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問與姜逾隔着一張木制桌子遙遙相對,桌面上擺着被人品嘗過的網紅明星面,兩位品嘗者正在大眼瞪小眼。
餐館提前被清場,留下的都是節目組、群演、餐館員工之流。
老闆特意把四人合照挂在正中間,身邊的女兒拿出通訊器上下拍攝:“姜姜努……咳咳姜逾!原來你真來我媽飯館裡吃過啊!”
好險,差點在本人面前喊出黑稱!
主頻資深姜黑差點掉皮。
姜逾轉過頭看去,場外的女人年紀不大,大腿粗壯,小腿纏着緊繃的、支撐肌肉的腿襪,手臂線條帶有脂肪的流暢感,并不膨大,反而有種收束圓潤的幹練。
在拍攝的時候,這個女人兩腿分開重心下移——熟悉的體格特征與姿勢令姜逾笑容深了幾分。
“是一位體育生。”
體格強壯,核心與四肢處附着脂肪的女人臉上長着幾顆青春痘,見到姜逾轉頭後,她立刻想收起神色激動的矜持樣子。
“應該是我的鐵粉。”姜逾在心中做出判斷——除了鐵粉,誰還會對她真情實感?
她人設太好了,吸點體育生鐵粉很正常。
想到這,姜逾露出溫柔的微笑:“是啊,沒想到老闆開發了新品,都做成網紅招牌了。”
對面的越問露出一言難盡的表情,在她的心中,能夠吃下雞肉又愛吃網紅面的姜逾俨然成為了新時代的泔水桶。
女人下意識看向桌上的面條,說道:“就這兌水的面湯?我天天吃,那有啥好吃的?”這水還是她親手摻的,一份原湯配四等份的水。
越問的目光移到陌生女人的臉上,心想:原來真正的泔水桶在這。
女人心思活絡,之前還一直納悶怎麼這水平能當上網紅餐館的招牌菜品?要不是老闆是她親媽,她多少得為姐妹寫一份避雷攻略——《路邊餐館原湯摻水,老闆心也太黑了吧!?》
唉,現在為了生計、為了賺錢、為了姐妹的家庭地位,她不得不寫一份《姜逾推薦名單:第十區網紅餐館上榜!》的宣傳稿。
旁邊的老闆瞬間給了她一肘子,後者“哎喲喲”地捂着腰。
隻見老闆臉不紅心不跳,笑容仍然如财神婆一般和藹親切:“當年不是要打烊了麼,你們三個,個個都吃得那麼多,肯定要填飽你們的肚子。”
這樣的泔水桶還有兩個?——越問。
原來你當年給我們上的是兌水的面湯?——姜逾。
啊?就是你們讓我吃了幾年這玩意?——老闆女兒。
三人不約而同地想到:“怪不得那麼難吃。”
導演調試半天器械:“群演老師就位,兩位老師準備好了沒?321——走着——”
……
就職于天嬌影視文化公司的伍蓉格是一位資深商務人,這份工作看起來光鮮亮麗,什麼對接、維護、顆粒度,但通俗點來說,她需要關心每一位客戶或潛在客戶的需求與情緒,就像哄好每一條狗,給她們順毛一樣。
但是不同的狗老闆、狗客戶要栓不同的繩,咳咳咳,她的意思是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關系維護方法。
在前幾天的拍攝途中,伍蓉格已經發現了——除了村長一行人,王家村的人對她們不太熱情。
一路上,伍蓉格騎着電驢按着喇叭,路口的貓被喇叭吵醒,怒氣沖沖地從大路上竄到一旁打狗,她輕笑:“但是沒辦法,畢竟是老闆支付我的工資,不是王家村的人給我錢。”
所以,為了獎金與抽成,這個單子她一定要談下。
虞助理眼神不好,但她有自己的辦法與門路,她牽着狗找到農場主。
群狗相遇,雙方十分熱情。
農場主對節目組的人印象并不深刻,但她記得節目組的導盲犬,于是露出幾分真心的笑容:“是康康媽啊。”
虞助理:“……是我,老三媽,你見到我們伍姨了嗎?是大前天來過的商務記得不,她現在在哪?”
農場主沉吟:“沒有見到,不過我可以帶你去村裡問問人。”
……
水庫旁的人們談論着城市、氣候、村落,她們感歎王家村的落後、一線的辛苦。
紀知微默默聽着,她在隊伍裡沒什麼人緣,也拿不出亮眼的、令人信服的成績,唯一讓人高看一眼的資本就是她的母親。
帶隊的老師其實是一個騙子。
紀知微眼睜睜看着她随意地判斷女男與曆史,“這是女人做的”“這也是女人做的”。
實在無法以權威壓下異議的内容,她就會說“這是配子”“這是男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