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王妃這話說的漂亮,但是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是在想趕走姜瑜。
自從皇帝下了聖旨,周王妃再去看姜瑜就覺得不夠看了,總覺得出身太過低微,更沒有好的母家可以給兒子依靠,所以看她多有挑剔不滿,但是等着姜瑜主動提出要讓出位置,甚至歸家的時候,那些不滿就煙消雲散。
周王妃去拉住姜瑜的手,情真意切的說道,“你總是叫我一回母親,以後有了難事來找我就是。”
等着林泊之寫下放妻書,姜瑜恭恭敬敬的謝了林泊之,說道,“三年夫妻,承夫君憐惜…… 隻可惜終究有緣無分,祝夫君另納美人,琴瑟和鳴,日子和美。”
林泊之的表情更冷了,不耐煩的擺了擺手。
姜瑜拿了放妻書,就毫無留戀的走了出去。
今天的天氣格外的好,陽光明媚,姜瑜有些不舍,又有些迷茫,不知道前路漫漫要如何行走,但是又有種奇怪的釋然感,她終于不再是世子妃姜瑜,需要面面俱到的主持中饋,伺候周王妃和林泊之,更不需要每日神傷,暗自揣摩林泊之的心思,而僅僅就是姜瑜自己而已。
早上可以睡懶覺,晚上可以任性的熬夜看話本子,不用擔心早上起不來,被周王妃責罵不懂事,又或者去池塘玩水,采蓮蓬,就如同小姑娘時一般。
雖然心口還有些鈍疼,但是姜瑜最後還是露出了一抹如釋負重的笑臉。
趙媽媽看着姜瑜在收拾行囊,一時覺得跟做夢一般,早上世子爺還說的好好的?這是怎麼回事?
一旁姜瑜一手培養起來的管事娘子李富貴家的也是一臉震驚,剛才她進來想問問今日的采買的事情,結果就看到姜瑜正準備回姜家去。
她哭道,“這怎麼使得的呀?”
姜瑜按照嫁妝單子讓翠屏整理行囊,說道,“王妃娘娘是不管事的,你跟了我最久,最是了解這些事情,怕是要暫代一下。”
李富貴家聽懂了姜瑜話裡的意思,就算是林泊之要成親,那世子妃也是在京城,不可能回到臨安來,而周王妃又不愛管中饋,那麼就是她出頭之日了,但是…… 李富貴家的頗為不舍,說道,“夫人,奴婢就是舍不得您。”
姜瑜道,“你把事情處置妥當了,就是給我長臉了。”
除了李富貴家的,趙媽媽,還有人來看望姜瑜,那就是府中的二爺林紀。
姜瑜摸了摸林紀的腦袋,說道,“二爺,你可要好好讀書。”
林紀擡頭看了眼姜瑜,眼眶都紅了。
***
張公公不擅長騎馬,但是林泊之要騎馬入京,他也不好自己坐轎子,隻能咬牙跟着林泊之一同騎乘。
也是奇怪,早上的時候天氣還好好的,出門的時候卻是下起了小雨,小太監拿了蓑衣過來給張公公披上,又戴上了鬥笠,這才勉強擋住了雨水。
或許是看到張公公臉色陰沉,小太監想要給張公公解個悶,就把姜瑜的事情一五一十的說了,“說是跟世子爺要了放妻書就出了王府去了。”
小太監還記得昨夜裡張公公語氣裡對姜瑜的欣賞,想來他肯定想聽到這件事。
果然小太監看到張公公露出幾分詫異的神色來,護送林泊之入京的隊伍很長,張公公畢竟不擅長騎馬,已經落到了最後面,倒也不用擔心兩個人都談話被林泊之聽去。
“您說這位姜氏是不是傻了?就算要迎娶他人,難道王府還缺了她一口飯?”
“呵,不見得。”
張公公卻并沒有附和小太監,他看了眼前面,林泊之騎的很快,神色冷峻的像是冬日的寒冰一般,他意味深長的說道,“有時候太過容易得到,就不會去珍惜,這位姜氏倒是有些脾氣呀,難得。”
小太監一頭霧水,頗有些不懂,“奴婢實在是有些不懂。”
張公公拿着馬鞭敲了敲小太監的腦袋,罵道,“就你這榆木腦袋,能看懂什麼?走了!”
這一天雨下了一個下午,林泊之卻沒有休息而是頂着雨水前行,随從都有些苦不堪言,要是萬一得個風寒就不好了,但是林泊之臉色陰沉,那張公公看了一眼,就把話咽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