有些許松動,傅媖又趁勢道:“況且,咱們又不是從頭起竈,不過是就腿撮麻繩的事兒,也不必想得那般難。大姐姐要是不放心,咱們一開始便隻少做些,先試試,倘若原先一日做五十斤豆腐,那往後就豆腐做四十斤,豆腐腦和豆花各做五斤,如何?”
想了想,她又道:“大姐姐要是怕耽誤了家裡的事,那大可跟從前一樣每日賣完了豆腐就回來,剩下的都丢給我,我來照看攤子。等回頭咱們把生意做起來了,姐夫應當也就沒道理不答應了,到時候好好跟他商議商議,說不準他還會主動幫你搭把手呢。”
這番話可謂把孫巧兒心裡所有的顧慮都說了個遍,說進了她心坎兒裡。
孫巧兒頓時意動。
她沒怎麼做過豆腐腦跟甜豆花,卻也知道這兩樣東西都是咋做的,甚至做起來比豆腐還省事兒些。
照媖娘這麼說,隻需要做豆腐的時候稍帶着做出些來,也不算什麼事。
甚至每日要用的豆子都還是那些斤兩,隻要她跟尋常一樣賣了豆腐就回來,那就連豆苗她爹和她阿婆都能先瞞住,不叫他兩個知道。
左右她手裡還有平日攢下的幾個錢,不如就撒開手去,試上一試!若是賣的不好,就手作罷便是,最多就是搭進去一筆市金和一些本錢,也算不上是多大的損失。
更何況,這事兒一直是她從前想做卻苦于自己獨臂難支做不成的,如今正好有媖娘給她做幫手,幹成的希望比從前大了不知多少,要是這時候還猶豫,隻怕下回再想幹不知得等到什麼時候了
想到這兒,孫巧兒咬一咬牙,終于下定決心:“好,就照媖娘你說的辦!隻是,咱們還得置辦些旁的,要是明兒就出攤恐怕趕不及。”
賣豆腐腦跟豆腐可不一樣,那些早起來買朝食的人,好些都不帶回家去,都是在攤子上吃了直接去上工,起碼得準備幾張桌子才方便。再者,還有碗筷杌子這些更是少不了。
傅媖卻隻是笑笑,不疾不徐道:“大姐姐,不着急。明兒我先跟你一起去街上看看,新的攤子選在哪兒咱們還有的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