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霁回到郭述所居的“葭園”時,已是日薄西山時分。落日的顔色依舊暖紅暖紅的,可是已經擋不住侵襲來的陣陣薄寒。
春日的天氣總是這樣,早午之時,正值陽氣上升,天氣和暖。然而一旦到了午後,日光欹斜,若逢上有風的日子,絲溜溜的風裡夾着一絲綿柔柔的清寒,那不經意間就令人一陣一陣透心的凉,與數九寒天相比,别有一番說不出的滋味。
郭霁就是在這樣一個夕陽漫天卻又春寒料峭的傍晚,在馬車裡悄悄換了女裝,命跟着的阿容偷偷藏好,這才帶着跟她的奴婢回到葭園門前的。
這葭園,曾是郭述已故母親娘家的資産。郭述少失其母,後來父親又戰死沙場。她的兄弟姊妹也多在北地之亂中喪生,家中資财,除去父親生前劃定給她的嫁資以及她母親當初來歸時的妝奁外,俱歸了她的庶兄。
這樣看着郭述的資财不輸于郭家别的女孩兒了,然而别人都有父母兄弟扶持,她唯一的庶兄如今看來是沒什麼出息的,她身後的勢力比之其餘族中姊妹,到底單薄了些。
别說她已然是個無父母的孤女,就連她父親都是個沒有外祖家可依恃的庶子。又怎麼比父母雙方代代出身名門的郭象、郭圖這兩支?
郭家的男丁到了郭述、郭霁他們父親這一代,能夠受朝廷重用的就隻有三個。一個是郭家如今的家主、郭霁、郭令頤的父親郭象,此時身受列位九卿的少府之職,又兼領幽州刺史,被外派已有兩年。郭象的職務不算低了,然最有分量的還是他曾擔任過太子少傅,親授太子騎射。隻可惜郭象的妻子與兩個兒子都在北地之亂中喪生,如今膝下隻有郭霁和郭令頤姊弟兩個。
此外,郭象的三弟郭圖由郎官步步升遷,此前已經做到上郡郡守,如今任期剛滿,正要帶着妻女還京述職,人還沒到就已重新授職,稍作休整後就要調任陳留相。
本朝地方區域劃分,郡、國并置,陳留乃國,是陳留王的食邑,但陳留王卻并無主持政務之權。國中軍政之權都在“相”的手中,因此所謂“陳留相”便等同于一郡太守。
陳留地處中原腹地,比之上郡,不但物資阜盛、人口衆多,且文教發達,才能特優的人物遍地都是,郭圖自然歡喜。
這郭氏因北地之亂,子弟凋零大半,剩下的德能有限。除了郭令頤被贊為“大器可期”外,唯有郭圖長子郭朗是個人才,如今在東宮奉職,擔任太子中庶子。品級不高,卻是侍奉太子左右的,形同侍中之于天子,自是前途無量。
郭家就是如今僅剩的這幾個男子,也撐着郭氏一族維持昔日輝煌。女子所嫁,也多是世家子弟。郭象、郭圖兄弟也算是得以重用。
即便如此,若說起當年來,郭家最受天子看重的卻并不是長子郭象,而是他的庶弟郭譽。
郭象的庶弟郭譽,乃是他父親與一個胡女所生,自小生的高鼻深目、英朗威武,勇力非常,人皆道是個天生的偉丈夫。這也罷了,誰知這郭譽還是個有心的,自小熟讀兵法,長大後能征善戰,勇略異于常人,深得郭霁祖父之愛。而後入禁中任羽林郎,不斷升遷,又在關鍵時候,瞞着家裡,悄悄參與了天子的“滅衛之變”,成為天子親信。
然到底是個庶子,且母親是胡女。
本朝立國後,近二百年升平盛世,世家大族通過兼并土地、廣納門生、培養子弟世代為官得以世代尊享富貴。而為了壯大家族,又以子女聯姻他族來滋蔓家族勢力。于是,婚姻皆為結兩姓之好,形成盤根錯節的世家關系。為保世代聯姻所建立的人情關系與利益聯盟,各家比前朝更重嫡出。此風之烈,導緻子女們雖系一父,而嫡庶之别,判若鴻溝。
如果郭譽是個尋常子弟的話,他這一生也就一眼望到底了。無非是娶個與他一樣出身的高門庶女或未流世家的嫡女為妻,眼看着嫡兄弟們被家族精心培養,用力托舉,又有外祖舅家扶持,并兼高升高嫁的姊妹及由此推衍出的一堆親戚們互為表裡,終于飛黃騰達,永世占據第一流門第。
而他隻能靠着父親從嫡兄弟姊妹那裡分出來的一點可憐的遺愛,盡量一點一點地,日拱一卒式的往上爬。勢單力薄被家族邊緣了的他,盡管再努力,但塵中蝼蟻怎比風雲相從的魚龍?隻怕到不了幾代,他的子孫後代就成蔭蔽于大族之下的旁支了。
郭霁之祖既鐘愛此子,為他打算亦較郭象等人更為長遠。郭譽十六歲便随父征伐北狄,從士卒做起,曆經無數大小戰役,直到有了功勳才為他娶妻。等他娶妻時,與他同齡的三弟郭圖已生下兩個女兒了。
就是這樣,為了給郭譽娶個合宜的妻子,祖父亦頗費了一番周折。先是求了自己嫡妻收養郭譽為子,又拉下面子親自去求一向不對付的妻兄,硬是讓妻兄将嫡女嫁與郭譽。
祖父也是無奈,郭譽那些功勞還不足以打動與郭家同列的世家許以嫡女。
郭霁不知道她這個天資過人的叔父是否滿意于高貴的妻室,隻聽說郭譽娶妻後醉心于功業,仕途得意。也聽說他後來被一個身世可憐的女子所惑,連他的長子郭騰也是那卑微妾室所生。
他去世時不過三十五六歲,卻已是兩千石的城門校尉了。要知道這許多年過去了,郭圖也才是個兩千石而已。何況城門校尉一職,非天子親信不能擔任。
可惜這郭譽在與北狄作戰時被流矢所傷,雖硬撐着退敵于大漠之北,回來的路上便殒身殉國了。
天子也唏噓不已,追贈他為少傅,親自授谥号為“忠”。
從此,郭述亦養在郭象、郭圖身邊。然伯父與叔父總不好親自管教侄女,是以這些年她都是跟着郭圖的妻子黃氏,而黃氏也沒兩年就随郭圖赴外任了。
後來等到梁氏得天子青眼,想要擡高門第時,天子因為寵愛當時尚為太後宮女官的梁信之女,于是命人在太後面前風示。由太後出面暗示郭家,得了郭家的首肯後,這才讓梁氏去提親。
郭家思來想去,便選定了彼時才及笄的郭述。
郭述那時大概是不願意的,還曾去舅舅那裡委婉求告過。
舅舅固然是疼她的,然而舅舅也與伯父叔父是中表兄弟,聽了她的央浼,隻笑笑說:“梁氏雖門第一般,如今正功勳滿門,他日貴幸,指日可待。從前你年幼時,有個慣會看相的奇士,見了你,說是大貴之相。想來你命格高貴,上天自有其道。你且忍耐一時,梁略為人深沉有心機,未必沒有功業。”
郭述那之後就斷了指望,任由伯父給她訂了與梁略的婚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