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時,街道兩邊總是有很多買各種東西的店鋪。零食,飲料,校服,小皮鞋,玩具。
再往裡走走,可能會找到吱呀作響滾動的扶梯,一直通往熱鬧的下面——地下商場。
紅太陽地下商城,和地面上聳立的藍寶石大廈,就是南國的全部。
她以為世界隻有這麼大。
最好的東西就是地下商城買的巧克力棒,最厲害的大人都會進藍寶石大廈裡工作,和電視裡的偶像劇一樣,白領西裝,幹淨利落。
後來南國才明白,這隻是一瞬間的繁華。幾年過後,無論地下的還是地上的都會被人遺忘,隻有老人家和生活拮據的才會進被時代抛棄的地下商場,買用紅色大字标出來的打折菜;藍寶石大廈的光澤逐漸黯淡,破碎,直到人去樓空。曾經最繁榮的商業圈無人問津,孤零零又破敗地留在原處。
小學後,南國沒有再進過紅太陽商城。
她能去更好的商店買更好的東西,而不是去搶特價商品。
南國站在地下商場前。
彩色的。
和記憶一樣色彩缤紛,貨架琳琅滿目,于是她兒時就以為全世界的好東西都在這裡。富有年代感的零食堆在一起,每一種菜都标着“特價”,還要到旁邊去稱重。散裝的豆腐幹,糖果,做工粗糙的Hello Kitty跟福娃。
隻有過去的人才會記得這裡,可有些人是被迫停留。
她們追不上嶄新的未來,隻能迷茫地在熟悉的圈子裡打轉。
王瑛煥的校服也是在這裡買的。
其實布料不太好,很硬。有些地攤會有二手校服——已經畢業的學子們留下的,縫縫補補,還能再穿。
校服應該屬于很便宜的衣服之一,至少對于南國是這樣。服裝批發的地方能一次買好幾件,但當時經濟一片向好,發展同樣體現在服裝業。漂亮的衣服層出不窮,居民們有了更高的審美,便看不上批發的東西。
不隻是服裝——南國從沒看見過王瑛煥有校服之外的,自己的衣服。她很少吃零食,初中去大商場時很不适應,一切的一切都說明她在被迫與時代潮流割離,而她連掙紮的選擇都沒有。初中大家都一個模樣,可畢業開始,在孩子們有其它的,更多的對社會的認知開始,差别便越來越大。就像南國想象不到工廠裡的環境,王瑛煥也對國外的生活一無所知。
南國從堆成小山的散裝零食裡抽出一個星球杯,自顧自地吃着。過甜的味道可能是放了不少添加劑,酥脆的餅幹讓她想起旺仔小饅頭。她以前覺得星球杯是最好吃的東西,每一處都要舔幹淨,現在卻隻吃了兩口就膩得發慌,強忍着吃完後丢進垃圾桶,看着還有些殘留的塑料包裝,她覺得有點難過。
很好的東西,在接觸過更好後,便普通起來。
王瑛煥沒有接觸其他事物的機會。
初中星星一般閃耀的她幾乎像是三個人的幻想,不過一個暑假,王瑛煥在工廠裡被扼殺了一半的靈魂。南國覺得剛吃進去的零食有些作嘔,她想吐出來,又逼着自己不許吐,通過這樣好笑又算不上自虐的行為,似乎能減輕一點愧疚。
那又怎麼樣呢?
即使南國仔細看過一遍她的經曆,她也永遠體會不到王瑛煥當年的痛苦與絕望。她隻是像第三者那樣,高高在上地閱讀對方的人生。
也沒辦法。
也……沒辦法。
她現在連渴求對方的恨也做不到。
什麼都沒有了。
她隻能去翻看,去找回那些無人所知的,她的過去。
去找到她本人。
高一的學業壓力很大。
王瑛煥的桌上堆滿了課本,南國知道她學得很吃力。沒有錢補習,沒有母親幫忙,她隻能頂着殘破的身軀跟岌岌可危的精神,憑借毅力努力地去讀書。
南國翻看作業本,理科隻有前面幾道基礎題是對的,而她曾經擅長的文科答得不知所雲,像是努力機械地背了很多東西,卻無法組織輸出一個有用的答案。
……和自己一樣。
和自己初一的時候,一樣。
看不懂題目,隻能機械地寫幾個沒有意義的符号。想要去學卻不知從何開始,看到慘淡的成績後痛恨自己的無能,又無從下手。
隻是王瑛煥不該恨自己。
這一切不是她的問題。
妳應該恨我。
恨罪魁禍首。
如果我沒有做那些事……
說不定,妳的中考不會失利。
妳不會回到工廠,妳會在三年的努力後考上好大學,然後跟母親逃得遠遠的。
說不定那時候,妳的母親就會離婚。
……。