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堅定的男粉沒必要留下,在此地,女男收益待遇差極大,有錢的男人在整個群體中始終是少部分,男人的錢必須精打細算花在生活與家庭中,一般不會随意氪金給偶像。
不堅定的男人代表着沒有多少經濟能力,代表錢少聲音大,甚至代表了不願意為愛發電當數據勞工。
對于正主來說,高淨值的男粉才有挽留的價值,這些人作為粉絲肉最肥美的一部分,令姜逾難以相信的是——他們也是護正主護得最狠的一群人。
花大價錢拍下珍珠免費頸環的少爺粉連續一周不間斷的長篇小作文,表示不會相信外面的風言風語,他認為姜逾是一個很真誠、很有事業的女性人,引來不少粉絲附和。
在錢鳴英的有心引導下,他們将矛頭放在了星雨公司、對家,尤其是合作過的男明星身上。
對于公司,他們僅僅是要求改善姜逾待遇。
對于同性,那可是一套基本的蕩夫高強度匿名投稿,小生姜們面上吹噓自己是個賢惠男人,以此要求男明星保持男德、保持距離。
姜逾拍的親密戲較少,但也不是完全沒有,鄭子心、黃思思首當其沖。
《桃夭》《春天野草》,連《追捕》劇組都蹭了不少熱鬧,還把飾演二代首領的男兒的男明星拉出去蹭了一波熱度。
“黑紅也是紅。”
她們這麼勸他。
至于後台評論、網上輿論、公司壓力、男粉的攻擊,以及劇組其她男人的看法,對于一個十六歲的成熟男人來說是必不可少的娛樂圈體驗。
有磨練才會有成長。
再說了,要是不願意,他可以拒絕嘛。
他要是不願意為什麼不拒絕?他要是不願意為什麼不出來澄清?
說不定他這麼做就是想炒作呢?
現在,姜逾的壓力轉移到正在合作的男明星身上了。
八月的天是帶着土腥味的濕熱,昨天下了一場雨,空氣涼了不少,當太陽出來的時候,清爽的空氣變成悶重的潮濕,像頸環一樣緊緊捂住明亞的口鼻。
十六歲的明亞是娛樂圈的當紅童|男|鴨。
本名明亞女,出道起點就是與大牌合作,隻不過家裡請的風水大師說,男人的命格輕,配不住貴重完全的女字,于是家長帶他改名為明亞。
畢竟網上的好人好事,都是以“女”字開頭的,什麼“女司機握緊方向盤,守護全車生命第一線”“女司機重卡A2三十年無一安全事故”“女司機的車更幹淨衛生,有益身心”雲雲。
至于男司機,太多出現在不怎麼光彩的車禍報告中。
有時候是“男司機撞爛欄杆被索賠”,有時候是“男司機發生安全事故被一SUV别車”。
海量的事實報告與新聞學魅力時刻,讓此地不少人深信“男”太容易發送狀況,可是男人又配不上女字。
幹脆有輕女重男的家長為男兒取名“亞女”“勝女”之類的,隻是名字起的太大,男兒命輕配不上,家長值得改名,隻取一個字,亞、勝、招、念之類的。
也有些文藝的家長會取兩個字,隻是男兒的名字後面不适合直接提起“女”字,大多數是什麼伊、卿、斯之類的人稱代詞。
果然,改名不過兩三年,明亞通過一部電影紅遍全國,還替家裡招來了一個妹妹。
于是,明家的家長、明亞的母親,更加重視這個男兒,甚至超過了他的妹妹。
明亞的母親明皎,是他的經紀團隊的主要負責人。
明亞的通告費用、生活權益都是他的母親為他争取到的,甚至她還親自到拍戲現場盯着演員動靜。
以防有人吃她男兒的豆腐。
所謂母親之愛子男,則為之計深遠也。
被臨時加通告費的曾導面上看不出一絲不爽,樂呵呵地說道:“你媽真是看重你啊,為了你今天的戲份,還特意要了一筆損失費用。”
明亞有些臉紅:“其實不礙事的。”
“财務剛剛過來跟我說了呢,那張卡号沒錯嗎?好像個人卡,不是公司賬戶。”
“是這個,用我妹妹身份開的,我們家無論誰賺到了錢,都會把錢放在這張卡裡,我們是一家人,沒必要分兩張卡。”
曾導隻是笑,也不知道是誰說的,不給加錢就罷演,但她不至于跟一個男人生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