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有女懷春 > 第116章 第三六章 塵埃未定曙光露

第116章 第三六章 塵埃未定曙光露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她已有許久不曾見過明鈴了。

曾經的“武陵第一美人”淪為毫無生氣的階下囚,她對這個隻比自己早兩個時辰出來的明家四女公子懷着深切的悲憫之情。

自春秋之時,巫醫雖已分家,然而,民間依舊巫醫不分,流散在民間的醫典仍記載着諸多以原始神秘的巫術治病的儀式,其中便有對祝由術的記錄。

祝由術雖與巫術同源,章懷春跟随外大父學醫時,徐公卻并未完全将此術歸為邪術。隻是朝廷嚴禁巫蠱之術,外大父擔心引禍上身,行醫治病時,便給祝由之術披了個“心術”的幌子,專治人心之病症。

章懷春為明鈴細細診治了一番,便斷定她并非被人施了蠱,而是有人對她施了祝由之術,摧毀了她過往的記憶,她這才受制于人。

然而,祝由術畢竟是上古巫術,她即便找出了明鈴的病根所在,卻不敢以實情相告,就怕天家日後會因她以巫術救人而問罪于她。

看着如兩尊門神守在她身邊的堂兄與劉睿,她内心權衡了一番,含糊道:“她如今這模樣,不是受蠱術所惑,應是被折磨得失了心智、丢了記憶,言語行事已如同三歲小孩兒一般,沒了分辨善惡是非的能力,隻是一具依從他人命令行事的傀儡而已。”

章茆眉心驟然緊蹙,沉聲問:“你是說她不再記得從前的人和事了麼?”

章懷春喟然歎道:“她如今的模樣,我無法與她言語交談,不知她究竟忘了多少,又記得多少。”

“可有醫治的法子?”章茆急急問。

章懷春為難道:“她這算是心上的病症,我于人心之症上學藝不精,隻能先煎些藥給她吃,具體如何醫治,我得回永和裡與舅父商議。”

這時,劉睿忽問了一句:“明家四女公子既然不是受巫蠱之術所害,她的病症,宮中太醫署的人應能幫上忙,女公子可需太醫署的人幫忙?”

章懷春不願連累無辜之人,也聽出了劉睿是在試探自己,氣定神閑地笑道:“明家四女公子身上幹系重大,劉侍中既然向天家舉薦了我,何必要節外生枝,讓太醫署的那些無辜之人也蹚進這趟渾水呢?”

“大女公子所言甚是,是劉某人考慮不周,險些兒壞了大事!”劉睿雖是懷疑明鈴的病症另有蹊跷,但如今這般情形下,他也不好過分追究下去,隻能裝糊塗。

***

曙光微露,已是熹甯甲子正旦,雒陽城中卻一片蕭瑟冷清,大街小巷處處可見被大火燒毀的斷垣殘壁,絲毫沒有新年新日的欣欣向榮之景。

依制,春旦之日,朝中王公大臣須入宮朝觐帝王,恭賀正旦。

因夜裡的動亂,熹甯帝連夜召見了尚書台的尚書令[1]王博,命其全權負責安置城中的難民,亡者安葬入棺,傷者給藥醫治,幫助城中吏民修補燒毀的房屋,給其衣被錢糧,讓受難的吏民安穩度過寒冬冷春。

奔忙了一夜,熹甯帝幾乎達旦未眠,好容易瞅着空兒閉眼小憩了一會兒,鄧石便入内喚醒了他:“大臣與烏孫使者皆已在崇德殿内恭候聖駕,天家起身盥洗更衣吧。”

熹甯帝是個勤勉兢業的帝王,即便覺得身上有些不大舒坦,也不願在今日這樣的大日子裡丢了祖宗的規矩和皇家的顔面,強撐着疲憊不堪的身子去了崇德殿。

殿内,文武大臣分列而立,似因除夕夜的一場動亂而怕被問責,人人無不驚懼悚惕,臉上皆不見往年慶賀正旦的喜色,山呼萬歲之聲也顯得有些有氣無力的。

熹甯帝體諒百官夜裡皆受了驚,有些人甚至為救災救民不眠不休了一夜,因此,并不追究這些人的不敬之罪。

朝賀之後,熹甯帝便命在殿中擺上了朝食,又特賜文武大臣及烏孫使者羊酒,命人送至諸大臣家中。

酒至半酣,熹甯帝方始說起救災赈民的話,看着底下神色各異的文武大臣意味深長地道:“赈濟難民一事,朕已讓尚書台着手去辦,國帑裡會撥些錢救助城中遭難的吏民,朕也打算從内帑裡拿出一萬錢赈濟難民。諸位愛卿皆是勤政愛民的賢臣良将,定不忍看吏民挨餓受凍、流落街頭。”

衆人皆知,熹甯帝是想讓他們拿錢出來救濟百姓,有天家帶頭倡導,百官唯有馬首是瞻,有錢的多出,沒錢的少出。

而在衆人接連表明了态度後,座中唯有位列九卿的大司農曹真對此事無動于衷,甚而挺身而出勸谏道:“天家此舉欠妥,還請慎重。”

想到這人昨夜亦在雁台觀傩戲,熹甯帝心底已對他存了疑,如今竟敢公然駁他面子,他臉上的笑便再也挂不住了,冷冷道:“此話怎講?”

曹真不卑不亢地道:“天家居至尊之位,耳中聽到的多是阿谀奉承之言,受朝中臣子蒙蔽愚弄了尚不自知,真以為倡導百官捐銀赈民,這些銀錢最後會用到城中那些難民身上麼?

“朝廷回回撥下去救濟吏民的錢糧,哪回不是讓那些貪官奸吏飽了私囊?到頭來,卻是上耗了國帑,下餓了吏民,朝廷也因此失了民心。”

這番話倒也說得在情在理,熹甯帝卻不以為然,笑着說:“愛卿多慮了,王令君清廉正直,定不會辜負朕的期望。”

曹真見熹甯帝一意孤行,也不再勸說,更不提起捐銀一事。

此次朝賀,關于出使西域、護送烏孫使者歸國的使團亦在酒香歌舞聲裡商議了下來。

熹甯帝聽取了劉睿的提議,特征召擢用了曾擔任鴻胪寺寺丞、如今賦閑在家的明骥為使團正使。

遠在武陵郡的明骥接到這份任命時,那前來傳旨的使者又傳了熹甯帝的口谕給他。

“熹甯甲子的除夕之夜,貴府四女公子糾集了一批暴徒在雒陽街頭縱火謀逆,殺害城中吏民,甚至欲行刺天家。天家寬大仁慈,不願誅殺功臣之後,這才想讓使君代女贖罪。此次功成,使君便是朝廷的大功臣,令媛亦能得到赦免。”

明骥被這道消息震驚得冷汗涔涔。

“行刺天家的……真是小女明鈴麼?”明骥仍心存僥幸,向使者求證道,“這其中會不會有什麼誤會呢?”

使者道:“使君若是不信,随我上雒陽便知真假。”

因使者催得緊,明骥也沒敢多耽誤,當日便打點好了行裝,随同着使者一道上了雒陽。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