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漁問了問,果不其然,在家屬院路邊的一幢樓的一層,開了一家包子館。極為隐蔽,沒有任何招牌,若不是有人介紹,她們準找不到。
包子館裡面收拾得幹幹淨淨,餡兒的種類不算多,有醬肉的,豬肉大蔥的,還有韭菜肉的,芸豆肉的,還有全素的。
價格也是不等,成人手掌心大的包子,肉的一毛五,半肉的一毛二,素的一毛,不算貴,能賺點,但不多。
周漁先要了兩個豬肉大蔥的,兩個醬肉的,大包子用的是白面,又暄又軟,胖乎乎的一共十二個褶,特别好看,咬下一口,軟乎乎的面配着鮮香的餡兒,真是美味極了。
周漁很快吃完了一個,擡頭卻發現,周朵面前的兩個已經空了。
周漁就明白了那句話,半大小子吃死老子,青春期的肚子就是無底洞。
她又去買了兩個半肉的遞給她,這才喂飽了小丫頭。臨走時,周漁又買了醬肉和豬肉各一,這是拿回去給林巧慧嘗鮮的。
不過周漁觀察到,吃完飯,周朵總是欲言又止,周漁帶着她往百貨大樓走,“你想說什麼?”
周朵嘀咕:“我是算了算錢真不經花,一頓包子吃去一塊一毛四,還以為今天掙得多,結果小半都沒了!”
菜價高也是正常,80年物價飛漲,81年的菜價周漁記得是上過報紙的,再往後就是兩次物價飛漲,85年和88年,還會再漲一波。
不過那會兒人們都動起來了,掙得多點,不似現在感覺那麼敏銳。
周漁沒說錢好賺,這丫頭明顯剛才動了逃課賺錢的想法,她還得加把勁兒:“你還得算上來回路費呢。”
那就花了一半多,周朵眼見着氣勢低迷。
不過,這還沒結束呢。
到了百貨商店,她倆才發現沒券啥也買不了,好在出來的時候碰到同樣拿着挎籃的售賣者,周漁問了問,居然有頭繩,供銷社裡賣一毛錢一根,這邊一毛錢兩根,周漁給周朵買了兩根。
對方聽見她要買香皂,還幫忙招呼過來個大姐,自我介紹就是南州肥皂廠的,賣的是自家産品,鈴蘭香皂,公司裡買三毛五一塊,她隻賣三毛還不用票,周漁要了三塊——家裡女人一人一塊,也不浪費。
好家夥,周朵心裡算了算,連上路費一點不剩,她發愁地看着周漁:這可咋辦?姐也太會花錢了,買的東西又好吃又好看她又喜歡還拒絕不了,這可咋辦呢!
周漁心裡樂,隻當沒看見。
這離着五點還早着呢,她又打聽了一下農林漁牧局怎麼走,發現離着不遠,就帶着周朵趕了過去,找到了下屬的農科院辦公室,問了問菌種有賣嗎?
對方是個三十來歲的女同志,聽了後還打量了周漁兩眼,這才回答:“隻有幾瓶草菇生産種了,也不太好,這會兒養不了了,你明年再來吧。”
周漁堅持道:“能讓我看看嗎?”
齊敏如打量了兩人一眼,都穿着碎花小褂,一看就是村裡出來的,也不知道怎麼想的,居然在九月底買菌種,這不是開玩笑嗎?
不過她們來一趟也不容易,不讓她們看見實物,肯定不死心。
她就站了起來,“等我會兒。”
母種都在冰箱裡保存呢,生産種卻不需要浪費資源,都用蜜蠟封口放在通風暗黑的房間裡,她很快就拿來了一瓶。
周漁一看,果不其然,這瓶菌種應該是750毫升的,接種時間絕對超過了一個月,一部分菌絲已經非常羸弱,還有一部分看起來還行。
“都不行了。”齊敏如是個很熱心的人,怕周漁聽不懂她的好意,幹脆說明白點:“這草菇生長溫度高,馬上就要秋天了,根本達不到,你買回去也不出菇。再說了,草菇菌絲弱,本來就很容易失去活性,這幾瓶已經培育了一個半月,很難養活。這是浪費。”
齊敏如要是說什麼周漁一個農民怎麼可能會養菌種,不自量力之類的,周漁肯定生氣,這種認為他們養不好怕他們賠錢,千方百計不賣給她的,周漁是真無奈。
——對周漁來說,别說弱,就是廢棄的培養料她也能種出來,但對大多數農民來說,他們就是不懂。
今天賣平菇她發現,大家還沒有改變觀念,還是比較認草菇。
這兩種她就得都種。
草菇在門市部都沒賣的,她就算想自己培育都找不到母本,這幾瓶她是非要不可的。但顯然,不說出個花來,人家是不給的。
她幹脆問:“您是負責菌種的,您肯定會養蘑菇吧。”
齊敏如還真會,他們跟供銷社不一樣,這裡沒有售貨員,都是相關的工作人員,齊敏如就是因為懂的菌種種植技術,所以管着這部分業務。
齊敏如點頭:“怎麼了?”
周漁就說:“草菇喜歡高溫高濕,平均溫度達到23度才适合生長,在南州,也就是每年的六月七月八月種植。您不賣給我菌種也說得對,因為草菇的菌絲弱,一般使用培養不超過一個月的三級種。您這幾瓶一個半月,是不太适合種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