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山河輿圖 > 第39章 二 暗潮

第39章 二 暗潮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顧繪素徐徐向陳太後禀明了公孫太子妃的病情時,已是斜陽在天。人們不必仰頭就可望見滿天霞光,耀眼炫目。傍晚的西風吹過漸漸蕭瑟的庭院,穿過檐廊,搖晃起檐角銅鈴齊刷刷向東偏浮,叮叮當當響作一片,然後又貼着地面絲溜溜穿過錦衣華服的衣袂,将腳下的青石闆吹得光溜溜的,不見一絲塵埃。

陳太後正在掐一枝絢爛盛放的大朵綠菊,她上了年紀,最愛侍弄花草,尤其這最新移植來的綠菊,是她最愛。每逢金秋,室内常常以瓶供菊,她最愛揀選其中開得盛的,親自采摘、插瓶,事事不假手于人,且享這風雅之趣。

此時太後聽了顧繪素盡量含蓄的回話,心中一陣茫然,那到手的綠菊便從指間滑落,宮人慌忙從地上拾起,雙手奉來,也未察覺。

她沉思許久,方道:“繪素,你是個爽快孩子,照你說,太子妃這病究竟如何?不必怕我承受不住。”

顧繪素低了頭,黯然道:“妾帶着太後派遣的醫官問診,其時東宮的醫官也在,他們都不知是何病。隻說……太子妃吉人天相,自可痊愈。”

太後聽了,半日沒言語,當時随侍在側的妃嫔宮人等也都默默無語。

唯梁美人強顔勸慰:“太子妃正是盛年,偶染小恙,焉知不能痊愈。妾聞清平縣主年少時也曾得奇病,衆醫束手無策,後來卻康健更勝常人,可見福壽之人自有天佑。”

太後勉強點點頭,命梁美人改日代她前往東宮探問,又歎道:“且不說公孫這孩子素日端莊敬順有母儀之德,便是東宮穩固也多得力于公孫氏。如今若折了她,各家又有的鬧了,天子又有的操心了。”

梁美人與顧繪素聽了俱各無言。

太後瞧着天色已晚,這才想起顧繪素還要出宮去,道 :“繪素且出宮吧,一會關了門麻煩。”

那梁美人是個周全人,見顧繪素正拜辭,吩咐身邊内官:“告訴北宮衛士令,拿了夜行符契給跟顧女傅的人。”

顧繪素這才卻行而出,一面在宮人導引下前行,一面卻想着今日東宮的情形,該理一理頭緒才是。

正這樣邊思邊行,忽見導引宮人忙都俯伏在地,顧繪素這才驚覺,卻見幾個宦官并宿衛護持一人,已到了面前。

她素在宮廷走動,認得幾個内官,因此雖沒有儀仗車辇,也認出是天子駕臨,慌忙跪地叩首,口稱“陛下”。

天子見這女子與衆不同,深通禮儀,卻又不是宮人服色,不由多看兩眼,問道:“你是何人?”

顧繪素忙回道:“妾乃鳳翔令顧華之女。”

天子不由疑惑,難道一個小小縣令之女竟可出入宮廷,出現在太後所居北宮?

身邊小黃門何等機靈,忙低聲在天子近旁回道:“她姑母是宜都郡君,太後憐她知書識禮,常教入宮廷侍奉,有時也為宮嫔、公主們講授女德、禮儀等事。内外皆稱為‘女傅’的。”

天子便細細打量她,見她此時正垂手跪拜,雖看不清面目,然那風姿卻令他有一刹那的失神:“原來是她的女侄,怪不得。”

顧繪素也不知怪不得什麼,就連那随身侍奉的内官也不知道,又不好冷場,隻得跟了一句:“今日顧女傅為太後使者,命入東宮探太子妃之疾,想必耽誤了時辰,這會才要出宮。”

天子聽聞她曾去探望太子妃,便問:“太子妃之疾如何?”

顧繪素恭敬答道:“太子妃千金貴體、福澤綿延,必然并無大憂。”

天子笑得意味不明,道:“你不算是宮裡的人,倒怎麼有宮裡人的毛病。照實說,究竟如何?”

