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理這節算法課上得心不在焉,一直在算和課堂八竿子打不着的事。
反正早就預習過了,漏掉些聽講也無傷大雅,于是他堂而皇之開始對着窗外難得靜止的樹梢思考。
對于今晚的兩件事,他其實從前一陣子開始,就有強烈預感。
以前在社交媒體上刷到過“吸引力法則”,起初對這些不夠具象的邏輯不求甚解,然而上個月聽說淩瀾在讀相關專業後,時不常和她聊些相關内容。
于是有天晚上趁她先睡着,他掏出手機把那帖子翻出來,從頭到尾又細細研究一遍。
評論區不少人像是在做白日夢一般,說每天在腦中多想幾遍,就能把金錢吸引來,說不定哪天中個彩票。
他倒覺得這邏輯沒那麼玄,大抵是給自己正向的心理暗示,在實踐中更自信更有底氣,當然容易獲得好結果。而如果過于瞻前顧後,心态上先輸了,耽誤了時間,也很難堅持把事情做好做完,哪來的好結果呢。
作為一個樂觀的人,他也向來不去鑽牛角尖,或是産生不必要的焦慮。無論學習或是創業,按部就班地,别給自己畫餅,也别信他人的餅,不會出什麼大錯。
但察覺到不對勁時,稍微做個應急預案,也是很有必要的。
隻要解決妥當,并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壞事。
他前幾天抽空就思索這個成立沒多久的工作室該如何散夥,今天也派上了用場。
下午剛在教室坐穩,合夥人群裡瘋狂彈起信息,隻不過是關于拆夥的。
每一段都密密麻麻,比課件裡的數字還讓人頭暈。
國内已經早上九點,那兩個人似乎正精神抖擻地開始長篇大論。
他則認為沒這些必要,既然其中一位合夥人通過和遊戲裡認識的“富婆姐姐”談戀愛,就找到了新的資方,那他算清賬目然後撤掉就是了。
這觀點被他婉轉地說出後,另一位合夥人何威便發來幾條私信挽留。
“陸理,你不是下個月就回國了麼,有什麼問題咱們坐下來聊聊清楚就好了呀,為什麼急着現在做決定?”
“我們有什麼困難,幾個人商量着解決,這個遊戲我看前景不錯,團隊說散就散多可惜。”
陸理看到最後半句時搖了搖頭,别人先提的加其他合夥人,而且還是帶錢進來的女朋友。初創階段,項目沒做多少,先拉起小幫派了,這還能走遠嗎?
若非與何威高一開始就是同學,高二分班又一起進入理科實驗班,對他過于了解,這話看起來還真像是要和稀泥。
再說另一個合夥人雖說是共同好友,也算是他招來的,出于責任,他該給何威一個交代。
所以此時他便放棄了先把算好的分錢方案發到群裡,而是先耐下心來與何威解釋。
陸理的觀點很明确,有什麼困難一起克服的前提是大家一條心,如果需要注資,完全可以先問他,從外面找來個網戀對象是怎麼回事?退一萬步說,陸理還沒見過,對方就着急忙慌要拉她入夥,這事于情于理都不合适。項目再好,也得和合适的人一起完成。
道理講完,他又安慰何威,自己也對開發智力的早教遊戲很感興趣,反正如他所說,下個月就能見面,大不了重新找人就是。
何威見陸理和他站一隊,無論錢和人都是少不了的,自然也就答應了。
但陸理讀着何威積極的反饋,心裡也沒什麼底,兩三個月沒在就出了事,往後這項目還要讀兩年,工作室還有存在的必要麼?該如何存續呢?
不過目前算是告一段落,陸理也沒忘了給家裡發個信息。
工作室那是套商住兩用,媽媽當年買來算作投資,幾個月前他說要用,就沒再租給别人,最近暫時收回來,之後什麼計劃寒假再說。
他在心中打起草稿,也許晚上回家後需要打個電話。這首次創業草草失敗,對父母來說可能有點突然,他盤算起該從什麼角度展開演講,讓他們再相信他下次還能做好。
父親的回複出乎意料:“年輕人遇到點麻煩在所難免,你不要洩氣,該讀書就好好讀書,喜歡什麼就給我堅持到底。”
他立刻表了決心,說還會努力走在這條路上,父母便沒打探其他,說一切回來再說,又強調了學習有多麼重要。
他懶得說車轱辘話,想到爸媽一早都要忙正事,以表情圖結了尾。
隻是過了幾分鐘,也許是母親的直覺,問了句最近還有其他事情嗎?
教授在台上慷慨激昂地講題,同學們全神貫注聽着,他卻坐在角落,半靠在牆上偷笑。
他私聊了母親,“媽,我找到樂樂了。”
同學們都在你一言我一語,探讨這幾日附近科技公司發布的将推出無人駕駛出租車的消息。
梁老師有個朋友就在那家公司,他對這個消息略有耳聞。
正準備湊過去聊幾句時,電腦屏幕右上角又閃出兩條消息。
發件人ID是個考拉的表情,那是他剛給淩瀾改的備注,理由是她最近太愛睡覺了。
不排除是上個周末玩累了,最近她似乎提不起興緻出去約會,他拿着梁老師推薦的餐廳列表問她時,她總是一臉興緻缺缺,說随便在家吃點,早點睡覺吧。
雖然她并未因為早睡而成功早起,他也沒什麼意見,繼續研究在家做點什麼,隻要兩個人都開心,何必拘泥于要去有氛圍感的餐廳呢?
今天上課前他照例問了她晚上想吃什麼,她沒有及時回複,陸理估摸着她應該下課了才對,但兩個合夥人沖出來,他便也沒顧上問。
此時滿懷期待地點開,發現内容不是那麼回事。
“你快下課了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