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你們,”加雷法師在幾人間踱步,“或者你們中的部分應該已經知道我為什麼會來學院吧?薇薇安小姐,你來說說看。”
被皇家法師點名答話,薇薇安頓時興奮地脹紅了臉,激動地說,“每隔五年的校際聯合賽。”
“沒錯,下一次校際聯合賽就在後年年初,”加雷法師說,“每個學校都要出一支高年級隊和一支低年級隊,低年級年齡要求在16歲及以下,正好是你們這一屆,這也是我為什麼會大老遠跑到這來的原因。”
現在每個人都露出了激動的神色,聯賽向來被各國皇室和大貴族緊密關注,要是表現好被看中,一步登天根本不是夢。
“我需要确保你們不會在聯賽上給帝國丢臉,”加雷法師背手打量他們,“所以從今天開始,你們會共同組成一個特訓班,最終目标就是聯賽。而你們今年的目标是突破到低級中階,并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戰鬥形式。”
所有人頓時面露訝異,畢竟突破到低級中階可是原本學校三年的目标。
“不要覺得難,這對你們的資質來說絕對沒有問題,”加雷法師哼了聲,“唯一的問題就是你們的懶惰,所以從現在開始就給我收起你們的少爺小姐脾氣,刻苦訓練!”
剛還興奮地互相交換視線的尖子生們頓時愁容滿面。
“還有一點你們應該清楚,”加雷法師頓了下說,“聯賽隊伍名額隻有5人。”
而場上少說也有十五六個人,也就是說他們想要順利參賽還得淘汰掉三分之二的人,最後剩下的将是真正的精英中的精英。
加雷法師的話瞬間點燃了每個人的戰意,所有人都躍躍欲試起來,恨不得立即開始訓練。
除開草藥、魔法史之類的課仍舊跟普通學生合上外,特訓班的魔咒課由加雷法師親自指導培訓。雖然大家的主修元素不同,但魔法的基礎運用原理是相通的。
其中最重要也最關鍵的一點便是對元素的駕馭能力,他們的第一課就是元素球。當加雷法師宣布時便立即引來了所有人不可思議的竊竊私語,元素球這種東西對其他學生來說不容易,但對在場的尖子生們來說實在沒有多少難度。
加雷法師對他們的輕視不置可否,但笑不語。
而随後的幾個月裡,他也讓這群沒見識的小崽子們真正體會到了什麼是魔鬼訓練。大家這才知道開學測試要求的召喚一個元素球都算不上熱身。
課程從一開始要求召喚的元素球最大可能地放大,這很考驗元素吸取和轉化輸送的能力,但也說不上很難,隻是會很累。,這麼過了一個月。當加雷法師估摸所有學生都确實将球放大到了自身承受極限後,要求他們将元素球壓縮到巴掌大。
不是縮小,而是壓縮,也就是說,不僅需要保持目前的大額魔力輸出,還要分出精力将元素擠壓起來。當他們開始隐隐覺得課程确實有點難度時,加雷法師又宣布,将壓縮的球從一個變為多個。
這對魔力的需求幾乎是幾何倍地增長,所有人都開始叫苦不疊。
可與此同時,露茲隐隐發覺經過這幾個月的訓練後,身體的魔力存儲容量在慢慢得到擴大,同時元素變出的武器也更加凝實了。
如果說此前的元素刃一點都紮不進礦洞裡的怪物,那麼現在也許就能紮進一丢丢了!
這極大地激起了露茲對課程的熱情,雖然加雷法師的要求每天都在提高而且越來越苛刻,但她幾乎完全完成了。當然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露茲本身已經達到了低級高階的能力,而加雷法師的極限訓練歸根結底還是針對低階。
基本達标的學生不止露茲一個,裡面最讓她吃驚的是克雷爾。每次都很艱難,但最後都會卡上完成的及格線,就這樣他竟然也全程将訓練堅持了下來。
這對作為平民的克雷爾是十分難得的,也可以想見背後付出了多大的努力。因為貴族學生尚且有各種藥劑、煉金術品輔助訓練,但平民學生能靠的隻有自己。
不知不覺中,學期已近尾聲,所有課程陸續進入複習階段,開始準備期末考試。加雷法師考慮到這點,也放緩了訓練進程,讓大家能騰出更多時間複習。
自習課上。
露茲一邊翻閱厚厚的魔法史,一邊在羊皮紙上奮筆疾書,抄了一年的課本,她現在認識的字多了許多,一篇論文下來,至少不會再發生多處出現語法有誤的問題了。
但此時她寫一會就會被迫卡頓一下,全因為旁邊的利維一直對集訓和聯賽選拔的事興奮地喋喋不休,還不斷追問加雷法師的事,惹得她煩不勝煩。
當寫上最後一個标點符号時,露茲長松了口氣,将羊皮紙卷起來。
“我才剛講到50年前的那場比賽呢,”利維看着利索地站起來的女孩,“馬上就到精彩的部分了。”
“你可以留着暑假裡講,”露茲用羽毛筆指了指牆上的鐘,“自習課快結束了,而你會發現你的羊皮紙還有一大半是空的。”
利維順着羽毛看了眼鐘,頓時回過神,一聲慘叫後開始埋頭寫字。
露茲趁這個機會溜到了門口,把羊皮紙交給黑發青年,那是任課老師留下的偶人助教。她接着離開了教室,看着天色還早,露茲猶豫着要不要去訓練室再練習一會兒。
這是一個學期下來養成的習慣,為了不過于冒尖,在加雷法師的訓練課上,露茲都會保留實力,然後在課餘申請單獨的訓練室再按照自己的真實情況加碼訓練。雖然麻煩了點,但總比被加雷法師發覺她半魔的體質要好。
就在露茲腳步一轉要往另一頭走的時候,隐約的說話聲突然從角落傳來。露茲從中敏銳地捕捉到了幾個熟悉的聲音,其中一個竟然是克雷爾,而且他似乎正在被威脅。
“自己去跟加雷法師說,你會退出特訓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