顧繪素聽了,不敢隐瞞,忙道:“醫官說的含蓄,然妾到的時候太子妃神智并不清醒,聽宮人說起時常如此……妾以為,唯祈天佑太子妃,方能痊愈。”

天佑方能痊愈——那就是藥石罔及了,太子妃境況可想而知。

天子聽了這話,卻是半日沉默,衆人也不知為何,也不敢亂插言。

顧繪素俯首于地,隻能看着風吹動他的袍角瑟瑟簌簌,飄搖舒卷。然而她卻分明覺出天子巋然不動的沉默中,湧動着難以言說的意味。

是為東宮失去賢良内助而擔憂,還是因東宮這幾年來的荒疏不堪思慮?

是因為子嗣不豐的遺憾,還是為江山終将交托于嗣君的不放心?

或者是為了一旦太子妃不幸而即将引起的的動蕩,還是為愁于應付朝臣的嘴臉?

天子不言,顧繪素無邊思索着,卻終無定論。

日影緩緩移動,也不知過了多久。其時正值涼秋,天日漸短,日已漸西,眼見一輪凝結了似的紅日遙挂天邊。跪在晚風裡的顧繪素,隻見到紅滟滟的流光照的天子衣袍一片燦爛,這才感到時間的流動。

許久天子恍然笑道:“這些年……你姑母還好?”

顧繪素心下一驚,略一思忖,款款答道:“托賴天恩,恩遇深厚,姑母得以厚養,起居飲食皆富足豐饒,沒有什麼不如意的。隻是近年來年事高了,身體大不如從前,不長外出走動,唯在家中閑居。”

見她答得得體,天子聽了點點頭,命她起身。待見了她雖低頭斂祍,卻依稀有她姑母的形貌,忽道:“她的頭疾還常常犯嗎?”

姑母的頭疾不知是什麼時候才有的,太約從她們初見未久,她跟随姑母之時便常聽姑母說頭痛難忍。

她記得那時候姑母剛獲封郡君,從宮中被放了出來。天子賜予府邸奴仆金帛,并按品接受朝廷的供養。她母親帶着她去拜見姑母,也幫着收拾那些禦賜之物。

她出身士大夫家,家境卻清寒,見了什麼都喜歡。母親也跟着湊趣,說天子待姑母恩遇非常,這都是天恩浩蕩、祖宗有靈并姑母自己德能出衆。

姑母不見怎麼高興,隻是笑笑,又命她們随便選幾樣帶回去。

母親喜歡的不得了,沒口子地誇贊,又說顧氏素來出好女子,若這幾個女兒能如姑母,那便是父母積德有福了。

姑母倒有了些神采,低頭細看她,話卻對着母親說:“我們這女子生的好,我素日看着喜歡,不如阿嫂讓她跟了我。”

她母親自然喜出望外,哪有不答應的,立刻按着她磕頭,說她從此就跟着姑母,也學些高低上下的,知道點人事兒,将來若能得姑母一半的福氣就好了。

姑母摸了摸她稚嫩的小臉,滿眼笑意,話音卻空疏:“可别像我,也别學我。隻是若能留在身邊,替我打發些寂寞就好了。”

她母親便有道:“我們這女子還沒有像樣的名字,姑母給取一個,既有命名之恩,此後便算是姑母的女兒了。”

她姑母瞧着她,臉上浮現出一抹飄虛虛的微笑,以手拂過她的面靥,道:“聖人說過‘繪事後素’,世上事,一切的繁飾皆在素白之外,便叫‘繪素’吧。”

她似懂非懂地随着母親附和的話點點頭,從此喚作“繪素”,跟了姑母。

姑母日子過得富足,那些禦賜之物就堆在家中,落了灰塵。後來有許多次,她也曾再見那些禦賜之物,見許多東西都漸漸失了色彩,沒了光芒,可是仍舊堆在庫房裡。

那時候她小,懵懂問起:“這些好東西是别人想都不能想的,姑母不用,這樣放着都可惜了。”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