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曦在老漢的帶領下,繞着陶瓷工坊的院子轉了一圈,之後又重點看了一下那個窖爐,雖然她之前沒見過古代燒瓷的窖爐,但也能看出這窖爐建造的時間不長,估計也就是兩三年的光景,而且中間肯定經曆過幾次翻修。
于是她問老漢:“這工坊開的時日并不長吧?為何不幹了呢?”
老漢聞言,歎了一口氣,然後道:“這工坊滿打滿算也就開了兩年,東家是景德鎮人士,前陣子他老家發生了變故,于是就回鄉了。走的時候把這工坊停了,夥計也都被解散了,說以後不打算回京了。平日裡就派老夫一個人在這兒守着,倘若遇到有意向接手之人,就把這工坊盤出去。”
蘇曦颔首,又問道:“那東家打算多少銀子盤出去?”
“東家臨走說至少得一千兩銀子。夫人您方才也看到了,這工坊尚有七八成新。”老漢道,老漢說話間,眼神裡閃過一絲狡黠。
“一千兩?這價格未必也太高了。目下在京城繁華地段的一座三進三出的宅院,售價也不過六七百兩銀子,而且這工坊除了窖爐新一點,其他房舍都是舊的,倘若我接過來的話,還得翻修一下。”蘇曦蹙眉道。
“沒法子,這是東家臨走前報的價,當然了,如果夫人真的有意,老夫可以書信一封給東家,問詢一下是否還有下調的餘地。”那老漢道。
此刻蘇曦的手裡,别說一千兩銀子了,就是五十兩她也拿不出來。但她面上依舊表現得很想買的樣子。她看着老漢道:“此事我回頭得跟家人商量一下,不過我要這工坊,不是用來燒瓷的,是打算燒琉璃,所以我得先做個試驗,看看用這兒窖爐能否燒出琉璃來,然後才可決定要不要買這工坊。”
“雖然老夫不懂如何燒瓷,但聽人家說過,這燒瓷的窖爐跟燒琉璃的是一樣的。”老漢道。
“我聽聞亦是如此,但也隻是聽說,總得試試才知道。畢竟不是小事,萬一我盤下了這窖爐,到頭來卻是用不了,那我豈不是虧大發了嗎?”蘇曦笑着道。
“這,這恐怕不行啊,沒聽說過買工坊還要先試用的,再說老夫隻是一個看門的,做不了這個主兒。”老漢直言道。
蘇曦見狀笑了笑,然後道:“老人家,您看這樣如何?我做一次試驗,給您二兩銀子,反正您這窖爐閑着也是閑着,我用完了之後,馬上給您清掃幹淨,恢複原樣,如何?”
老漢聞言,低頭沉思了片刻,心裡盤算着,他在這裡做門房,一個月也就五百個大錢,這二兩銀子頂他四個月的工錢,況且等以後這工坊盤出去了,新的東家也未必會繼續雇他。再者瞧着眼前的這位小娘子,也不像會胡來的。
想到這裡,他肅然道:“那就讓夫人試一次吧,不過咱把醜話說前頭,您不能改變這窖爐的構造,不能毀壞任何工具,否則按照原價的雙倍賠償。”
蘇曦原本以為老頭不會答應,她先頭試着提出了這個要求,并沒有指望他同意,沒想到他真的應下了,看來還是銀子好用啊。于是她爽快地應道:“您放心,我保證不會毀壞這裡任何工具。”
之後蘇曦又跟老漢打聽從何處能買到石英砂、石灰石、硼砂等制作玻璃的原材料,結果老漢隻曉得石英砂的售賣地點,其他的都未曾聽聞。因為燒制陶瓷也需要用到石英砂,但石灰石之類的他們就用不到了。蘇曦道了聲謝,便離開了工坊。
此時已是晌午,蘇曦的肚子開始咕咕地叫了起來。她打算先找一家飯館填飽肚子再說。于是她走到路邊的一家小飯館裡,要了一份紅絲镈饦美美地吃了起來。或許是她餓了,或許是這家飯館的镈饦味道确實好,她也不顧及自己的形象了,三下五除地就将一碗镈饦吃得幹幹淨淨。
吃飽喝足了,她起身離開了飯館。剛走到馬路上,就看見有馬車夫在攬客,于是就雇了那輛馬車,去往售賣石英砂的地方。大約過了半柱香的功夫,她來到了目的地。此處位于城郊,比較偏僻,來來往往的人大都穿着粗布短打,走路說話也不似城裡人那般斯文。看起來随意了很多,倒是能顯得很有活力。
石英砂就是河邊或者海邊沙灘上的沙子,如果在水域多的地區,壓根就不用花錢購買,有需要的話就去挖,但此地是京城,石英砂的資源有限,大多貨源是從外地運過來的,所以隻得花錢買。
這裡有好幾家賣石英砂,蘇曦很快就找到了門房老漢推薦的那一家。這家的掌櫃是一個穿着粗布短打、長相略有些粗犷的中年男子,他初見到蘇曦的時候,眼神裡閃過一絲驚愕,因為他賣砂這麼久了,第一次見一個貴夫人來買砂,而且是獨身一個人過來的。
石英砂的價格不貴,本來就沒有多少成本的買賣,一車砂子隻要二十文。她付了一半的定金,掌櫃的家裡有地排車,可以送貨上門。蘇曦給他留下了陶瓷工坊的地址,掌櫃的承諾一會兒就會派人将砂子送過去。
見掌櫃的比較健談,于是蘇曦就跟他打聽起售賣石灰石的地址,所幸掌櫃的一個表親就是做石灰石生意的,且其表親的鋪面離此地不遠。于是他直接帶着蘇曦去其表親的鋪子裡去了。
此時的石灰石燒制工藝已經相對成熟了,但因開采和燒制都需要一定的成本,所以石灰石的售價要比石英砂高一些,蘇曦要了十斤石灰石,花了一百文。付完款之後,蘇曦順便拜托賣石英砂的掌櫃送貨的時候,順帶也将這石灰石一起送過去,那掌櫃的爽快地應下了。
陶瓷工坊用的燃料是焦炭,接下來蘇曦還得去買炭。京城冬季習慣燒煤取暖,有專門的煤市。因此買碳倒也不麻煩,目下蘇曦住處附近的一條街上就有賣煤炭的鋪子。眼下還缺一種助溶劑,就是純堿。但在這個時代,尚未有大規模的人工制堿。在此時之所以沒有出現透明的琉璃,就在于漢地十八省都沒有天然純堿。因此想買現成的純堿是不可能的,但蘇曦也有替代方案,那就是自制蘇打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