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我在三國當女帝 > 第2章 投奔

第2章 投奔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橙黃色的火焰從木材堆的底層緩緩升起,不時發出輕微的噼啪聲,火光躍動間,照亮了這間狹小的墓室。

崔嬰坐在火堆旁,看着段佑剛剛遞給她的兩種“食物”,陷入了抉擇的選擇之中。

她左手拿着的是一塊看起來就黑不溜秋、幹巴巴的餅子,崔嬰嘗了一口,果然硬得有些硌牙。

可轉念一想,如今這年頭能有口吃的已是難得,她還有什麼可挑剔的?于是又細嚼了幾下,直到口腔裡傳來些微刺痛感,崔嬰終于沒忍住,将口中的東西吐了出來。

崔嬰垂眼看着地上的碎屑,總算想起來了這是什麼玩意兒。

粕,把高粱、小麥等作物連皮帶殼壓成碎末,再炒熟曬幹得來,味道嘛,自然不怎麼樣,從名字就可見一斑——糟粕也。

看着另一邊正忙着替許叔整理遺容的段佑被自己的動靜吸引投來詢問的目光,崔嬰朝他露出一個微笑,解釋道:“裡面有石子,剛剛嚼得太快,險些磕壞了牙齒。”

等糊弄完段佑,崔嬰放下了手中的粕,決定朝另一團看起來比粕白一些的糗下手,畢竟是将米面煮熟後搗成糊、壓成團做出的東西,味道如何且不論,至少賣相要好上許多。

嘴裡嚼着難以下咽的食物,眼裡看着段佑已經整理完畢許叔的遺容朝石棺走去,崔嬰半點上去幫忙的想法都沒有。

事實上,段佑也的确不需要崔嬰幫忙。

隻見他走到石棺前,一個翻身就靈活的躍上被人推開了一半的石棺頂部,坐在棺口,一隻腳緊緊抵在石棺裡面,另一隻腳借力一蹬,就将那厚重的棺蓋又往外蹬出了半米。

段佑打量了一下,眼見這個距離差不多足夠了,彎下腰單手往石棺内一抓,就已經将墓主人連衣服帶骨頭提溜了起來,一副看起來毫不費力的模樣。

是的,原身這個義兄段佑,是個有着天生神力buff加持的奇人。

若非如此,就算崔嬰對自己的腦子再有自信,頂着如今這具五歲幼童的軀殼,面對這艱難的世道、以及未來隻能與段佑相依為命的生活,也很難依舊如此從容。

*

等安置完許叔的屍體,段佑走到崔嬰身邊坐下,撿起她咬了一口就扔到一旁的粕塞進自己嘴裡,雙目炯炯地看着她,問道:“阿英,你想去哪兒?”

雖然與段佑的相處時間不過短短數小時,崔嬰卻已深刻洞察了他的本性。

作為被原身母親收養的孤兒,段佑自小陪原身一起長大,盡管原身習慣稱他為"阿兄",但若非那場突如其來的家族悲劇,段佑本應與許叔等護衛一道,成為段家的家将,終身守護在原身身旁,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段佑,這個名字本身就蘊含着"佑護"之意。

其實崔嬰并不太能理解段佑包括之前那些為了保護原身母女而失去自己生命的一衆護衛的行為,但不可否認的是,他們這種執拗的認知,在不得不接受自己穿越到黃巾之亂這個事實後,給予了崔嬰極大的安全感。

崔嬰垂眼打量起自己手中的短匕,就是原身記憶中段氏家将統領塞給她的那柄。

既然在那種緊要關頭還想着将這把短匕交給原身,足以說明它的重要性。

然而,它的外表卻顯得極為樸素:全長不足二十厘米,手柄由某種未知動物的骨骼制成,而刀鞘則由皮革包裹。

崔嬰又仔細辨認了一番,這才确認是狼骨和狼皮。

崔嬰将短匕從鞘具中拔了出來,原本打算再多觀察觀察其刃部的材質與制式——畢竟能夠親手拿着一件東漢時期的兵器研究的機遇可是極為難得的。

但是,她的目光卻很快就被刀刃上刻着的兩個字吸引了。

這兩個字并非經過演變後更貼近現代繁體字的漢隸書,而是篆體,崔嬰仔細辨認了片刻才依稀認出應該是“仲穎”。

"仲穎"二字雖不是什麼能令人耳熟能詳的響亮詞組,但若是再加上原身的母族出身涼州這個線索,但凡對三國曆史稍有些了解人都很快就會聯想到一個如雷貫耳的名字。

董仲穎,董卓。

崔嬰挑了挑眉,不知自家那位家将統領究竟是怎麼與這位将來會臭名昭著的董太師搭上關系的?

就這柄刻着“仲穎”二字的短匕此時看起來就已經經曆了不少年歲風霜的模樣,以及崔嬰自己對兩漢時期涼州一帶邊民習俗的粗淺了解……啧啧啧,真是不得了了。

福如心至般,崔嬰看向身旁的段佑,突然開口問道:“阿兄,咱們現在是在哪兒?”

段佑略微思索了片刻,答道:“三日前入了泰山郡,如今應該在蓋縣地界。”

崔嬰聞言,心道果然如此。

原身的生父是青州城陽郡人,原身的母親當年出逃後自然也是就近隐入山林,如今由城陽途徑泰山,一路向西而行,顯然,原身的那些護衛們是打算将她送往并州。

而熹平年間,董卓被司徒袁隗征為掾吏,後出任并州刺史至今。

崔嬰眨了眨眼,《左傳·僖公二十四年》中記載,晉國公子重耳流亡在外,“托六尺之孤,寄百裡之命”,将自己的妻兒交付給了好友趙衰,沒想到,自己如今竟然也被“托妻獻子”了一把。

不過……

崔嬰細細摩挲着手中的短匕,暗自思索了片刻,突然意識到:投奔董卓,對于如今無依無靠的兄妹二人而言,或許的确是最好的選擇。

*

首先。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