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多年,姜琳終于知道,原來有專門的職業是采購,學問很大。也知道過去是真正的“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怎樣的媽媽能真隻用一份微薄的錢養完孩子,安排好生活方方面面。
悲觀的情緒蔓延開來,大家都不怎麼說話了,幾乎沒有人能考上名牌大學,這是學校衆所周知的秘密。
“其實名牌大學雖然不行,但耳熟能詳,就選省内啊,離家近,知名度高。”
大家被幽默的語言逗笑了,立即結束了這個小插曲。追逐就好了,結果自有天意。
下午大課間,大家做着練習冊沒有人休息玩鬧,所有人都習慣高三習題在側,試卷在手的生活,筆袋裡裝着一大把使用完的透明中性筆筆芯,永遠忘記盒蓋的紅筆,在每一份習題上留下密密麻麻的正确答案。
姜琳偶然從老師那裡聽到了一個勵志故事,立馬回教室向周圍同學分享。
一個老師的外甥女,最開始沒有考上高中,讀了中專學習醫藥,大專繼續努力到了年級第一。想繼續升本不被父親支持,作為舅舅的老師一直提供學業支持,考上本省知名的醫科大學,實習後留在某一線城市醫院工作。
總而言之,老師想通過這個故事激勵我們努力學習,一定會有收獲的!
沒有人說話,沒有人相信這樣的好事會輪到他們。高洛聽到這款無腦勵志文學,默不作聲的暗自發笑。等一切安靜後,又偷偷拍了拍姜琳胳膊,“我也有一個故事要講給你聽。”
上中專的女生學藥學是長輩們精心挑選的結果,家中有人從事說起來也算是家學淵源。讀大專時最讨厭家裡的長輩是老師,各種叛逆不自在。畢業清醒了想要更寬闊的未來,她爸本身就瞧不上她,不願意在花錢供養,找了當老師的舅舅,讀完本科。
實習的時候,她使勁力氣搶到一線城市實習名額,剛滿實習期就遇到突發公共衛生安全事件,所有實習生一個不留,全部遣返。她舅舅來到城市,人生地不熟用盡一切智慧,向頂頭領導問好 ,硬是請人吃飯,她是那批實習生中唯一一個留在醫院的。
故事不算勵志,幾乎每一個重要節點,努力從來都不是最重要的,選擇才是,家人支持,聚力托舉了一個小輩的人生。
“這是我表姐的經曆,長輩裡有人是老師,有人是醫生,還有律師……他們隻會告訴你他們想告訴的内容,故事要有教育意義,所以一切的細節都可以抹去,通通化作努力的果實。”
高洛漫不經心的看着姜琳,“學科組長是我大伯。細緻講解這個故事其實沒有什麼特殊的意義,隻是想告訴你一些我淺薄的認知。”
“我永遠不推崇,不鼓勵任何人學習所謂的勵志天才,故事永遠可以加工,它可以添加一下,也可以删改一點,旁聽者怎麼會有當事人的經曆,完全不必庸人自擾。”
“我的意思是,不要被努力,勵志裹挾高度精神緊繃的自己,不要對無法逆襲,獨自無法破除荊棘而愧疚自卑,累了的話,我們休息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