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大漠祇 > 第18章 何以報之

第18章 何以報之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于阗,和田城。

隔了一千六百多年的漫長光陰,也許是曆史的奇妙,也許是與真實曆史人物的糾葛,辛薇與祖慕海的靈魂神奇的合二為一,身在繁華玉石之城的于阗,恍如隔世。阿祇住在李暠的城郊别院,這裡依山傍水,風景宜人。這座中原風格的别院雖不及于阗王宮華美,但坐落在喀什河畔的綠洲處别具一格,亭閣樓宇,巍然崇舉。

天色漸黑,廊下的燈籠被點燃懸挂。

室内,昏黃的燭光搖曳,她坐在矮幾旁拿着筆發呆。一個年輕的女孩站在門外,怯生生地問:“阿姊,有什麼吩咐嗎?”

“米耶,這裡不用伺候。”

阿祇微笑地看着來人,這個十五歲的于阗少女是玄玉閣派來伺候她的侍女,商隊這兩日忙于交接無暇顧及她,别院管家便派了米耶過來。自從決定采玉祭後離開商隊,阿祇想盡快處理好手上的文書,所以來了幾日也不曾踏出府門。

努爾不喜歡待在屋子裡,它喜歡人多熱鬧。主人每天要看太多賬目,不讓它碰玉石瓷器,自從來了米耶,陪着狗子在外面瘋跑,讓阿祇省了很多心。

“努爾沒有再闖禍吧?”

阿祇想起這個小家夥就有些頭疼。

第一天,努爾就準确找到了廚房的位置,在阿祇的床鋪下藏了幾根羊骨。

第二天,努爾上蹿下跳,打碎了幾個中原瓷都的茶杯瓶罐。

第三天,努爾跑到湖邊不見蹤影……

第四天,努爾被官采衙門的護衛送回來,若非宋繇周旋,差點就因擅入水禁而被打死。

于是被派來照顧阿祇的米耶接管了陪伴努爾的“重任”,米耶樂在其中,“努爾正在湖邊玩耍,昨日還捉了條魚。”她的漢文生澀,但聲音甜美,想起晚飯送來的魚湯,阿祇無奈搖了搖頭,感激道:“多謝米耶。”

米耶臉上羞澀,對溫柔和氣的阿祇微微屈身,眼神掃過她額間的印記,閃過一抹不易察覺的凝視。阿祇跪坐矮塌前,拿起那裡擺放的一支木牍,第無數次翻看那兩行字:

“将歸。以琅玕贈祇,作謝。六月十九。”

手心裡攥着的正是那顆随信寄來的小小琅玕寶石。阿祇看這圓潤光澤的玉石,小巧如珠,就是傳說中的琅玕,李暠送給自己當作酬謝的禮物?

“美人贈我金琅玕,何以報之雙玉盤。”(注:漢·張衡《四愁詩》)

看來事情一切順利,如果趕上七月十五的采玉祭,或許有機會告個别,但如果他經龜茲西行莎車、疏勒,到達和田城至少半月路程,那麼她離開于阗的時候,恐怕無緣再見了。這些日子,宋繇已将回信全權交給了她處理,阿祇手裡摩挲着溫潤的玉珠,猶豫片刻,取過一片嶄新的木牍,執筆寫下:

“于阗諸事皆順,勿念。

路途迢迢,奉兄平安。

六月二十。”

近兩個月的傳書,随着木牍字數的增多,語氣變得熟稔,可是這對她來說并非好事,終究是要離開,也許有一天還要離開這個世界。她為李暠破了不幹預曆史的例,起初隻是替他兄弟代筆,今日當她看到“琅玕贈祇”,才發覺何時與李暠信中所訴,不知不覺違背了初心。

手中握着木牍怔忡,燭火蹦出一個火花,蠟油堆滿燈台,夜已深。阿祇将木牍送到嘴邊,輕輕吹幹墨迹,如第一次傳信時所做,取下玄字玉佩挂在新的木牍孔洞,收好入傳信木桶。

李暠,後會無期。

……………………………………………………

于阗國地處昆侖山脈腳下,春夏被雪水融化的兩條白玉河與墨玉河滋潤,土地肥沃,原石的豐富資源讓生活在這片綠洲的人們富饒安逸。不同胡人的高鼻深目,這裡的男女膚色雖略深,長相與漢人相似,五官更加立體,于阗人崇尚白色和藍色的衣着,貴族王室才能穿戴紅色和金色。

雖然和田玉石聞名天下,但是于阗女子卻特别鐘愛綠松石,從頭到腳的飾品幾乎都是瑩潤綠色,她們大多能歌善舞,民風灑脫。

這天清早,米耶送來了嶄新的衣裙和一些銀錢,帶話說近日繁忙,明日再帶阿祇去玄玉閣巡視。

阿祇完成最後一批賬目,看到小娘子在門外。

“米耶,今日帶我出去走走,好不好?”

米耶有些犯難,“宋掌事沒說讓我帶阿秭出門。”

阿祇道:“那他有說過,不許我出門嗎?”

小娘子想了想,搖頭道:“好像也沒有。”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