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瑟縮在角落。
瑟縮這詞或許不準确,她并沒有害怕。在獨處的這段時間,她發現自己膽量不小,沒有崩潰,也沒有畏懼。
不知道熟悉的環境有多少作用,大概是有安全感的。沒有人的回憶,空蕩的教室裡卻擺放着五顔六色的小闆凳,高飽和度的色彩總讓人不心慌。窗外永遠灑落着陽光,就像之前的無數個午後。
但是天黑了。
她在熟悉裡找到了撕裂的陌生感——她印象裡沒見過夜晚的小學。最多黃昏,黃昏之前,孩子們都會離開學校。
突然的變動讓她有些不知所措,比起前期的朦胧與迷茫,她終于感受到新的情緒,頭腦也更清明一點。
會有危險嗎?
這是她所思考的。
從太陽落山後,她立刻回到教室。一年級在一樓,她進不去其它年級的教室,最後在天黑的最後一秒踏進班級,燈卻在同一時間亮起。
她驚了一瞬,她明明沒有開燈。
教室裡也沒有人。
她再探頭出去,很奇怪,整個學校陷入黑暗,隻有她的班級亮着白光。
燈光讓她能夠清楚地看到每個細節,可夜晚的教室與白天似乎沒有區别。除了她使用過的橡皮泥,一切如之前一樣。
……。
……一樣嗎?
她走到某個桌子前,注視着上面放着的習題冊。
練習冊翻到一半,南國輕易地看懂了内容。
算術題。
一年級的算術題,很簡單,沒有任何難度。
是用鉛筆寫的,每個數字都很清楚。她覺得這個字體很眼熟,從自己的抽屜裡拿出那封信對比。
同一個人。
南國伸手翻着練習冊,正确率特别高,紅筆常常在右下角圈出一個大大的“ 1 0 0”。
滿分對小學來說并不難,南國想起她也拿到過許多次。
她是個聰明的學生,以至于不太細心;即使題目對她來說不難,常常會犯一些粗心大意的錯誤,讓她與第一名失之交臂。
好認真啊,她總是覺得沒必要這麼認真。分數隻是顯擺的一種手段,拿來跟老師,跟家長,跟同學炫耀;然後老師跟其它老師炫耀,家長與其它家長炫耀。
最重要的,是明白知識點。
大部分人不這麼想。
南國蹲下身,從同一張桌子抽屜裡又抽出幾本作業,一如既往的認真,課本裡沒有任何塗鴉,隻有一筆一劃記錄的課堂筆記。
她又從自己的座位裡拿出書對比,語文課本上的人物被改得面目全非,邊邊角角是和别人寫的小紙條,有些字潦草到她也認不出來。
她能看懂的東西越來越多,她不确定這是否是一件好事。從開始的毫無意識的獨處,到現在,好像她作為初生兒脫離子宮,終于能睜眼看着世界。
或許是好事吧。
之前本該能讀懂的文字圖畫是亂碼與黑影,讓人頭暈,想要睡覺,一直到永恒的,被太陽照到的午後。
南國将練習冊合上,盯着姓名欄。
看不清啊。
明明能看到書裡的内容,為什麼看不到名字。
妳是誰?
……。
妳在這裡嗎?
從第一次的黑夜開始,世界的時間仿佛終于有了流動與更疊。白天與夜晚交替,教室的時鐘會動,黑闆上出現不同科目的闆書。
南國會坐在座位上,學生一樣看着黑闆,桌面上擺着她的文具與課本。
講台上沒有人,講台下也沒有。
南國看着前方的一個座位,除了她之外的,唯一一張放着書的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